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寶書局網路書店

 
目前位置:首頁 > 產品一般分類 > 學神:中國菁英教育現場一手觀察
產品一般分類 > 學神:中國菁英教育現場一手觀察
學神:中國菁英教育現場一手觀察
學神:中國菁英教育現場一手觀察
作者: 姜以琳
譯者: 1
出版社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2023-08-30
語言:中文
ISBN:9786267052907
裝訂:平裝
定價550
購買數量:
內容簡介
目錄書摘
導讀/序
作者介紹
了解中國如何篩選菁英,才能認識真正的當代中國!
第一本深入中國菁英教育現場的民族誌
中國銳實力教育篇

「分數跟錢一樣。錢多一點的人總是受人尊敬些。」
——中國菁英高中生

◆歡迎來到北京菁英高中修羅場
中國的菁英高中,是全世界競爭最激烈的修羅場!唯有家庭政經條件絕佳,成績頂尖的學生,才能進入北京最菁英的幾所高中。在北京的菁英高中裡,存在著自成一格的社會階級體系!學生們把彼此分成四大階級:

.學弱:成績最差、地位最低
.學渣:成績不佳,但態度輕鬆,地位高於學弱
.學霸:極為用功,成績絕佳,但是地位比不上學神
.學神:不費吹灰之力便領先群倫,有著「神」一般的地位

作者姜以琳對北京菁英高中進行了歷時七年的民族誌研究。她發現,這四個階層是北京菁英高中生之間共同的默契。每個人都有所屬的階層,而且期待彼此扮演適合自己階層的角色,各歸其所、各安其位。以「學神」為首的校園地位系統,不斷強化著對「天才」的崇拜,與對成績墊底學生「學弱」的蔑視。這些菁英高中生在校內學習的同時,已經開始了階級的遊戲!

◆中國版「天空城堡」,高中生如何學會階級遊戲?
為什麼高中校園,會形成以「成績」為基礎的階級?中國是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之一,這樣的環境意味著勝者全拿,敗者難以翻身,因此菁英父母不惜花大錢投資孩子的教育,以求保持菁英地位,更會贊助孩子出國競爭全球菁英的位置。生活在競爭的一級戰區,讓北京的菁英高中形成了獨特的校園階級文化:

.高中生會採取哪些策略,以求在校園階級系統下勝出?
.甚麼樣的人會成為「神」,「神」怎麼跟凡人互動?
.不同階級位置的高中生,怎樣互有默契、共同維持體系的運作?
.從這套校園地位等級制中生存下來,為高中生打造了怎樣的能力?又將怎樣影響他們的未來?

◆全球化時代,中國如何製造教育銳實力
本書作者姜以琳以七年時間持續追蹤訪談二十八名菁英高中生,從他們在中學就讀,到上大學,乃至出社會後就業的發展。二十八個個案中有學神、學霸,也有學渣、學弱。她捕捉並呈現出北京菁英高中校園內不平等的互動----對弱者的歧視、對強者的崇拜、對階級的維護……這一切,從高中時起,便已深深植入每個菁英高中生的心中,也已經鍛鍊了他們駕馭地位等級的能力。

中國最菁英高中生在校時便已養成階級文化品味、嫻熟駕馭地位等級制,當他們走向世界一流的大學就讀,或進入全球企業任職,或甚至進入中國的權力中樞,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中國銳實力的各個面向,已有多本專書討論。這是第一本深入菁英教育現場的專書。當中國菁英參與全球菁英的競爭遊戲,走入各行各業,我們也應當密切關注、認識這個現象背後的意涵。

名人推薦

吳曉樂 作家,《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作者
郭駿武 臺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祕書長
黃哲斌 新聞工作者
藍佩嘉 臺大社會系教授,《拚教養》作者

好評推薦

精彩的文字,生動的細節,令人捨不得闔起書本。《學神》帶領我們進入中國的中學,看見以考試建立起來的世界,充滿了競爭與淘汰,而成績優異的學生,在這裡享有崇高的地位。作者姜以琳耗費數年的時間追蹤觀察這些年輕人,見證他們進入常春藤大學並在歐洲和美國獲得高階職位。強烈推薦!——安妮特.拉蘿(Annette Lareau),《不平等的童年》(Unequal Childhoods)作者

《學神》是一本極具意義的著作,作者長時間觀察一群中國的菁英學生,見證他們的成長歷程。作者文筆細膩、內容親切易讀,結合社會學、教育學和人類學的跨學科文獻,推薦給關心中國崛起的讀者。——馬穎毅(Yingyi Ma),《野心與焦慮》(Ambitious and Anxious)作者

作者姜以琳提出清晰的概念,透過嚴謹的分析,讓我們知道中國菁英家長的子女如何駕馭這套教育體系,他們又是如何獲得學業上的成功,以及在全球競爭中爭取獲勝的機會。姜以琳還破除了「虎媽」的神話,呈現社會階級在塑造價值觀、規範、日常實踐和社經地位的至關重要性。——周敏(Min Zhou),《亞裔美國人的成就悖論》(The Asian American Achievement Paradox)共同作者

作者文筆細膩動人,呈現「學神」的生活、觀點和經歷。姜以琳透過長期且全面的觀察,讓我們能夠深刻理解這群社經地位優越、成績優異的中國學生。——馮文(Vanessa Fong),阿默斯特學院(Amherst College)

這本《學神》讓我們看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此一信念,如何在中國種種條件的催化之下,演繹成數倍於臺灣的殘酷競爭環境。我也深刻地體會到,「內卷」跟「躺平」這兩個詞,從中國先流行起來,絕對不是偶然,有其令人悲傷的因素。——吳曉樂,作家,《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作者

想像一個社會中,如果只有百分之一的在教育中的優勝者,而卻有其他百分之九十九的學習受挫者。整個集體產生的相對剝奪感導致的消極情緒、憤怒、怨恨及不滿,將會成為整個社會的不定時炸彈。而《學神》一書告訴我們這顆炸彈是如何製造。「教育」在民主的國家,學習典範正慢慢的從「追求卓越」跨入「自我實現」的年代,正是因為教育一旦成為階級複製的煉金術;階級越穩固而且很難流動的社會,絕不是人們能夠安居樂業的場域。——郭駿武,臺灣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