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作《春秋》,其微辭隱義難知。《三傳》解經,或以事,或以義,頗有出入。若異中求同,則屬辭比事之《春秋》教,堪作詮釋經傳之方法與津梁。本書探討弒君、書薨、稱弒、書滅、貴辭諸課題,即持屬辭比事之《春秋》教為法門,以《春秋》、《左傳》、《公羊傳》為研究文本,旁通宋、元、明、清之《春秋》學論著,闡發論證,轉相發明,以考求經傳之指義,涉及內辭、外辭、曲筆、直書諸《春秋》書法。屬辭約文,可以觀義;編比史事,可以見義。運用屬辭比事之法以求義,猶以形寫神,即器求道;朱熹所謂「《春秋》以形而下者,說上那形而上者去。」《春秋》書法之解讀、敘事傳統之詮釋、史家筆法、古文義法之學理依據,此篇可見。(博雅集林.經學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