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健康的運動,有時也可能成為毒藥!」
40歲以後的運動不一樣!
請找出符合自身年紀與病症的「最佳強度」運動,別讓運動變成傷害。
■ 從體能狀態推測預期壽命CHECK!
■依年紀與病症選擇最佳運動與強度CHECK!
40歲的你,請理解並接受:
‧身體的肌肉量每年都以1%比例減少。
‧體力每年都在以10%的程度老化。
活到100歲已是趨勢,想將身體機能維持得更好、更持久。
請做這套全球都在推廣的百歲運動
韓國全民健康導師、運動復健專門醫學權威 羅永武博士
(國家足球代表隊、金妍兒、孫延在、朴世莉等知名選手的復健醫師)
專為40歲以上民眾設計的百歲運動及復健法
→全身伸展+強化核心+各部位及對症運動
→簡單、好入門、容易持續、受傷風險低
→每天10分鐘,培養健康活到100的好肌力!
◎中高齡者的運動祕笈
老化是造成肌肉與骨骼系統疾病的原因,
但錯誤的生活習慣所造成的傷害更大!
只要進行這一系列運動,
就可以放鬆因錯誤姿勢而緊繃的肌肉,
同時強化因缺乏訓練而萎縮的肌肉。
★每天10分百歲運動
無論是誰都可以輕易上手,不需要擔心受傷。每天只要花10分鐘做這套12組動作的百歲運動,就可以訓練到全身每個部位,讓身體變得柔軟又結實。
★百歲核心運動
核心運動以訓練身體最大中心軸為主要目的,從肩胛骨、腹部、膝蓋直到腳踝。只要中心軸健壯,身體就不會晃動,能減少受傷機率。
★各部位及對症百歲運動
全身肌肉是連結在一起的,只要有一個部位變虛弱,就會產生連鎖效應。因此,要特別針對痠痛部位周圍進行訓練,重新調整身體的平衡,讓身體免於受苦。
■ 40歲之後的運動,請務必遵守下列原則:
1.相較於大量爆汗或者喘到無法說話的高強度運動,進行稍微有點難度的中強度運動,對防止老化與維護健康更有助益。
2.建議進行不受場地與時間限制的,可以每天規律做一輩子的運動。
3.與其為了健康強迫自己運動,可以簡單舒適進行的運動,反而會有加乘效果。
4.要做可以使用全身關節與肌肉的運動,藉著這種類型的運動增強並維護身體的平衡。
5.40歲之後,身體就會具備得到各種潛在疾病以及受傷的風險。運動過程中與運動後,都不可以出現感到疼痛的狀況。
6.從最基礎的體能訓練開始。當身體訓練到某一個程度之後,挑選適合自己的運動。
7.每個年紀都有適合自己的「最佳強度」。建議依照自己的年紀,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與強度。
■ 依年紀選擇最佳運動
20~29歲:依照自己的喜好選擇運動。
30~39歲:伸展運動、對心肺循環系統有幫助運動。
40~49歲:高爾夫球、游泳、重量訓練、瑜珈等運動。
50~59歲:避免大量消耗體能的運動,建議做伸展運動、重量訓練。
60歲以上:適度進行重量訓練,以及體操、保齡球、水中運動、桌球等運動。增加生活中的活動量。
■不同疾病的運動建議
‧肩膀痠痛:走路、慢跑、登山、水中走路、搖呼拉圈
‧椎間盤突出:走路、游泳、伏地挺身、徒手做體操、踏步機
‧脊椎狹窄症:游泳、登山、水中走路、騎腳踏車、騎飛輪腳踏車、上下樓梯
‧膝關節炎:水中走路、瑜珈、徒手做體操、伏地挺身
‧膝蓋半月軟骨受損:水中走路、游泳、輕鬆的走路、騎腳踏車、徒手做體操
‧心血管疾病:走路、輕鬆的慢跑、徒手做體操
專業推薦
物理治療師‧網路紅人三個字 SunGuts
前台中榮民總醫院復健科副主任 吳定中
長庚大學物理治療學系教授 林佩欣
醫學博士 張維新
身體的專家 龔威亦
(按姓氏筆畫排列)
40歲以後的運動不一樣!
請找出符合自身年紀與病症的「最佳強度」運動,別讓運動變成傷害。
■ 從體能狀態推測預期壽命CHECK!
■依年紀與病症選擇最佳運動與強度CHECK!
40歲的你,請理解並接受:
‧身體的肌肉量每年都以1%比例減少。
‧體力每年都在以10%的程度老化。
活到100歲已是趨勢,想將身體機能維持得更好、更持久。
請做這套全球都在推廣的百歲運動
韓國全民健康導師、運動復健專門醫學權威 羅永武博士
(國家足球代表隊、金妍兒、孫延在、朴世莉等知名選手的復健醫師)
專為40歲以上民眾設計的百歲運動及復健法
→全身伸展+強化核心+各部位及對症運動
→簡單、好入門、容易持續、受傷風險低
→每天10分鐘,培養健康活到100的好肌力!
◎中高齡者的運動祕笈
老化是造成肌肉與骨骼系統疾病的原因,
但錯誤的生活習慣所造成的傷害更大!
只要進行這一系列運動,
就可以放鬆因錯誤姿勢而緊繃的肌肉,
同時強化因缺乏訓練而萎縮的肌肉。
★每天10分百歲運動
無論是誰都可以輕易上手,不需要擔心受傷。每天只要花10分鐘做這套12組動作的百歲運動,就可以訓練到全身每個部位,讓身體變得柔軟又結實。
★百歲核心運動
核心運動以訓練身體最大中心軸為主要目的,從肩胛骨、腹部、膝蓋直到腳踝。只要中心軸健壯,身體就不會晃動,能減少受傷機率。
★各部位及對症百歲運動
全身肌肉是連結在一起的,只要有一個部位變虛弱,就會產生連鎖效應。因此,要特別針對痠痛部位周圍進行訓練,重新調整身體的平衡,讓身體免於受苦。
■ 40歲之後的運動,請務必遵守下列原則:
1.相較於大量爆汗或者喘到無法說話的高強度運動,進行稍微有點難度的中強度運動,對防止老化與維護健康更有助益。
2.建議進行不受場地與時間限制的,可以每天規律做一輩子的運動。
3.與其為了健康強迫自己運動,可以簡單舒適進行的運動,反而會有加乘效果。
4.要做可以使用全身關節與肌肉的運動,藉著這種類型的運動增強並維護身體的平衡。
5.40歲之後,身體就會具備得到各種潛在疾病以及受傷的風險。運動過程中與運動後,都不可以出現感到疼痛的狀況。
6.從最基礎的體能訓練開始。當身體訓練到某一個程度之後,挑選適合自己的運動。
7.每個年紀都有適合自己的「最佳強度」。建議依照自己的年紀,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與強度。
■ 依年紀選擇最佳運動
20~29歲:依照自己的喜好選擇運動。
30~39歲:伸展運動、對心肺循環系統有幫助運動。
40~49歲:高爾夫球、游泳、重量訓練、瑜珈等運動。
50~59歲:避免大量消耗體能的運動,建議做伸展運動、重量訓練。
60歲以上:適度進行重量訓練,以及體操、保齡球、水中運動、桌球等運動。增加生活中的活動量。
■不同疾病的運動建議
‧肩膀痠痛:走路、慢跑、登山、水中走路、搖呼拉圈
‧椎間盤突出:走路、游泳、伏地挺身、徒手做體操、踏步機
‧脊椎狹窄症:游泳、登山、水中走路、騎腳踏車、騎飛輪腳踏車、上下樓梯
‧膝關節炎:水中走路、瑜珈、徒手做體操、伏地挺身
‧膝蓋半月軟骨受損:水中走路、游泳、輕鬆的走路、騎腳踏車、徒手做體操
‧心血管疾病:走路、輕鬆的慢跑、徒手做體操
專業推薦
物理治療師‧網路紅人三個字 SunGuts
前台中榮民總醫院復健科副主任 吳定中
長庚大學物理治療學系教授 林佩欣
醫學博士 張維新
身體的專家 龔威亦
(按姓氏筆畫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