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本書是為了分享我以不同的兩種角度教學所得的經驗與心得,
希望繼續實踐我要當好大人的心願,
並對隔代教養提供一些想法:
好好的養,合理的教,用心了解。
成為孩子更年長的身邊大人之後,
我但願自己在陪伴他們的時候更有「智、仁、勇」,
能慢慢「不惑」、「不憂」與「無懼」。
我知道跟孩子一起學習,永遠不必有「趕不上時代」的恐懼。
──蔡穎卿
二○○七年出版《媽媽是最初的老師》,成為親子教養工作者至今,蔡穎卿自言,從社會意義的角度上來說自己已是「祖輩」。「隔代教養」在執行上雖然隔著一代,然而,愛是不相隔於年歲之外的。面對新一代的小朋友,無論是為人父母或是做為孩子們的「大長輩」,都需要適切的態度與更好的修養,才能
希望繼續實踐我要當好大人的心願,
並對隔代教養提供一些想法:
好好的養,合理的教,用心了解。
成為孩子更年長的身邊大人之後,
我但願自己在陪伴他們的時候更有「智、仁、勇」,
能慢慢「不惑」、「不憂」與「無懼」。
我知道跟孩子一起學習,永遠不必有「趕不上時代」的恐懼。
──蔡穎卿
二○○七年出版《媽媽是最初的老師》,成為親子教養工作者至今,蔡穎卿自言,從社會意義的角度上來說自己已是「祖輩」。「隔代教養」在執行上雖然隔著一代,然而,愛是不相隔於年歲之外的。面對新一代的小朋友,無論是為人父母或是做為孩子們的「大長輩」,都需要適切的態度與更好的修養,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