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寶書局網路書店

 
目前位置:首頁 > 產品一般分類 > 群眾、審美與意識形態
產品一般分類 > 群眾、審美與意識形態
尚無圖片
群眾、審美與意識形態
作者: 周冰
出版社獵海人
出版日期:2018-03-13
語言:中文
ISBN:9789869555944
裝訂:平裝
定價390
購買數量:
內容簡介
目錄書摘
導讀/序
  深一步地反思,假如我們承認忘記歷史就是背叛未來,那麼就有必要重新思考班達對知識分子所做的「背叛」論斷 ,以及馬克思批評資本主義的那句老話:「勞動創造了美,卻使勞動者成為畸形!」

  這不僅因為我們始終生活在精英知識分子與普通勞動者構成的美的社會當中,更因為我們不僅存在於過去,更屬於未來。

  這樣,本文對於大躍進文藝之研究就不僅具有重構革命美學之價值,更具有反思批判歷史之意義。

  從晚清以至大躍進時期,在民族國家意識形態的燭照之下,群眾被「詢喚」為主體,從邊緣走向了中心,對文藝形成了一種規約性的力量。一個以群眾為核心與導向,圍繞群眾而建構的文藝知識體系逐漸得以形成,而群眾—運動則是它的支配性結構。大躍進文藝正代表了這一知識體系實現過程中的一個高潮,它的根早已種植在歷史中,是群眾歷史能量之蓄積在現實情狀下進行突破的結果。

  它以群眾—運動為核心結構,是要通過一整套感性的敘述方式與政治策略,發動群眾運動,移風易俗,把革命烏托邦理想播撒進普通群眾的意識,建構全新的民族國家。我們應該反思對革命文藝美學所採取的不公正態度,汲取有益的革命「養料」,然而,我們更應該直面歷史,反思和批判某一革命歷史時期,如大躍進時段將文藝工具化,違背文藝規律,以政策、命令等所製造出來的文藝浮誇、虛假等現象以及由此對社會和人帶來的創傷。只有採取這種辯證的「拿來主義」態度,才能夠在這個以西方為中心的時代,一方面既能防止過分的西化,丟掉自己的特色;另一方面又能棄絕歷史的糟粕,接續民族優良傳統,從而在文藝美學領域做出創造性的發明與轉換,為中國形象塑造與中國崛起做出一定的文化貢獻。

本書特色

  本書所論,沒有一個高深的、遠在天邊的問題。它不過是受現實審美文化現象牽引,嘗試返回紅色革命文藝傳統,以大躍進時段的群眾文藝現象、思潮、事件為觀照對象,如其本來地尋找該時期文藝發生之原因,描述其基本性相,探究其背後政治、文化、審美運作邏輯,並試圖在此基礎上達成對紅色美學傳統的一種研判,建構一種知識理論模型。而所用方法也不是我的發明,不過是歷史的、考古的、描述的,對通行的群眾文藝知識的一種盤問和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