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暮色晚照時候,才懂得拾起當年折技帶露的朝花。
也只有在獨處的世界裡,才能擁有落日看花的感動。
本書記錄了作者二十多年來對人生的感受和思考,以細膩的筆調彈奏自己的成長記事,掩映在夕暉裡的陳跡舊事,以開放的姿態潛入記憶,遂成為刻入生命年輪的花間晚照。
本書書名取自宋祁〈玉樓春〉:「?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在這一起一落間的生命積累中,人生就形成了一道道送舊與迎新糾結在一起的年輪。
這本書收錄的三十多篇散文,前後隔著是作者二十多年來的人生斷續,其中有飛揚浪漫的青春想像,也有步入中歲之後的人生感懷,歷經花開花落後的獨白,也有從教學與工作中所體會到的理性與澈悟、真誠與坦率。前人有「悔其少作」者,把舊作盡付一炬,然而作者卻反其道而行,將二十多年來的作品結集面世。這種在中年人生「留住少作」的姿態,正是珍惜「花間晚照」的心境。銷毀了少作,也就銷毀了自己的心路歷程。全書的設計,一方面以生命的歷程作為主軸,一方面又以反思的姿態來觀照生活,營造一種「拉開頁面、回望來路」的感覺。
回望來路,並不是為發思古之幽情而寫,而是一段尋索之旅。在時間的彼岸,回望過去,╗
也只有在獨處的世界裡,才能擁有落日看花的感動。
本書記錄了作者二十多年來對人生的感受和思考,以細膩的筆調彈奏自己的成長記事,掩映在夕暉裡的陳跡舊事,以開放的姿態潛入記憶,遂成為刻入生命年輪的花間晚照。
本書書名取自宋祁〈玉樓春〉:「?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在這一起一落間的生命積累中,人生就形成了一道道送舊與迎新糾結在一起的年輪。
這本書收錄的三十多篇散文,前後隔著是作者二十多年來的人生斷續,其中有飛揚浪漫的青春想像,也有步入中歲之後的人生感懷,歷經花開花落後的獨白,也有從教學與工作中所體會到的理性與澈悟、真誠與坦率。前人有「悔其少作」者,把舊作盡付一炬,然而作者卻反其道而行,將二十多年來的作品結集面世。這種在中年人生「留住少作」的姿態,正是珍惜「花間晚照」的心境。銷毀了少作,也就銷毀了自己的心路歷程。全書的設計,一方面以生命的歷程作為主軸,一方面又以反思的姿態來觀照生活,營造一種「拉開頁面、回望來路」的感覺。
回望來路,並不是為發思古之幽情而寫,而是一段尋索之旅。在時間的彼岸,回望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