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X蘇王爺-台灣民間信仰中兩性海神的當代視野|
從媽祖與蘇王爺的當代面貌,提供讀者雙案例,
看到民間信仰的與時俱變性質看-即使是海神
也可以因應陸上環境、時代變遷,順應社會需求,
提供信徒迷亂生活中,一個參考座標。
兩位在台灣擁有眾多信仰且多面向的海神:一男神,一女神,卻都經歷了從海神到陸上守護神的變遷。當信徒轉行改業,當信徒從漁民轉成海商,當信徒從水軍班兵轉成一般居民,神祇的神格、功能、儀式與祭祀組織也因應做出變遷。
本書關於當代台灣兩性多面向海神的民俗與信仰變遷,提出非常不同於當代台灣宗教學界大量現有的研究模式與敘事方式。宗教信仰與社會生活是互相辯證存在的。早期人類遇到天災海難祈求神祇護佑,神祇是高高在上,懲惡獎善,人是戰戰兢兢地仰賴神恩。進入現代科技社會,不只有天災、海難或是地震,更令人寢食難安的是人禍。人類自己製造出來的禍害,其中之一,是環境污染。無論是工業或農業造成的環境污染,以及目前仍然縈繞於台灣人民心中的核能發電安全問題。
無論是當年鹿港杜邦的工業汙染疑慮或是貢寮核四廠核安疑慮,我們看到媽祖信仰不是一種象徵或是懷舊情操,?
從媽祖與蘇王爺的當代面貌,提供讀者雙案例,
看到民間信仰的與時俱變性質看-即使是海神
也可以因應陸上環境、時代變遷,順應社會需求,
提供信徒迷亂生活中,一個參考座標。
兩位在台灣擁有眾多信仰且多面向的海神:一男神,一女神,卻都經歷了從海神到陸上守護神的變遷。當信徒轉行改業,當信徒從漁民轉成海商,當信徒從水軍班兵轉成一般居民,神祇的神格、功能、儀式與祭祀組織也因應做出變遷。
本書關於當代台灣兩性多面向海神的民俗與信仰變遷,提出非常不同於當代台灣宗教學界大量現有的研究模式與敘事方式。宗教信仰與社會生活是互相辯證存在的。早期人類遇到天災海難祈求神祇護佑,神祇是高高在上,懲惡獎善,人是戰戰兢兢地仰賴神恩。進入現代科技社會,不只有天災、海難或是地震,更令人寢食難安的是人禍。人類自己製造出來的禍害,其中之一,是環境污染。無論是工業或農業造成的環境污染,以及目前仍然縈繞於台灣人民心中的核能發電安全問題。
無論是當年鹿港杜邦的工業汙染疑慮或是貢寮核四廠核安疑慮,我們看到媽祖信仰不是一種象徵或是懷舊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