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的日式建築
和日本的「日式」不太一樣?!
4節日式老屋導論
12篇建築旅行散文
13回建築手繪筆記
67處老屋精選景點
———日本的近代建築還活在臺灣———
『和臺灣日式建築的相遇,對我來說,
一開始伴隨著種種不可思議的感覺。』
—渡義孝
近代臺灣日式建築中,大略分作「官廳、銀行、販售業等大型特殊建築」、「小規模擬洋風建築」,以及「和風建築」,你可能不知道,在臺灣的「日式」建築和日本的「日式」不太一樣,甚至讓日本人「懷念的街景」,並不在日本,反而在臺灣得以再生!
為了看見更多「和日本不一樣的設計」,作者渡義孝多次探訪臺灣,以他閱歷無數日本老建築的眼睛,找尋藏隱藏臺灣各個角落的日式老屋——從建築物外觀、大尺度的環境涵構到細部構件做法之異同——他一筆一筆地細細描繪出被譽為「比教科書還詳細」的手繪筆記。《臺灣日式建築紀行》首度曝光這些極珍貴的手稿,精選超過六十多處臺灣日式老屋、建築周邊旅行地圖、專業度破表的平面圖,搭配作者生活化的旅遊札記和浪漫散文,帶我們細細品味在美麗島上開出奇異花朵的和風建築。
母屋/棟木/天秤梁/梁/垂木/書院/床間/違棚/側/束/束石//布基礎/袋/押下見板/南京下見板/日本瓦/破風板/合掌/陸梁/架構//敷桁/壁/煉瓦/持送/銀杏面/出/洗出/入母屋/切妻/寄棟/長屋/上下/
【臺灣日式住宅常見的構造和特色】
洋風雙併住宅(二連長屋)
日本和風雙併住宅很多,但擬洋風的表現很少見。
洋小屋組(西式屋架)
小規模的建築也會使用洋小屋組。桁架繁複,屋簷內部複雜化。屋簷內部也會舖板子。
磚造高基礎
地板架高,比例上延展為縱長方形。地板下方換氣口更有設計感。磚造完工。
角落的出窗
臺灣擬洋風建築的顯著特徵。角落多用出窗,給了建築立面獨特的陰影。
地窗狀的透氣窗
窗戶多,增強了陰影。
尾垂
日本只在山裡看過此類設計,幾乎沒在洋館看過。臺灣的「妻」上部多設有透氣窗,是為了 用尾垂來防雨。
入母屋
破風較小,呈現東南亞式的外觀。洋館也採用了入母屋。
洋風圓窗、八角窗
在車站或住宅多用圓窗(牛角窗)。
南京雨淋板
提高外牆角落的格調。
設計特色
本書裝幀設計分作「
和日本的「日式」不太一樣?!
4節日式老屋導論
12篇建築旅行散文
13回建築手繪筆記
67處老屋精選景點
———日本的近代建築還活在臺灣———
『和臺灣日式建築的相遇,對我來說,
一開始伴隨著種種不可思議的感覺。』
—渡義孝
近代臺灣日式建築中,大略分作「官廳、銀行、販售業等大型特殊建築」、「小規模擬洋風建築」,以及「和風建築」,你可能不知道,在臺灣的「日式」建築和日本的「日式」不太一樣,甚至讓日本人「懷念的街景」,並不在日本,反而在臺灣得以再生!
為了看見更多「和日本不一樣的設計」,作者渡義孝多次探訪臺灣,以他閱歷無數日本老建築的眼睛,找尋藏隱藏臺灣各個角落的日式老屋——從建築物外觀、大尺度的環境涵構到細部構件做法之異同——他一筆一筆地細細描繪出被譽為「比教科書還詳細」的手繪筆記。《臺灣日式建築紀行》首度曝光這些極珍貴的手稿,精選超過六十多處臺灣日式老屋、建築周邊旅行地圖、專業度破表的平面圖,搭配作者生活化的旅遊札記和浪漫散文,帶我們細細品味在美麗島上開出奇異花朵的和風建築。
母屋/棟木/天秤梁/梁/垂木/書院/床間/違棚/側/束/束石//布基礎/袋/押下見板/南京下見板/日本瓦/破風板/合掌/陸梁/架構//敷桁/壁/煉瓦/持送/銀杏面/出/洗出/入母屋/切妻/寄棟/長屋/上下/
【臺灣日式住宅常見的構造和特色】
洋風雙併住宅(二連長屋)
日本和風雙併住宅很多,但擬洋風的表現很少見。
洋小屋組(西式屋架)
小規模的建築也會使用洋小屋組。桁架繁複,屋簷內部複雜化。屋簷內部也會舖板子。
磚造高基礎
地板架高,比例上延展為縱長方形。地板下方換氣口更有設計感。磚造完工。
角落的出窗
臺灣擬洋風建築的顯著特徵。角落多用出窗,給了建築立面獨特的陰影。
地窗狀的透氣窗
窗戶多,增強了陰影。
尾垂
日本只在山裡看過此類設計,幾乎沒在洋館看過。臺灣的「妻」上部多設有透氣窗,是為了 用尾垂來防雨。
入母屋
破風較小,呈現東南亞式的外觀。洋館也採用了入母屋。
洋風圓窗、八角窗
在車站或住宅多用圓窗(牛角窗)。
南京雨淋板
提高外牆角落的格調。
設計特色
本書裝幀設計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