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韌性心理學(Resilience Psychology)、創傷心理學的佳作。
關心我們的家人、朋友和其他人是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有意義的重要一課。對於那些在治療和助人領域的專業人士,諸如醫療、護理、教育、心理治療、社會工作、政府部門和軍隊等,一種有意義的生活方式變得更有可能。但是,同情compassion並不容易。有時,當我們沒有正確的態度和方法時,對他人的關心可能具毀滅性。伸出援手(及內心反思)需要智慧,而這種智慧只來自於謙遜和知識的正確組合。
名人推薦
吳庶深(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
李玉蟬(台灣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教授)
胡海國(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
馬于雯(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心理及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許文耀(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黃龍杰(臨床心理師)
楊聰財(楊聰財身心診所院長)
賴念華(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諮商學系系主任)
誠摯推薦(謹依姓氏筆劃排序)
關心我們的家人、朋友和其他人是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有意義的重要一課。對於那些在治療和助人領域的專業人士,諸如醫療、護理、教育、心理治療、社會工作、政府部門和軍隊等,一種有意義的生活方式變得更有可能。但是,同情compassion並不容易。有時,當我們沒有正確的態度和方法時,對他人的關心可能具毀滅性。伸出援手(及內心反思)需要智慧,而這種智慧只來自於謙遜和知識的正確組合。
名人推薦
吳庶深(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
李玉蟬(台灣諮商心理學會理事長/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教授)
胡海國(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
馬于雯(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心理及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許文耀(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教授)
黃龍杰(臨床心理師)
楊聰財(楊聰財身心診所院長)
賴念華(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諮商學系系主任)
誠摯推薦(謹依姓氏筆劃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