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道傳萬國九州,老師說:「道德要涵養,學問要充實。」傳道,在愿力、犧牲。弘道,在學養、修養。理不明則德難立,德不立則道不成。天道既以儒家應運,所以四書五經當然成為必讀經典;天道又以神道設教為方便,所以仙佛聖訓必然是修辦指南。真理的切磋,讀書會的共研,最好是以經典聖訓做教本。敝社將開展悅‧讀聖訓系列叢書,首以發一天恩群英新民精進班法會聖訓為起始,此本聖訓乃是共巡迴十五個國家,七十二場法會,仙佛班班慈悲臨壇揮鸞批訓,應機應緣以詩、詞、賦及白話文的方式,健筆淺言卻格高意遠地闡明真理,解疑化惑。開釋內容大致分為三類:一、孟子金句。二、彌勒慈心三昧。三、修辦生活面面觀。
一、孟子金句:孟子承繼孔子的道統文化理想。孟子認為一個人只要真誠,就會發現內心有種自我要求的力量,提醒和督促自己去做該做的事。法會中仙佛以孟子金句提綱挈領,引領我們了解聖人的道理,並不是空談,而是可以在生活當中。敝社將孟子按篇集結以生命的學問、君子自反與存心、天性人情、正性立命來分冊立本。
二、彌勒慈心三昧:應劫經曰:七佛治世三佛收圓。前面已過了九佛,現在是白陽期,彌勒佛應運掌天盤,祖師累劫以來即勤修慈心三
一、孟子金句:孟子承繼孔子的道統文化理想。孟子認為一個人只要真誠,就會發現內心有種自我要求的力量,提醒和督促自己去做該做的事。法會中仙佛以孟子金句提綱挈領,引領我們了解聖人的道理,並不是空談,而是可以在生活當中。敝社將孟子按篇集結以生命的學問、君子自反與存心、天性人情、正性立命來分冊立本。
二、彌勒慈心三昧:應劫經曰:七佛治世三佛收圓。前面已過了九佛,現在是白陽期,彌勒佛應運掌天盤,祖師累劫以來即勤修慈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