本書特色
▌從山東到澎湖,從澎湖到到臺灣,《滄桑回顧錄》乃作者一世的漂泊與見聞,既是作者的回顧,也是從人的角度記敘的歷史。序
▌序
陶唐盛治之世,帝堯欲知民間對政府之感應,乃微服遊於康衢,聞民謠云「立我蒸民,莫匪爾極,不識不知,順帝之則」(見列子仲尼篇)。帝堯是君主,在現代民主風尚之中,一般人最好訶斥專制帝王,故對於「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更認為是愚民政策,使人民無知無識,只順從法令,甘作奴隸而已;不相信唐虞盛治之文獻,目的在乎推翻歷史,打倒中國文化,此種反常之病,成為時代流行之症,神醫亦不能使之接受藥石。
世道之治亂,非泛泛之群眾所能造端;流芳百世,遺臭萬年,皆非凡人所能為。禹、湯、文、武、漢祖、唐宗,治國平天下之聖哲,當然為「非常」之人;赤眉、銅馬、黃巾、黃巢,能造反作亂,荼毒萬民,亦為非凡人物。「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是故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大學、孟子告子篇)。李、唐趙、宋,得群眾之擁護而統一天下;李自成、張獻忠亦得群眾之擁護而禍害天下;一治一亂,皆賴群眾之力量,然主動均不在群眾,而在傑出之非凡人物,群眾永不能作主,永須受領導,作為
▌從山東到澎湖,從澎湖到到臺灣,《滄桑回顧錄》乃作者一世的漂泊與見聞,既是作者的回顧,也是從人的角度記敘的歷史。序
▌序
陶唐盛治之世,帝堯欲知民間對政府之感應,乃微服遊於康衢,聞民謠云「立我蒸民,莫匪爾極,不識不知,順帝之則」(見列子仲尼篇)。帝堯是君主,在現代民主風尚之中,一般人最好訶斥專制帝王,故對於「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更認為是愚民政策,使人民無知無識,只順從法令,甘作奴隸而已;不相信唐虞盛治之文獻,目的在乎推翻歷史,打倒中國文化,此種反常之病,成為時代流行之症,神醫亦不能使之接受藥石。
世道之治亂,非泛泛之群眾所能造端;流芳百世,遺臭萬年,皆非凡人所能為。禹、湯、文、武、漢祖、唐宗,治國平天下之聖哲,當然為「非常」之人;赤眉、銅馬、黃巾、黃巢,能造反作亂,荼毒萬民,亦為非凡人物。「堯舜帥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是故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則民好暴」(大學、孟子告子篇)。李、唐趙、宋,得群眾之擁護而統一天下;李自成、張獻忠亦得群眾之擁護而禍害天下;一治一亂,皆賴群眾之力量,然主動均不在群眾,而在傑出之非凡人物,群眾永不能作主,永須受領導,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