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寶書局網路書店

 
目前位置:首頁 > 產品一般分類 > 五十億年的孤寂:繁星間尋找生命
產品一般分類 > 五十億年的孤寂:繁星間尋找生命
五十億年的孤寂:繁星間尋找生命
五十億年的孤寂:繁星間尋找生命
作者: 李.比靈斯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7-01-25
語言:中文
ISBN:9789869423113
裝訂:平裝
定價380
購買數量:
內容簡介
目錄書摘
導讀/序
《五十億年的孤寂》不僅是外星球探索的入門,
也是地球與地球上生命的傳記,
更是系外行星學如何成長的抑揚頓挫的一段故事。

  「每次你們抬頭看著那兒,」她會說,「那裡的某個人可能也正回望你。」
  五十年來,為了尋找外星生命,幾代天文學家耗盡畢生研究之力,
  將望遠鏡朝向系外星系,冀望找到更多類地行星,其上有類似於我們的智慧生命
  本書記錄了科學家想要打破人類孤寂感的無盡追尋,以及永恆的探問

  46億年來,地球這顆充滿生命的行星在寂靜浩瀚的宇宙裡,始終孤單存在。為了打破這種孤寂的局面,過去幾十年來,天文學家成為行星獵人,尋找宇宙中的其他生命或文明,將望遠鏡朝向幾百萬年之遙的恆星,為了是要找到跟地球條件相似的類地行星。他們相信(或期待),在這些系外行星當中,一定至少有一顆行星如另一顆地球般確實存在,那麼尋找到如同我們人類一般的智慧生命,便不再希望渺茫。

  科學記者李.比靈斯,藉由深度訪談尋找系外行星這領域第一線的天文學家,探索這股「系外行星熱潮」。在這場探索旅程中,不僅描繪刻畫了近五十年行星天文學的發展輪廓,也探究了這些窮盡一生尋找繁星間的生命,投資與報酬卻不成比例的天文學家,他們執著追夢,以及失望和希望不斷交替的動人故事。

  1950年代,美國國家無線電天文台天文學家德雷克,首次發想將碟型天線指向兩個像太陽的鄰近恆星,想要聆聽來自宇宙的偵測訊號;1990年代以來,號稱行星獵捕團隊的新一代天文學家,透過定期偵測,尋找類似地球在恆星適居區範圍內的系外行星蹤影。2006年取得麻省理工學院終身教授職的莎拉.西格爾,致力於開發系外行星探測衛星外,也持續在太空科學領域前進,致力於將人類送入太空。

  經過五十年的空等,八十一歲的德雷克還是說:「現在這房間裡可能就有來自其他星球的訊息通過,就從你我身上穿過去。如果我們擁有架設合宜的正確接收器,我們可以偵測到它們。我現在想到這還是會發抖。」

  行星獵人代表天文學家馬西,在數百、數千顆類地行星發現,媒體和人們都不再賦予關心時仍說:「只是偵測到這種行星,並不會顛覆天文物理學或行星科學。真正的要緊事是,我們只是從恆星收集光子,就可以推論出行星的存在,以及它的尺寸、結構和未來。這真的太瘋狂了。」

  而莎拉.西格爾經歷喪夫之痛後,她立下了一個心願,不管是她的兒子或者未來的孫子,她一定要和他們一起,站在她小時候第一次看到繁星的天空而下定決心成為天文學家的華登湖畔漆黑夜空下,指向一個明亮的光點告訴他們,那顆恆星有一個像極地球的行星。「每次你們抬頭看著那兒,」她會說,「那裡的某個人可能也正回望你。」

  三代科學家動人的故事,說明了人類想要打破徹底的孤寂,想和宇宙深處某個類似我們的智慧生命溝通的強烈渴望。

名人推薦

  陳文屏(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教授)
  劉寶傑(節目主持人)

推薦紀錄

  優美動人我所讀過最好的系外行星書籍,面對一趟如我們基因般悠久的探索歷程,詞句能達到同等氣度者也十分少見。──《紐約時報書評》

  在這本優雅的書中,比靈斯以充沛的能量和才華寫出大哉問,甚至可能是終極之問:我們是孤處於宇宙,還是在某處有他種生命存在?──理查.普雷斯頓(Richard Preston),《伊波拉浩劫:破天荒揭露世紀病毒爆發真相的第一本書》與《爬野樹的人》作者

  天體生物學這種對外星生命的研究,曾經只是個夢──如今卻實現了。突然之間,在其他行星偵測生命不再那麼奇特。李.比靈斯解釋了這不可能的夢,究竟是怎麼實現的。──《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年度選書」

  在比靈斯廣泛而扣人心弦的調查中,他退開了一步以拉開視野,而這大多歸功於本領域巨擘們層次豐富的群像這是一段非比尋常的科學探索故事。──《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雜誌

  對於(此刻)孤立於宇宙中的意義,做了優美而詳細豐富的研討。──卡爾.齊默(Carl Zimmer),《病毒星球》(A Planet of Viruses)及《演化:一個觀念的勝利》作者

  對宇宙中智慧文明的縝密深思──不是只對我們的文明,而是對任一處任一地的所有文明。──布魯斯.斯特林(Bruce Sterling),科幻小說作者

  《五十億年孤寂》闡明了那場一夜間近可發現上千行星的天文學探索冒險背後,有著什麼樣的人物性格。──提摩西.費瑞斯(Timothy Ferris),《銀河系大定位》與《「自由」的科學》(the science of liberty)作者

  本書尖銳地提醒一件事:人類可能還沒找到前往恆星的方法,但人們──我們所知、所愛、所失去的人──就是我們的全史與整個宇宙。──《華盛頓郵報》

  迷人對本主題的傑出概述,把那些往往當成科幻看待的事物,拉回可為人理解的地面。──《克庫斯書評雜誌》(Kirkus Reviews)

  對天文學最熱門領域的最佳指南。──《經濟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