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台灣雜糧作物 第一冊 雜糧作物的特性
作者:
國內相關領域27位專家學者
出版社:財團法人豐年社附設出版部
出版日期:2020-12-21
語言:中文
ISBN:9789869979009
裝訂:軟精裝
定價:640 元
糧食是以促進人類的健康與活力為目的,提供人體營養與能量的主要來源。雜糧屬於廣義的糧食,其產銷、供應一向為各國關注的課題。國內隨著經濟發展,食米消費量降低,政府在1978 年開始推動稻田轉作,在轉作過程中,對於玉米、大豆、高粱這三種需求大宗的雜糧實施保價收購,以獎勵生產;其他地區性雜糧,如小米、薏苡、落花生、紅豆、綠豆、胡麻以及食用甘藷等,則納入稻田轉作獎勵的種類。政府雖然在政策上鼓勵雜糧生產,但國內雜糧栽培面積卻呈現大幅減少現象,對此,有需要加以探討、分析,提出因應對策。
在2008 年國際穀物價格暴漲,全球糧食供需吃緊情況下,國內進口的玉米、大豆、小麥、高粱及大麥等五項大宗雜糧的數量超過800 萬公噸,但當時國內補助休耕面積(兩個期作合計)卻超過20 萬公頃,引起各界呼籲政府檢討休耕政策,將休耕田轉作進口替代作物,以提高農地利用與糧食自給率。因此,政府於2009年起開始規劃休耕田種植進口替代作物或地區性特產,自2013 年起農地休耕面積開始減少,雜糧種植面積回升,但進度未如預期,有待檢討強化。
台灣一向以出口導向作為經濟發展策略主軸,而積極尋求加入區域經濟整合或雙邊經貿合作,則是政府
在2008 年國際穀物價格暴漲,全球糧食供需吃緊情況下,國內進口的玉米、大豆、小麥、高粱及大麥等五項大宗雜糧的數量超過800 萬公噸,但當時國內補助休耕面積(兩個期作合計)卻超過20 萬公頃,引起各界呼籲政府檢討休耕政策,將休耕田轉作進口替代作物,以提高農地利用與糧食自給率。因此,政府於2009年起開始規劃休耕田種植進口替代作物或地區性特產,自2013 年起農地休耕面積開始減少,雜糧種植面積回升,但進度未如預期,有待檢討強化。
台灣一向以出口導向作為經濟發展策略主軸,而積極尋求加入區域經濟整合或雙邊經貿合作,則是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