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會跳舞,每個人都有舞蹈細胞,只是在成長過程中,肢體舞動的感覺常被限制甚至被遺忘了。為了不想讓您在生命中有所遺憾,也希望能與您分享「非語言」溝通的莫大樂趣,本書藉由不同專長作者的敘述,透過世界各地舞蹈的發展,讓您看看舞蹈人如何以肢體語彙來傳達意念、反映時代。此外,趁著本書再版的機會,不僅新增了近三十年來臺灣舞蹈發展的現況與趨勢,更以〈欣賞舞蹈的百種方法〉作為結尾,期許每位讀者都能經由一次次的探索與提問,逐步找出屬於自己的獨特觀賞角度,而每一種方法不只能找到許多發現的樂趣,更可能成為終身受用的利器。
平珩
美國紐約大學舞蹈系碩士
紐約舞譜局授證教師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名譽教授
舞蹈空間舞團藝術總監
張中煖
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舞蹈教育博士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退休教授
吳素芬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舞蹈碩士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舞蹈系退休教授
林亞婷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舞蹈史暨理論博士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副教授
古名伸
美國伊利諾大學舞蹈碩士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名譽教授
古舞團藝術總監
吳素君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碩士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退休教授
林明美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計畫研究所博士
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組組長退休
盧健英
英國城市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藝術評論肄業、政大EMBA
資深媒體人、文字工作者、藝評家
心心南管樂坊行政總監
孔和平
中國西安藝術學校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退休副教授
郭曉華
中國西安藝術學校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舞蹈學院退休副教授
李婧慧
美國夏威夷大學音樂哲學博士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