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寶書局網路書店

 
目前位置:首頁 > 圖書一般分類 > 童書 > 故事/小說 > 癡人(三版)
圖書一般分類 > 童書 > 故事/小說 > 癡人(三版)
癡人(三版)
癡人(三版)
作者: 蔡宜容
出版日期:2024-11-01
語言:中文
ISBN:9786267467626
裝訂:平裝
定價380
購買數量:
內容簡介
目錄書摘
導讀/序
作者介紹
  一條 富春江
  一幅 山居圖
  一段 六百年心事

  「老爺,如果我是你,我也想一把火燒了〈富春山居〉。
  都到這時候了,放它自由,也放自己一馬。」醜兒朝手掌吐口水,把劉海往兩邊撥。
  我心中一慟。想笑,卻忍不住哭出來。

  二十一世紀少年追星可以廢寢忘食,打電動可以忘食廢寢,十七世紀清朝吳問卿迷戀一幅畫……拿命來搏!天天只想跟畫兒宅在一起,抱著吃、抱著睡,還要抱著一起死……他著了什麼魔?

  癡到這種程度,算不正常?

  或者,癡到這種程度,才算正常?

  畫出讓人瘋魔的〈富春山居圖〉的黃大癡,何許人也?

  一條天地不仁的富春江,一幅暗藏生死之謎的山居圖,一段六百年的執著心事;看黃大癡與吳問卿「癡」到深處……有沒有怨尤?

  【本書關鍵字】
  富春山居圖、剩山圖、無用師卷、黃大癡、吳問卿

本書特色

  1.運用元代和清代兩段不同時期的故事穿插,營造出中華美學的最高意境──癡
  作者用兩個故事穿插交織出中華美學的最高意境──癡。一段描寫黃大癡(黃公望)生活的年代,透過一個家裡賣油餅的小朋友碩人,來看黃大癡的性情、交友、對生死的想法,及其創作〈富春山居圖〉的心境、對天地山水的癡迷。另一段以清朝吳問卿和小ㄚ頭醜兒的對話,來看吳問卿對〈富春山居圖〉的迷戀跟癡狂。

  作者更融入了自己的見解,解釋了為什麼吳問卿要燒畫陪葬,透徹地描寫出癡迷到一種極致,卻得不到解脫的痛苦。對比現代人對於網路遊戲的沉迷、公仔收集的癡狂,不同年代卻有著同樣的熱血。

  2.書末附局部〈富春山居圖〉及黃大癡創作經過等介紹,可進一步深化閱讀
  書末收錄〈富春山居圖〉(局部)供讀者賞析,並有附錄〈癡人列傳〉,解說黃大癡生平、創作〈富春山居圖〉的經過與畫作後來的流傳去向,可供讀者認識畫作,亦可用於課堂中,介紹〈富春山居圖〉的延伸閱讀。

得獎紀錄

  ★「好書大家讀」年度好書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新生閱讀推廣計畫」推薦選書入選
  ★香港第一屆臺灣童書節好書推薦

好評推薦

  周功鑫/故宮博物院前院長
  林谷芳/禪者、文化評論人
  杜守正/資深閱讀推廣教師

  周功鑫/故宮博物院前院長
  〈富春山居圖〉自元代文人畫家黃公望於元代至正十年(一三五○年)完成後,即被視為藝術史上山水畫名品中的名品,在畫史上具有顯赫名聲。本書巧妙地運用第一人稱角色,穿插敍述於兩個年代間,逼真逗趣地引出黃公望創作〈富春山居圖〉的環境背景及吳問卿對〈富春山居圖〉的迷癡,讓世人在賞析氣清而質實、骨蒼而神腴的〈富春山居圖〉時,更增豐饒文藝趣味。

  林谷芳/禪者、文化評論人
  經典以其崇高,往往讓後世忽略了他背後人的軌跡,其實,必是有活生生的人才能產生穿越時代、觸動生命的作品,而〈富春山居圖〉雖是少數具有豐富故事的經典,但透過本書對畫家、收藏家乃至欣賞者形貌的描摹,讀者親炙斯圖,應該就會有另一層的感受。

  杜守正/資深閱讀推廣教師
  作者蔡宜容以跳躍、童趣、穿梭古今的文字鋪陳與敘寫,將「古、今」的文字與「祖、孫」的互動相處,交叉互疊成「既古又今」的故事。加上蔡宜芳跨刀的插畫,不但貼近情節、繁簡兼具,讓讀者在閱讀這段祖孫故事時,像是在紙上開啟一扇扇的窗,隨著書中情境,看到了穿梭古今的墨趣與風景。猶如遊歷卷軸的〈富春山居圖〉一般。
  如果你把它當作「隔代教養」的故事,你也可以從中看到祖孫相處的不同趣味與風貌。
  如果把它當作「小說故事」,這本書古今辭彙兼具、又有現代網路用語的敘寫,適合大孩子們在接觸古文語彙的同時,不會覺得太過遙遠生澀,又覺得生動有趣。
  如果你以閱讀〈富春山居圖〉的生命情境看之,或許你也可以在諸多「大師」的體悟解讀之外,在書中看到不一樣的風景。

  *無注音
  *適讀年齡:10歲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