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飲食》
飲食我們生活在一個便利的時代,大多數所需食物:舉凡盒裝的麵包預拌粉、瓶裝沙拉醬、乃至預先切好的各種水果以及蔬菜,都能在超市中快速取得,這是一種新的常態。
過去,到店裡採購意味著儲備食材??麵粉、糖、米,以從頭開始備餐,但這還是不久前的事情。曾幾何時,要找到健康的選擇反而變得不易,在結束一日工作、眾人飢腸轆轆之際,靠盒裝即時餐走捷徑有一定的吸引力。當然,廣告商利用人們對健康的渴望,在加了添加物及防腐劑以延長保存期限的產品上,還是標上「天然」及「新鮮」之類的標籤。
另一個令人擔憂的是包裝問題。即食微波馬鈴薯標榜五分鐘保證上桌,但這些神奇的馬鈴薯裝盛在用完即丟的塑膠盤中(外加一個紙板外盒)。而一次買足一堆馬鈴薯,裝在可重複使用的袋子裡帶回家,就能夠減少不必要的包裝。從農夫市集、肉販或是自家菜園取得原型的全食,是提高食物品質以及奪回廚房主控權的好方法。
磨練烹飪技巧對你的未來生活絕對是利多於弊,親手準備的餐點融合了自己最愛的口味與食材,吃起來比外賣食物更令人心滿意足;與朋友分享麵包時,端上新鮮現烤的自製麵包會更令人覺得意義非凡;用自家後院種的水果調製雞尾酒來舉杯慶祝,把特殊節慶變得更獨特了。
或許你還沒準備好開始自己製作奶油,但是試著一次一種,學習重新製作自己喜愛的食物,這樣的簡單任務將讓你往「自煮」廚房更靠近一步。試試這裡所列食譜,你很快就會做出讓祖母引以為豪的飯菜!
★快速麵包
★酵母麵包
★酸種麵包
★常備食材
★乾燥香草
★在家製罐
★冷藏醃漬品
★雞尾酒時光
《第二章 手作》
手作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是依賴製造生活中所需用品的能力來生存。家中成員無論男女,就在自家親手製作的所需物品來經營與維持家計,包括衣服以及家具,而且是就地取材。
隨著工業時代到來,手工製品被機器製造的產品取代。這種新型態的居家用品準備方式(直接購買生活必需品,而不再全靠自己製作)最初只被大富人家採用,但最後終究走入各種階層。雖然在忙碌的居家生活中,這些進步能節省許多工夫,代價卻是讓人們失去了手製工藝品的專業知識,也不再為維持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而努力。我們不再使用我們的創造力,來製造那些也可以當成藝術品的家居必需品。
儘管時至今日,以自己雙手打造日用品的技能已經不像在老祖先的古早時代那麼重要,卻仍有許多好處。我們可能不再需要為了冬天的保暖而自製鋪棉被,蠟燭也不再是家裡唯一的照明來源,但從頭開始製作一件美麗而實用的物品,卻有難以計算的價值。如果能與朋友或是家人一起手作,將有助於安撫神經、減緩壓力,而且是人們亟需的一種社交管道。
本章有許多在家自己做的提案:有些是實用物品,有些則是純藝術。這當中有許多是利用升級改造的材料來創作嶄新而美妙的東西,有些則需要天然材料,有些材料可從自家庭院取得。這些作品大多是有功能的物品,可供你自豪地在家裡自用,也可以作為禮物餽贈。
無論選擇嘗試那些手作,以自己的雙手創造某種東西的簡單行動,正是邁向自給生活以及減少消費衝動的一大步。
★縫紉
★拼布與縫製鋪棉被
★蜂蠟布
★籃子編製
★皮革手工筆記本
★天然染料
《第三章 清潔》
清潔經常,在想到健康的生活方式時,我們最先考慮的,會是我們的飲食。我們謝絕不健康的食物或灑了殺蟲劑的農產品,或者會嘗試在飲食中加進更多的纖維和蔬菜。那我們用來清潔身體與居家環境的產品呢?
從乳液及洗髮精,到洗衣精及除臭劑,我們的身體不斷接觸這些不熟悉而且通常很危險的成分。即使是像「香氛」這樣看似無害的東西,也會增加我們身體的化學負擔,也就是在我們一生當中持續累積在身體裡並影響健康的毒素。例如,某些農藥以及工業用化學品當中,含有一些不易分解的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它們會積聚在脂肪組織中;長期接觸可能與癌症、神經系統損傷、生殖系統疾病以及免疫系統的失調有關。
或許你會自問,在對於清潔與健康環境的需求、以及避免身體負擔更多化學物質的願望之間,我們應該如何求得平衡。答案很簡單:自己動手做!本章提供的配方都只需要日常生活中的材料,例如肥皂中的乳木果油、自製藥酒中的草本植物、以及用作清潔劑的醋。
本章內容也提供了個人保養產品、家用清潔劑以及無毒家用害蟲防治的替代選擇。家裡的常備藥也能盡情擁抱這種乾淨簡單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針對感冒、瘀青以及擦傷等常見不適的用藥。人類對草藥醫學已經有好幾個世紀的實踐經驗,而且它們在世界大部分地區仍被廣泛使用,教育自己正確使用以及了解其風險所在相當重要,你也可以實際探索草本自然療法的迷人世界,親身體驗它的好處。在這些配方中挑選一項開始嘗試,之後慢慢開始用自製的成品取代商業產品。
★製皂
★皮膚保養品
★藥用草本
★草藥醫學
★自然療法
★清潔及洗衣
《第四章 栽種》
栽種至少種一些給自己吃的食物,絕對能帶你走向更單純的生活。沒有什麼事情,能比在某個夏季傍晚從田間的藤蔓上直接摘取一顆暖烘烘的番茄、然後趁鮮吃下更美好了。欣欣向榮的菜園?蜜蜂嗡鳴、百花盛放、富饒肥沃的土壤中綻出五顏六色的農產品,是擺脫日常生活壓力的完美避風港。為自己的餐桌採收新鮮、活力滿滿的農產品猶如一種獎勵。
後院耕種是付出小部分成本,就能夠把有機種植食物送上餐桌的絕佳方法,基於各種理由,這對於追求更健康生活方式的家庭來說,也是一項很好的居家活動。耕種並收成園圃裡的植物,讓全家大小得以在戶外呼吸新鮮空氣、活動筋骨,並且在活動中共享時光。自力耕種食物可以讓孩子更清楚知道餐桌上美味食物的源頭,並種出富含營養的食物,而如果你採用自然農法,也不會有化學農藥殘留。
如果你一直在思考到底怎麼才能讓食物離家更近,那麼後院菜園或許就是正解,你不必一開始就做很大;幾個能栽種蔬菜的容器就能夠給你所需的激勵,讓你實踐自家種菜的理想。本章的一些提案可為都市人帶來一些靈感,例如怎樣在罐子裡種植微型蔬菜、怎樣製作蚯蚓堆肥、或是在小小的後院裡製作一個節省空間的生菜吊球。至於擁有較大空間的人,則可以考慮擴增種植的品項、入手那些無法在一般超市買得到的蔬菜種類,透過這些過程,開始嘗試種植不同的作物,並且慢慢建立自己的植物知識。
但是我必須提出警告:耕種會讓人上癮!一旦體驗過從藤蔓摘下成熟的斑馬紋番茄,或是從土裡採收新鮮的深紫色蘿蔔之後,你就會變成一個皈依者。
★規劃菜園
★從種子開始種
★垂直耕種
★天然除草法
★堆肥
★授粉者
★豆芽菜與微型蔬菜
飲食我們生活在一個便利的時代,大多數所需食物:舉凡盒裝的麵包預拌粉、瓶裝沙拉醬、乃至預先切好的各種水果以及蔬菜,都能在超市中快速取得,這是一種新的常態。
過去,到店裡採購意味著儲備食材??麵粉、糖、米,以從頭開始備餐,但這還是不久前的事情。曾幾何時,要找到健康的選擇反而變得不易,在結束一日工作、眾人飢腸轆轆之際,靠盒裝即時餐走捷徑有一定的吸引力。當然,廣告商利用人們對健康的渴望,在加了添加物及防腐劑以延長保存期限的產品上,還是標上「天然」及「新鮮」之類的標籤。
另一個令人擔憂的是包裝問題。即食微波馬鈴薯標榜五分鐘保證上桌,但這些神奇的馬鈴薯裝盛在用完即丟的塑膠盤中(外加一個紙板外盒)。而一次買足一堆馬鈴薯,裝在可重複使用的袋子裡帶回家,就能夠減少不必要的包裝。從農夫市集、肉販或是自家菜園取得原型的全食,是提高食物品質以及奪回廚房主控權的好方法。
磨練烹飪技巧對你的未來生活絕對是利多於弊,親手準備的餐點融合了自己最愛的口味與食材,吃起來比外賣食物更令人心滿意足;與朋友分享麵包時,端上新鮮現烤的自製麵包會更令人覺得意義非凡;用自家後院種的水果調製雞尾酒來舉杯慶祝,把特殊節慶變得更獨特了。
或許你還沒準備好開始自己製作奶油,但是試著一次一種,學習重新製作自己喜愛的食物,這樣的簡單任務將讓你往「自煮」廚房更靠近一步。試試這裡所列食譜,你很快就會做出讓祖母引以為豪的飯菜!
★快速麵包
★酵母麵包
★酸種麵包
★常備食材
★乾燥香草
★在家製罐
★冷藏醃漬品
★雞尾酒時光
《第二章 手作》
手作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是依賴製造生活中所需用品的能力來生存。家中成員無論男女,就在自家親手製作的所需物品來經營與維持家計,包括衣服以及家具,而且是就地取材。
隨著工業時代到來,手工製品被機器製造的產品取代。這種新型態的居家用品準備方式(直接購買生活必需品,而不再全靠自己製作)最初只被大富人家採用,但最後終究走入各種階層。雖然在忙碌的居家生活中,這些進步能節省許多工夫,代價卻是讓人們失去了手製工藝品的專業知識,也不再為維持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而努力。我們不再使用我們的創造力,來製造那些也可以當成藝術品的家居必需品。
儘管時至今日,以自己雙手打造日用品的技能已經不像在老祖先的古早時代那麼重要,卻仍有許多好處。我們可能不再需要為了冬天的保暖而自製鋪棉被,蠟燭也不再是家裡唯一的照明來源,但從頭開始製作一件美麗而實用的物品,卻有難以計算的價值。如果能與朋友或是家人一起手作,將有助於安撫神經、減緩壓力,而且是人們亟需的一種社交管道。
本章有許多在家自己做的提案:有些是實用物品,有些則是純藝術。這當中有許多是利用升級改造的材料來創作嶄新而美妙的東西,有些則需要天然材料,有些材料可從自家庭院取得。這些作品大多是有功能的物品,可供你自豪地在家裡自用,也可以作為禮物餽贈。
無論選擇嘗試那些手作,以自己的雙手創造某種東西的簡單行動,正是邁向自給生活以及減少消費衝動的一大步。
★縫紉
★拼布與縫製鋪棉被
★蜂蠟布
★籃子編製
★皮革手工筆記本
★天然染料
《第三章 清潔》
清潔經常,在想到健康的生活方式時,我們最先考慮的,會是我們的飲食。我們謝絕不健康的食物或灑了殺蟲劑的農產品,或者會嘗試在飲食中加進更多的纖維和蔬菜。那我們用來清潔身體與居家環境的產品呢?
從乳液及洗髮精,到洗衣精及除臭劑,我們的身體不斷接觸這些不熟悉而且通常很危險的成分。即使是像「香氛」這樣看似無害的東西,也會增加我們身體的化學負擔,也就是在我們一生當中持續累積在身體裡並影響健康的毒素。例如,某些農藥以及工業用化學品當中,含有一些不易分解的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它們會積聚在脂肪組織中;長期接觸可能與癌症、神經系統損傷、生殖系統疾病以及免疫系統的失調有關。
或許你會自問,在對於清潔與健康環境的需求、以及避免身體負擔更多化學物質的願望之間,我們應該如何求得平衡。答案很簡單:自己動手做!本章提供的配方都只需要日常生活中的材料,例如肥皂中的乳木果油、自製藥酒中的草本植物、以及用作清潔劑的醋。
本章內容也提供了個人保養產品、家用清潔劑以及無毒家用害蟲防治的替代選擇。家裡的常備藥也能盡情擁抱這種乾淨簡單的生活方式,尤其是針對感冒、瘀青以及擦傷等常見不適的用藥。人類對草藥醫學已經有好幾個世紀的實踐經驗,而且它們在世界大部分地區仍被廣泛使用,教育自己正確使用以及了解其風險所在相當重要,你也可以實際探索草本自然療法的迷人世界,親身體驗它的好處。在這些配方中挑選一項開始嘗試,之後慢慢開始用自製的成品取代商業產品。
★製皂
★皮膚保養品
★藥用草本
★草藥醫學
★自然療法
★清潔及洗衣
《第四章 栽種》
栽種至少種一些給自己吃的食物,絕對能帶你走向更單純的生活。沒有什麼事情,能比在某個夏季傍晚從田間的藤蔓上直接摘取一顆暖烘烘的番茄、然後趁鮮吃下更美好了。欣欣向榮的菜園?蜜蜂嗡鳴、百花盛放、富饒肥沃的土壤中綻出五顏六色的農產品,是擺脫日常生活壓力的完美避風港。為自己的餐桌採收新鮮、活力滿滿的農產品猶如一種獎勵。
後院耕種是付出小部分成本,就能夠把有機種植食物送上餐桌的絕佳方法,基於各種理由,這對於追求更健康生活方式的家庭來說,也是一項很好的居家活動。耕種並收成園圃裡的植物,讓全家大小得以在戶外呼吸新鮮空氣、活動筋骨,並且在活動中共享時光。自力耕種食物可以讓孩子更清楚知道餐桌上美味食物的源頭,並種出富含營養的食物,而如果你採用自然農法,也不會有化學農藥殘留。
如果你一直在思考到底怎麼才能讓食物離家更近,那麼後院菜園或許就是正解,你不必一開始就做很大;幾個能栽種蔬菜的容器就能夠給你所需的激勵,讓你實踐自家種菜的理想。本章的一些提案可為都市人帶來一些靈感,例如怎樣在罐子裡種植微型蔬菜、怎樣製作蚯蚓堆肥、或是在小小的後院裡製作一個節省空間的生菜吊球。至於擁有較大空間的人,則可以考慮擴增種植的品項、入手那些無法在一般超市買得到的蔬菜種類,透過這些過程,開始嘗試種植不同的作物,並且慢慢建立自己的植物知識。
但是我必須提出警告:耕種會讓人上癮!一旦體驗過從藤蔓摘下成熟的斑馬紋番茄,或是從土裡採收新鮮的深紫色蘿蔔之後,你就會變成一個皈依者。
★規劃菜園
★從種子開始種
★垂直耕種
★天然除草法
★堆肥
★授粉者
★豆芽菜與微型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