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寶書局網路書店

 
目前位置:首頁 > 圖書一般分類 > 人文史地 > 足跡:考古學家眼中的故道、遠古人類與動物足印、史前車轍、朝聖路徑——一部始於足下、行不止息的人類移動史
圖書一般分類 > 人文史地 > 足跡:考古學家眼中的故道、遠古人類與動物足印、史前車轍、朝聖路徑——一部始於足下、行不止息的人類移動史
足跡:考古學家眼中的故道、遠古人類與動物足印、史前車轍、朝聖路徑——一部始於足下、行不止息的人類移動史
足跡:考古學家眼中的故道、遠古人類與動物足印、史前車轍、朝聖路徑——一部始於足下、行不止息的人類移動史
出版社臉譜文化
出版日期:2025-02-27
語言:中文
ISBN:9786263156050
裝訂:平裝
定價450
購買數量:
內容簡介
目錄書摘
導讀/序
作者介紹
「生命並非於定點展開,而是沿路鋪陳。」
 

人類總是在移動,從出生那刻起,甚至於降生前,移動就是我們的本性
移動與人類的存在共綿延——透過「移動考古學」,看人口如何潮起潮落
一波接一波的漫遊者,又是如何沖刷大地?

阿潑/文字工作者
翁稷安/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莊家銘/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黃春木/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歷史科教師
——一步一腳印推薦

長久以來,探討古代、考古與歷史時,焦點總傾向放在固定不動、較為具體的過往元素上──放在「地方場所」上,而非往來、圍繞著這些地點的移動上。某處地方會有東西可觀看、挖掘;我們能「置身於」某個聚落、「走」去某個古蹟。考古學家喜歡界限明確、可以圈圍起來的遺址。然而,若僅僅研究遺址,不去談論人類與物品來自何方、去向何處、怎麼移動,便會不經意使過往籠罩於一片靜止與死寂中,繼而讓往日失去魅力。

本書作者吉姆.李瑞為約克大學考古學者,致力於研究「移動考古學」。他認為,「地方」當然重要,但我們也應理解:是人類無止境地穿梭來去造就了「地方」,而「地方」又讓更多的人進出、移動其間,如此循環,生命的脈動應運而生。在《足跡》這本書中,作者將焦點鎖定於人們移動的路徑與方式,試圖把過往曾有過的動感與活力再次注入,使過去又能「活」過來。本書邀請讀者重新思考我們周遭靜止不動的道路、古蹟和文物,也探討移動性對於個人、時代和文化有何不同意義。

作者是出色的嚮導,會帶讀者逐一探訪重要的遺跡,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