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寶書局網路書店

 
目前位置:首頁 > 產品一般分類 > 萬物的名字:博物學之父布豐與林奈的頂尖對決,一場影響日後三百年生物學發展的競賽【普立茲傳記類獎】
產品一般分類 > 萬物的名字:博物學之父布豐與林奈的頂尖對決,一場影響日後三百年生物學發展的競賽【普立茲傳記類獎】
萬物的名字:博物學之父布豐與林奈的頂尖對決,一場影響日後三百年生物學發展的競賽【普立茲傳記類獎】
萬物的名字:博物學之父布豐與林奈的頂尖對決,一場影響日後三百年生物學發展的競賽【普立茲傳記類獎】
出版社麥田出版
出版日期:2025-06-28
語言:中文
ISBN:9786263109001
裝訂:平裝
定價580
購買數量:
內容簡介
目錄書摘
導讀/序
作者介紹
'十八世紀的大航海時代迎來了物種大發現,
整個歐陸當代最偉大的心智都為之神迷,
人們試圖創造出一套可以解釋所有自然生物的體系,
一場偉大而可敬的競賽於焉展開。
 

★★★★★ 2025年普立茲傳記類獎 ★★★★★
★★★★★《柯克斯評論》年度最佳好書 ★★★★★
★★★★★ 美國筆會PEN/E.O.威爾森文學科學獎 ★★★★★
● 自然史寫作罕見「雙傳記」形式●
●授權美、英、加、德、義、荷、俄、西等多國語文●
 
◥◣在萬物都有了名字之前,我們怎麼敢說自己理解世界◢◤
 

布豐與林奈對生命萬物的激情辯證,猶如特斯拉對決愛迪生
這種天才交鋒的競賽高貴浪漫,卻也危機四伏,更須傾盡一生
  

    《萬物的名字》是一部全面性的敘事史,帶領讀者來到十八世紀生物學的誕生初始,人們試圖創造出一套可以解釋所有自然萬物與人類的體系。在這場「自然大戰」的第一線,有兩位優秀出色的競爭者,林奈與布豐──兩人同年出生,卻以天差地遠的背景走進博物學的世界。

  林奈出身瑞典貧困家庭,用盡方法才得以接受教育,憑藉小聰明和天生的好奇心,逐漸為自己在學界爭取到一席之。作為虔誠的教徒,他在生物學的解釋中納入「上帝造物」視角,恰好迎合當時控制一切的教廷。

  布豐生於法國富裕家族,衣食無虞讓他得以全心投入知識的世界。他個性古怪卻討喜,熱情擁抱萬物。教廷的壓迫逼使他「委婉」陳述演化理論,他也不忘委婉諷刺上帝。

  這兩位個性迥異的奇男子,都選擇將一生奉獻給當時最艱鉅的任務──辨識並描述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林奈是一名醫師,帶有推銷員般的銳氣,相信生命應該被歸納進整齊、靜態的分類中;布豐則是貴族出身的通才,管理著皇家植物園,他認為將生物粗糙分類容易忽略事物的本質,將生命視為動態流轉的複雜集合,他對萬物的態度更文學和存在主義。

  在這場競賽的過程中,他們對自然、地球的未來、人類本身,各自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觀點。林奈為世界帶來了「哺乳類」、「靈長類」、「智人」等分類概念,但他也否認物種會改變,也推廣了種族主義的偽科學。相對的,布豐則初步勾勒了演化論與遺傳學的雛形,在當時就對全球氣候變遷提出警示。他們世界觀的衝突在兩人去世後仍延續,各自的繼承者在後來被命名為「生物學」的嶄新學門中爭奪主導地位。

  傑森.羅伯茲以小說家的文筆和戲劇感,探索兩位博物學先驅交錯的生命與遺產,還有他們所孕育出來精采豐富的智識史——一條橫跨三個世紀、延伸至今日的洞見與發現之弧。
 
 
一場關於科學競爭與執著的壯闊敘事,
《萬物的名字》描繪了兩位奇才為描繪地球上所有生命而展開的對決。
這場競賽至今仍深刻影響西方對於種族的觀點。
 
「這本生動的雙人傳記,是一場對過往偏見的熱情糾正。」
──《紐約時報》書評,編輯推薦
 

黃貞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副教授
趙建棣|中興大學森林學系博士後研究員
◣熱情審定◢
 
古碧玲|字耕農
冬 陽|央廣「名偵探科普男」節目主持人
林大利|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
洪廣冀|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蔡政修|臺灣大學生命科學系古脊椎動物演化及多樣性實驗室教授
◣著迷推薦◢


●●● 媒體盛讚 ●●●
「流暢且引人入勝的敘述,講述啟蒙了達爾文主義的十八世紀起源。」──《華爾街日報》
 
「一本娛樂性十足的迷人史實彙編。」──《觀察家》
 
「在這部生動的科學史詩中,羅伯茲帶我們看到,分類學家帶著遠見與卓識投身使命,卻也難免受到時代印記、人性弱點、虛榮心、偏見的影響……這個故事意義重大,精采離奇,啟發人心又引人入勝,歷久彌新且持續演變至今。」——戴瓦・梭貝爾,《尋找地球刻度的人》作者
 
「一部壯闊的紀實之作,講述一項不可能完成的科學探索,完美融合了深入研究、扣人心弦的敘事與自然界的瑰麗之美……本書讓歷史活靈活現地躍然紙上,以始終如一的驚奇感,賦予這個重要故事永恆的生命力。」——查爾斯・杜希格,《為什麼我們這樣對話,那樣生活?》與《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作者
 
「一個敘事精湛、格局恢弘但恰到好處的故事,講述人類的狂妄自大、好奇心、競爭與極致執著……兩位巨擘為了記錄整個自然界而展開的不可能競賽,最終揭開了人性中最光明與最陰暗的一面。」──喬恩.莫艾倫,《浴火重生的城市》作者
 
「一部生動的全景式貢獻,為科學史增添了生動宏大的篇章。」──《柯克斯評論》(星級評論)
 
「啟發性十足……對生物學歷史上關鍵時期的迷人探索。」──《出版商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