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題曰《儒家臺灣》而非《臺灣儒家》,其主旨是以儒士、儒政、儒學、儒教為「主體能動力」,而如此形成發展的臺灣則為其「場所」,即前者是「能」而後者是「所」。
自然界意義的地理,無「中心邊陲」的空間存有義,而文化作用在地理,則依人文的存在性,遂有地理空間和區域的中心與邊陲之差異。以中國而言,「中原」或「中土」,就是華夏文化最早發祥、發展、發達的區域,它是華夏的中心,相對於此,則為被稱為「四夷」的邊陲區域。然而,由於文化是具有變遷移動的特性和能力的,因此,文化中心,不會固著不動,它會播遷也會擴散。
臺灣相對中土,原屬化外,但隨著中國人的歷史接觸和進入,而漸次從化外轉變為邊陲,再又融入華夏主體而與中原無差,成為整全性中國的一體之存在。其核心動能和力量,就是儒家。是儒士和仕儒帶著儒政、儒學、儒教到臺灣,使儒家思想、價值、德慧造就了中國意義的臺灣。
本書依據上述理論和事實,而逐章從明鄭論起,討論了有清臺灣、日據臺灣以及光復後的臺灣,透過相關的史冊、文章、人物的儒家道統、政統、學統和文統而詮釋之。
自然界意義的地理,無「中心邊陲」的空間存有義,而文化作用在地理,則依人文的存在性,遂有地理空間和區域的中心與邊陲之差異。以中國而言,「中原」或「中土」,就是華夏文化最早發祥、發展、發達的區域,它是華夏的中心,相對於此,則為被稱為「四夷」的邊陲區域。然而,由於文化是具有變遷移動的特性和能力的,因此,文化中心,不會固著不動,它會播遷也會擴散。
臺灣相對中土,原屬化外,但隨著中國人的歷史接觸和進入,而漸次從化外轉變為邊陲,再又融入華夏主體而與中原無差,成為整全性中國的一體之存在。其核心動能和力量,就是儒家。是儒士和仕儒帶著儒政、儒學、儒教到臺灣,使儒家思想、價值、德慧造就了中國意義的臺灣。
本書依據上述理論和事實,而逐章從明鄭論起,討論了有清臺灣、日據臺灣以及光復後的臺灣,透過相關的史冊、文章、人物的儒家道統、政統、學統和文統而詮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