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出十幾個核心問題:周禮、九州、五服制度、五德終始說、文質互補、夷夏之辨、大一統、改正朔、公與私、仁義觀、逍遙游、齊物論、禪宗公案等。從思想史演進與社會歷史發展的歷史語境出發,闡釋了其對中國傳統政治、文化以及人們日常思想行動的影響。
楊念群
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教授。主要學術興趣是中國政治史、社會史研究,長期致力于從跨學科、跨領域角度拓展中國史研究。主要著作有《儒學地域化的近代形態:三大知識群體互動的比較研究》(1997)、《楊念群自選集》(2000)、《中層理論:東西方思想會通下的中國史研究》(2001)、《雪域求法記:一個漢人喇嘛的口述史》(合編,2003)、《再造“病人”:中西醫衝突下的空間政治(1832—1985)》(2006)、《何處是“江南”?清朝正統觀的確立與士林精神世界的變異》(2010)、《五四的另一面:“社會”觀念的形成與新型組織的誕生》(2019)、《“天命”如何轉移:清朝“大一統”觀的形成與實踐》(2022)等,主持《新史學》叢刊(中華書局版)及“新史學&多元對話系列” 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