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育環境的變遷快速,對於教育人員而言,除了基本的教學工作外,有關學生輔導、同儕專業成長、多元文化教育、課程發展等,都是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自108課綱提出「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發展主軸以來,有關核心素養的意涵與教育實踐已成為教育現場的重要環節,臺灣教育猶如步入素養提升的時代,不僅對學生要求如此,對教育人員亦然。本書邀集文教法律與學校教育等專長學者,以提升教育人員的素養為旨,分從「法律素養」與「領導素養」兩大篇,以中小學校長及教師為主要對象,選擇校園常見的議題與案例,兼具學理與案例分析的討論,提供教育人員了解相關議題的基本理念、適用情境、實務發展或困境等,進一步從前述討論省思對自身教育處境的啟示與意義,進而發展出妥予面對的相關行動。
作者簡介
洪福財(緒論)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布魯明頓校區訪問學者。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主任秘書、教學發展中心主任、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主任。研究方向包含教育政策分析、教育行政、師資培育、幼兒教育。
徐筱菁(CH1、CH3)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副教授,德國T?bingen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德國Ruhr-Universit?t Bochum 教育法暨教育研究所(Institut f?r Bildungsrecht und Bildungsforschung)訪問學者。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主任秘書、文教法律研究所所長。研究方向包含憲法、行政法、文化法、教育法等。
鄭川如(CH2)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副教授,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法學博士。曾任輔仁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原住民法律與政策。
郭麗珍(CH4)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教授,德國魯爾大學法學博士。曾任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系主任、國立成功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所長、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研究發展處處長。研究領域包含民法、消費者保護法、文教服務責任、校園事故損害賠償責任等。
周志宏(CH5)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教授,銓敘部部長,輔仁大學法律系法學博士。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教法律研究所所長、主任秘書、教務長兼通識教育中心主任。研究方向包含憲法、行政法、教育法、公務員法。
呂理翔(CH6)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助理教授,德國慕尼黑大學法學博士。曾任世新大學智慧財產暨傳播科技法律研究所暨法律學系助理教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務處生活輔導組組長。研究方向包含憲法、行政法及行政爭訟法、教育行政法、文化法與大眾媒體法。
林信志(CH7)
臺北市立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助理教授,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博士,曾任英國普利茅斯大學教育研究所訪問學者。曾任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制度及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教育部中小學課程師資教學與評量跨系統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