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代人都驕傲的認為自己已經找到最佳的生活方式;
不過,我們此刻視為理所當然的事物和現代智慧,
其實都曾被當做危險或愚蠢的基進思想。
這世界上總有些人,看起來特別瘋狂。有的走在科技尖端,相信大腦可以3D掃描複製、軀體可以冷凍,下一代可以用基因篩選生出最好最厲害的人。也有的人,認為迷幻藥可以讓人們更了解自己、改善憂鬱症,甚至解決心理因素造成的社會問題。這些都太不可思議?那麼提倡要封鎖國境,隔開伊斯蘭教徒和基督教徒的人呢?以前這聽起來也完全不可能,但現在卻有越來越多人加入了他們的行列。
繼《黑暗網路》之後,傑米‧巴特利特再次關注抱持著強烈主張卻不被人理解的團體或社會運動,探訪歐洲美洲各地拒絕了大眾一般生活方式,相信找到替代方案能夠解決今日社會問題的人們。以彷彿臥底的方式親身加入,一起參與示威、攻佔礦場、服下迷幻藥之後,巴特利特發現,基進團體的出現反映了社會面臨的失能問題,不管是被官員和代議士拋下,生存權工作權受到威脅的人們,或是希望逃離消費社會與緊繃人際關係的人們,當這些人試著吼出心聲和聚集起來試驗新的生活型態,背離主流意志的情況常會讓他們一方面顯得瘋狂而格格不入,另一方面也會讓他們因為團體的緊密支持而更容易排擠外人理解的機會。但一旦深入了解,就會發現這些基進份子指出的弊病,正是社會要走下去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近年來,願意以開放心態接觸基進團體的人們逐漸增加,無論政治或社會上皆有界限鬆動的跡象。跟隨巴特利特的腳步,看見基進團體的前鋒眼光,未來的解方或許並不遙遠。
/////國內外重磅推薦/////
「社會變遷的源頭往往來自於一些原先被視為異端的理念,後來逐步成為主流的共識。這本書考察當代西方社會的邊緣份子,他們的主張看似怪誕(用科技追求長生不老、用迷幻藥開發潛能、自由性愛)、 使用非常激進的手段(煽動伊斯蘭仇恨、生態恐怖主義)、或是開創了新穎的組織形態(用網民聚會取代政黨、建立一個完全自由放任的國家)。讀者不需要贊同這些非正統的想法或是作為,但是我很贊成作者看法。正因為當前社會面臨科技、環境與全球化的巨大挑戰,這些新的理念才浮現,而其實驗結果很有可能帶來未來的社會圖像」。—— 何明修|國立台大社會學社會學系教授
楊儒門|248農學市集召集人
吳齊殷|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理事長
New York Journal of Books
《觀察家報》(The Observer)
《旗艦報》(Evening Standard)
《文學評論》雜誌(Literary Review)
《華爾街日報》(Daily Mail Wall Street Journal)
《衛報》(The Guardian)
《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
《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不過,我們此刻視為理所當然的事物和現代智慧,
其實都曾被當做危險或愚蠢的基進思想。
這世界上總有些人,看起來特別瘋狂。有的走在科技尖端,相信大腦可以3D掃描複製、軀體可以冷凍,下一代可以用基因篩選生出最好最厲害的人。也有的人,認為迷幻藥可以讓人們更了解自己、改善憂鬱症,甚至解決心理因素造成的社會問題。這些都太不可思議?那麼提倡要封鎖國境,隔開伊斯蘭教徒和基督教徒的人呢?以前這聽起來也完全不可能,但現在卻有越來越多人加入了他們的行列。
繼《黑暗網路》之後,傑米‧巴特利特再次關注抱持著強烈主張卻不被人理解的團體或社會運動,探訪歐洲美洲各地拒絕了大眾一般生活方式,相信找到替代方案能夠解決今日社會問題的人們。以彷彿臥底的方式親身加入,一起參與示威、攻佔礦場、服下迷幻藥之後,巴特利特發現,基進團體的出現反映了社會面臨的失能問題,不管是被官員和代議士拋下,生存權工作權受到威脅的人們,或是希望逃離消費社會與緊繃人際關係的人們,當這些人試著吼出心聲和聚集起來試驗新的生活型態,背離主流意志的情況常會讓他們一方面顯得瘋狂而格格不入,另一方面也會讓他們因為團體的緊密支持而更容易排擠外人理解的機會。但一旦深入了解,就會發現這些基進份子指出的弊病,正是社會要走下去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近年來,願意以開放心態接觸基進團體的人們逐漸增加,無論政治或社會上皆有界限鬆動的跡象。跟隨巴特利特的腳步,看見基進團體的前鋒眼光,未來的解方或許並不遙遠。
/////國內外重磅推薦/////
「社會變遷的源頭往往來自於一些原先被視為異端的理念,後來逐步成為主流的共識。這本書考察當代西方社會的邊緣份子,他們的主張看似怪誕(用科技追求長生不老、用迷幻藥開發潛能、自由性愛)、 使用非常激進的手段(煽動伊斯蘭仇恨、生態恐怖主義)、或是開創了新穎的組織形態(用網民聚會取代政黨、建立一個完全自由放任的國家)。讀者不需要贊同這些非正統的想法或是作為,但是我很贊成作者看法。正因為當前社會面臨科技、環境與全球化的巨大挑戰,這些新的理念才浮現,而其實驗結果很有可能帶來未來的社會圖像」。—— 何明修|國立台大社會學社會學系教授
楊儒門|248農學市集召集人
吳齊殷|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理事長
New York Journal of Books
《觀察家報》(The Observer)
《旗艦報》(Evening Standard)
《文學評論》雜誌(Literary Review)
《華爾街日報》(Daily Mail Wall Street Journal)
《衛報》(The Guardian)
《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
《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