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寶書局網路書店

 
目前位置:首頁 > 產品一般分類 > 興台之圳:對開發台灣做出重大貢獻的?公圳
產品一般分類 > 興台之圳:對開發台灣做出重大貢獻的?公圳
興台之圳:對開發台灣做出重大貢獻的?公圳
興台之圳:對開發台灣做出重大貢獻的?公圳
作者: 卜一
出版社致出版
出版日期:2020-07-16
語言:中文
ISBN:9789869841054
裝訂:平裝
定價340
購買數量:
內容簡介
目錄書摘
導讀/序
作者介紹
  從臺灣地貌、歷史及對比都江堰、荷蘭、休斯敦三個世界著名的灌溉、防洪工程,說明?公圳對開發臺灣做出重大貢獻。



  臺灣的開墾始自原住民的刀耕火耨,據史冊記載早在三國時期(西元220-280年)就開始受到中國的影響。及於明末漢人集眾渡海屯墾,近河溪水灌溉,精耕細作,奠定了農業發展的基礎。



  臺灣位於亞熱帶,為四面臨海、高山縱貫的島嶼。夏季颱風頻繁,大部分地區雨季集中在5月到10月;11月到次年4月雨量較少,農作受到影響。臺灣有29條主要河流從高山傾瀉而下,水位變化迅速,大多時間許多河流水量稀少。



  臺灣水圳的修建源遠流長,早在漢人大批移民墾荒之前,原住民就沿河耕種,同時挖鑿近距離小溝渠引水灌溉,築小水池蓄水。

 

  明末顏思齊、鄭芝龍率眾屯墾北港,鑿井飲用、引河水灌溉。荷蘭人據台期間,百姓利用天然池沼或鑿坑儲水,種植水稻。鄭成功收復臺灣後,設府屯田,就近河川引水灌溉二十餘年。清代早期移民逐漸增加,民間人士出資修建水圳以擴大墾地。其中規模最宏大,工程最艱巨、開鑿較早,而對開發臺灣貢獻最大的首推臺北盆地的?公圳。



本書特色



  以作者本身獨特的經驗出發,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