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簡介】
◎代理經銷 白象文化
《心道人生管理學》是熙然先生歷時多年,潛心研發出的中西合璧、全球首創的人生管理體系,可以幫助我們認識自己、管理人生、造福世界,本書基於「上合因緣、下合人心、內明自心」的核心理念,結合原創的心道人生管理模型和系列工具,幫助你對內探尋自己內心的潛力,對外規劃和管理好自己的人生,創造生命的無限價值。
每個人都追求快樂,不想要痛苦,可是我們的人生得到的卻是源源不斷的痛苦,這是為什麼?這是由於我們的內心深處有一條看不見的自動化生產痛苦的生產線。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痛苦生產線?就是由於人生的四種源代碼錯亂了。
只有修正人生所有的錯誤源代碼,做到智慧入腦,喜樂入心,才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人生,最終獲得內在喜樂,外在美好的圓滿人生。如果你已經在思考人生,正在尋求人生規律和真理,希望改變自己的人生命運,渴望找到人生問題的答案,那麼恭喜你,答案就在本書中,改變人生命運的鑰匙也在其中。
本書是心道啟蒙三部曲的第一冊,本系列叢書的另外兩冊是《AI時代的教育3.0》、《心道微觀身心理學》。這三本書共同構建了心道的完整體系,揭示了三個大秘密:1、認識自己:揭示了我們身心的大秘密,剖析了人體從宏觀身到微觀身到心的三層結構,傳授了如何發掘出內在力量的原理及方法;2、管理人生:揭示了人生苦樂的大秘密,剖析了我們人生痛苦是如何產生的,傳授了如何獲得內在喜樂,外在美好的幸福人生的原理及方法;3、造福世界:揭示了如何利他的大秘密,剖析了如何做好人生對外的八大角色,傳授了如何實現自利利他的圓滿人生的原理及方法。
本書是心道這個全新體系的重要部分,為我們揭示了人生的痛苦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內在機制,以及如何在內心形成了源源不斷地生產痛苦的自動化生產線,還講解了如何才能修復錯亂的源代碼,徹底摧毀這條內心生產痛苦的生產線,並重建一條源源不斷地生產快樂的幸福生產線,最終獲得內在喜樂,外在美好的幸福人生,這就是心道人生管理學。
願您通過本書,獲得一個改變命運的契機,止息人生所有的苦痛,終止苦難的模式,從此獲得內在喜樂,外在美好的幸福人生。讓我們一起開啟這段神奇的探索內心,管理人生的旅程。
【作者簡介】
◎熙然先生
新加坡心道人生管理學院 創始院長
心道人生管理體系創始人
職業背景
新加坡心道人生管理學院 院長;
多年美國五百強公司及中國民企高階管理經歷。
教育背景
畢業於中國復旦大學,碩士畢業於美國華盛頓大學Olin商學院;
並在傳承導師的指導下,系統學習和研究中華傳統文化超過三十年。
學術背景
中華傳統文化的實踐者,長期致力於中華傳統智慧的現代應用的研究;
主要從事教育學,心理療愈,家庭關係,商道等領域的研究,專注研究這些領域上的中西合璧。
學術成就
歷時三十年,周遊列國,終於研發出中西合璧的心道人生管理體系及教育3.0體系;
在此基礎上,提出面向未來的心道教育3.0的概念,徹底顛覆現有的現代教育體系,旨在培養真正的全球化的人類精英,具體內容請看書籍《AI時代的教育3.0》;
原創研發了系列的配套課程,並有獨創的知行合一實踐體系,可以幫助大家從知道走向做到。
其心道啟蒙系列叢書之第一本《心道人生管理學》已於2024年在新加坡和中國出版;第二本和第三本書《AI時代的教育3.0》、《心道微觀身心理學》也即將在各地同步出版。
新加坡心道人生管理學院官網:www.shindo.academy
【作者序】
◎
本書之所以能夠出版,我首先要感恩傳授我人生智慧的所有恩師們,還要感謝我的家人們,尤其是我的太太對我這麼多年來的理解和支持,還要感謝參與本書校對工作的我的學生們,以及促成此次出版的朋友們和出版界的大力支持。
作為本書作者,我在此申明,本書的內容是我多年研究成果的首次公開分享,我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夠幫助到那些迫切需要幫助的有緣之人。本書中的內容很可能會徹底顛覆您的認知,但我根本無意去說服任何人一定要來接受我的觀點。
如果您高度認同本書中的理念,迫切想要學習心道的智慧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那麼,您就是有緣之人,我非常歡迎您前來學習。
願此書成為一個火種,點亮人們的內心,驅散心中的黑暗,照亮前行的道路,並在燈燈互映的光輝下,照亮整個世界。
【目錄】
◎
第一部分:人生苦與樂
第一章:回顧人生
讀者自測及結果分析
追求幸福是全人類共同的目標
我們最終得到的是什麼
四大煩惱是人生的現狀
社會上各種流行的解決方法都不一定有效
第二章:關於苦與樂――永恆的人生話題
關於痛苦
雙份的痛苦
關於快樂
雙份的快樂
只有瞭解人生的規律才能真正離苦得樂
第三章:可惜我們完全不懂人生的規律
我們完全不懂人生的規律
人生到底是偶然還是必然
相似原因與真實原因
真實原因揭示的是現象背後的規律
真正的規律必須要符合四條標準
智慧與聰明和知識有本質的區別
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就是不斷認識規律的過程
人生真的存在不變的規律嗎
我們需要學習和了解七大人生規律
第二部分:教育才是所有問題的關鍵
第四章:教育1.0――現代教育體系
四種教育決定了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
西方的四種教育也出了大問題
現代教育體系:教育1.0版本
現代教育體系誕生的背景:初心不正
現代教育在教學方法上的錯誤:沒有因材施教
現代教育在教學內容上的錯誤:太狹隘片面
現代教育體系對人生目標的誤導
教育1.0版的總結:就業教育
第五章:教育2.0――精英教育體系
教育2.0版本A:傳統的精英教育
猶太教育:傳統精英教育的典範
教育2.0版本B:科技型精英教育
馬斯克的2.0版教育:從知識向思考力的轉變
教育2.0――精英教育的問題與反思
教育2.0版的總結:精英教育
教育的未來方向:科技與心性的平衡發展
通向教育3.0:超越精英教育
第六章:面向未來的心道教育3.0
教育必須上升到生命的維度
重新反思教育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心道教育3.0是基於對人類四大教育典範的研究
艱難探索中西方各種教育的融合之路
什麼是全人教育
心道教育3.0是進階版的全人教育
探索人類教育的3.0版本
教育3.0版的核心――心道人生管理學
內在邏輯基於人生的四大源代碼
如何定義人類的精英
心道教育3.0的六大教學模塊
心道教育3.0總結
心道教育3.0的核心理念
心道教育3.0的獨特性
心道教育3.0的核心結構
心道教育3.0與1.0、2.0的比較
總結
第七章:心道全體系簡介
致敬先賢,繼往開來
中華傳統智慧的現代應用的內涵
中華傳統智慧的現代應用的三組關係
心道的原理――解密人生的四種源代碼
心道的總綱――認識自己,管理人生,造福世界
什麼是心道的「心」
什麼是心道的「道」
心道的架構――五大子系統
子系統1:心性開發――開發內心的三大潛能
子系統2:心道微觀身心理學
子系統3:善待身體
子系統4:心道人生管理模型
子系統5:人生的八大角色應用
心道是人生的使用說明書
第三部分:智慧入腦,喜樂入心
第八章:探究痛苦背後的真實原因
智慧入腦,喜樂入心是人生管理學的總體思路
對痛苦進行深入的探究
分析問題的三個層次
人生外在痛的真實原因――人生的幸福源代碼錯亂
人生內在苦的真實原因――情緒源代碼錯亂
世人為何很難消除痛苦
如何才能真正消除痛苦
第九章:幸福你到底住在哪裡
幸福的四段式輪迴陷阱
我們並不瞭解幸福的規律
幸福你到底住在哪裡
真正的幸福就在我們的內心
先追求內在的喜樂,再追求外在的美好
喜樂入心需要重新認真學習
第十章:神秘的內心感受世界
我們所不瞭解的三層宇宙
人體從身到心的三層架構
西方醫學對於人體的認知嚴重不足
內心感受的重要性
現代教育對於感受教育的缺失
第十一章:如何才能喜樂入心
神秘的微觀身
我們內心的感受到底是怎麼來的
負面情緒感受如何產生的內在機理
如何才能做到喜樂入心
繞開四個陷阱才能抵達真愛的喜樂之地
第四部分:心道人生管理學
第十二章:人生管理的概念
關鍵詞1:人
關鍵詞2:人生
關鍵詞3:人生管理
第十三章:心道人生管理學
重構人生的整個運營體系
人生苦與樂的結果由什麼決定
過程控制就可以把控我們想要的人生結果
理性與感性並行
破舊與立新並行
改變命運首先就要學習心道的智慧
第五部分:心道人生管理模型
第十四章:心道人生管理模型
心道人生管理模型的原理
五個關鍵節點、四個導正、三大內容以及兩大原則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第十五章:三點位置――人生規劃,導正人生方向
人生需要良好的規劃
人生規劃的路線圖――為人生指路
人生規劃之步驟一:志於道
人生規劃之步驟二:據於德
人生規劃之步驟三:依於仁
人生規劃之步驟四:游於藝
游於藝的公式:使命+天賦+努力精進 = 大成就
人生規劃之總結
第十六章:六點位置――導正思維方式
過程控制首先要導正思維方式
人類的六種思維方式
人類的進化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結果嗎
心道倡導什麼樣的思維方式
我們的錯誤思維方式是怎麼來的
導正思維方式就可以消除我們的四大煩惱
第十七章:無極中心位置――導正感受,喜樂入心
第十八章:九點位置――導正行為模式
九點:過程控制之導正行為模式
本階段專注於解決人生外在的八大人生角色
第十九章:十二點位置――結果管理
結果管理的意義何在
每個結果也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結果管理需要學習很多專業技術
第六部分:總結與回顧
第二十章:心道的課程體系
心道的課程分為專題學習模式和系統學習模式
心道的專題學習課程都圍繞著人生管理的主題
系統學習模式――三五八課程體系以培養全能型人才
心道還有原創的知行合一踐行系統
第二十一章:總結與回顧
本書總結與回顧
人生的現狀――外在的痛 + 內在的苦
理想的人生目標――外在美好 + 內在喜樂
痛和苦到底是怎麼產生的
消除痛苦的原理――智慧入腦 + 喜樂入心
消除痛苦的工具――心道人生管理模型
心道不是什麼
心道是什麼
心道的教育3.0
用一個「心」字來概括心道的總綱
再用一個「坤」字來概括改變命運的線路圖
幫助他人就是心道的事業
心道,為人生指路,為生命賦能
作者的心聲
【內容試讀】
◎
追求幸福是全人類共同的目標
全人類不分膚色和種族,都同樣渴望著過上幸福的生活,都有著共同的四大追求:
1. 身體健康,沒有疾病
2. 經濟富足,心想事成
3. 擁有各種和諧的人際關係,獲得真正的愛
4. 內心愉悅,擁有大愛和智慧
人類所做的所有努力,無非就是為了追尋這些幸福。在十多年前,中國有一首很流行的歌曲《在路上》,當時很多的人就是用這首歌來激勵自己不斷去努力奮鬥,往往是唱得熱淚盈眶,感動不已,因為它的確是唱出了大家的心聲。
當時的我們為什麼會去努力創業,不斷去奮鬥?正如歌中所唱,只是不得已上路,是為了自尊的生存,為了自我的證明。
這努力奮鬥的一路上我們遇到了太多的心酸,遇到太多的心靈困境,但是為了陪伴我的人,為了那些溫暖我的人,為了那些我愛的人,我們拼盡全力,用心靈來呼喊,在內心不斷鼓勵自己,繼續前行,繼續努力,在路上,在路上,這是生命的遠行。
這首歌我也很喜歡,這是一種奮鬥的精神,也是一個時代的寫照。但是,是不是每個人通過奮鬥,都獲得了自尊的生存,都獲得了幸福,都獲得了自我的證明呢?那些溫暖我的人,陪伴我的人,那些我所愛的人,是否也都因為我的不斷努力,而已經得到幸福了呢?
我們最終得到的是什麼
這些年來,我們不斷努力奮鬥在路上,現在得到的是什麼呢?
理想往往是美好的,而現實往往是殘酷的,讓我們來看看最近流行的一首歌曲《大夢》,它一出來就成為了熱播、熱搜和熱議,為什麼呢?因為這首歌觸碰到了聽眾的內心,引發了廣大聽眾的共鳴。很多人是流著眼淚在聽這首歌,它唱出了人們對於人生的太多迷茫和無奈:
我們作為一個孩子,如何面對各種成長路上的挑戰 ?
我們學校畢業後,如何走好自己的職業之路?
我們想戀愛了,但如何找到真愛?
我們成家了,如何養家,如何養育孩子?
我們如何幫助已經成家的孩子?
我們又要如何面對自己的衰老和疾病?
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一生?
可惜的是,這首歌只是告訴我們,人生也許就是大夢一場,並沒有給我們提供這些人生問題的答案,更沒有提供什麼具體的解決方法,但這些人生問題的答案和解決方案才是當今迷茫而焦慮的人們所最迫切需要的。
四大煩惱是人生的現狀
這首流行的歌曲《大夢》,列出了太多的人生困惑,能否再高度概括和歸納一下呢?
前面已經提到,每個人都渴望著身體健康、經濟富足、各種人際關係和諧,並且內心充滿喜樂,這是全人類共同的四大追求目標。
但是現實卻是讓人非常失望和沮喪的,我們不僅沒有實現這四大理想,反倒是得到了一大堆的各種煩惱,但歸納起來無非就是四大類:
第一大煩惱:生存環境艱難,諸事不順,經濟匱乏—財的煩惱。
第二大煩惱:各種關係緊張,紛爭不斷,人際不和—人的煩惱。
第三大煩惱:疾病纏身—身的煩惱。
第四大煩惱:自己內心迷茫,焦慮與空虛,充滿煩惱—心的煩惱。
這人財身心的四大煩惱深深困擾著我們,使我們的身心飽受折磨,充滿不安與痛苦。
工作和生活中各種煩惱層出不窮,我們撐著亞健康的身體,不得不全力應對,而安定的生活卻是如此的脆弱,隨時可能崩塌,我們始終游走在崩潰的邊緣。還有更多的人則是經濟匱乏,生存艱難,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存而拼盡全力,經常工作到深夜,各種努力卻屢次失敗,生活一片混亂,為了生存在艱難地掙扎,甚至連基本的溫飽都難以得到保證。
我們的人際關係緊張,內心渴望得到愛卻始終得不到。我們渴望擁有積極健康的社會關係,但是無論是親人、朋友還是伴侶,很少有徹底的信任,良性的溝通,真心的支持,和諧的相處。在人際關係中,不和,相互猜忌、競爭、甚至傷害的現象屢見不鮮。一些人因此選擇獨行,而人際關係也逐漸成為人們最大的精神內耗來源。
我們的內心更是充滿著無盡的痛苦和煩惱,無論是獨行還是結伴,我們的內心始終無法安定。有時候我們會對過去感到遺憾,對未來感到迷茫,對失去感到痛心,對未知感到恐懼,對自己做得不夠好感到焦慮,對別人過得比自己好感到羨慕,對求之不得的目標感到不甘,對轉瞬即逝的快樂感到嘆惜,對無能為力的悲傷感到抑鬱,對找不到生命的意義感到空虛。
不管是生存的巨大壓力,還是人際關係的不和,還是自己內心的痛苦和煩惱,都會引發身體的各種疾病。在有些國家和地區,一場大病,甚至足以摧毀整個家庭。
所以,每個人都不得不面對人生的四大煩惱,我們病了,內外交困,身心都病了,從身到心都是疲憊不堪,備受煎熬。高度概括一下就是:外在痛,內在苦。
關於苦與樂—永恆的人生話題
關於痛苦
讓我們來深入瞭解一下什麼是痛苦。痛苦,是每個人都必然會面臨的人生情景,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所有生命皆有痛苦,所區別處,只是每個人所面對的痛苦的種類不同,程度不同而已。
痛苦可以分為低級的痛苦和高級的痛苦。有的人面對的痛苦是沒有飯吃,是生命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是身體遭受的病痛折磨,這種類型的痛苦是屬於低級的痛苦,也就是生存層面的痛苦。
而有些人根本不存在生存的問題,他們早已經衣食無憂,但或許要面臨因為吃得太好導致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痛苦,或是需要減重,克制食慾的痛苦。同時也要面臨各種人際關係的煩惱,或是位高權重,承擔各種壓力的痛苦。雖然達到了一定生活水準,但面臨內心的空虛,各種內心的焦慮等,這些都屬於高級的痛苦。
不管是高級的痛苦,還是低級的痛苦,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有著各自的煩惱和痛苦,哪怕是富甲天下的國王也不例外。同樣地,世界上的每個人也都無一例外地渴望著消除所有的這些痛苦,並得到長久的快樂。
雙份的痛苦
讓我們再深入探究一下,到底什麼是痛苦?雖然痛苦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但不一定理解它深層的含義。事實上,痛和苦是兩回事。
我們所受到的傷害可以分為兩種,分別是外在的傷害和內在的傷害。其中外在的傷害來自於外在的人事物:比如關係不和,諸事不順,經濟匱乏,這都是外傷,稱之為外在的「痛」。而內在的傷害就是我們內心生起的各種負面情緒,各種不好的感受,以及各種煩惱,這些內傷稱之為內在的「苦」。外在的傷害會帶來痛,內在的傷害會帶來苦,這兩者合起來就是我們常說的「痛苦」。
外在的「痛」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發生,這是正常的現象。然而,外在的痛並不一定會導致內在的「苦」,只有當你的內心對痛產生了錯誤的反應時,苦的感受才會隨之而來。這些錯誤的內心反應可能包括對痛的執著,內心編織的各種負面故事、情緒的不斷發酵,或是各種煩惱的積累,這些內心活動才是真正的「苦」。這種錯誤反應不僅會大大加重受苦的程度,還會延長受苦的時間,甚至形成條件反射,讓內心的痛苦不斷重複,更糟糕的是,這種痛苦還可能影響到你周圍的人,將負面情緒傳遞給他們。
大多數情況下,人們是因為外在的痛而引發出內在的苦,這兩者疊加起來,就是雙倍的痛苦。但並非有痛必有苦,我們常聽說的「痛並快樂著」就很好地詮釋了痛和苦並非總是共存的。
同樣地,內在的苦也不一定都是伴隨著痛出現的,有時候內在的苦的出現好像是無緣無故的。比如說你外在的一切都很好,並沒有任何外在的痛,在其他人眼裡你的生活一切順遂,但是你的內心仍然有著各種各樣的煎熬和煩惱,這就是只有苦而沒有痛的情況。
所以說,痛和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我們不僅要消除外在的痛,更要消除內在的苦。但是,如何消除外在的痛,以及如何消除內在的苦,所用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我們會在後面的相關章節進行介紹。
關於快樂
人們終其一生都在追求快樂,但是為什麼都沒得到快樂呢?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快樂到底是在哪裡,我們都找錯方向了。
單純往外追求經濟上的富足,是遠遠不夠的,外在的物質只能給我們帶來生活的舒適,只能帶來短暫的感官上的滿足,並不能引發內心真正的喜樂。
外在的人也不能給我們帶來真正的快樂,哪怕是再心儀的戀人,時間長了也會產生審美疲勞,最終也會厭煩,同樣一個戀人,也是一會對我好,一會又對我不好,也會產生各種矛盾和不快。
其實真正的喜樂就在我們的內心,而且這種內在的喜樂根本不用依靠外在的任何人事物,找到內心的喜樂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正如陶淵明所描述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又如《菜根譚》中所說的「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邊雲捲雲舒。」
雙份的快樂
所有的快樂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有理由的快樂,另外一種是無理由的快樂。
什麼是有理由的快樂呢?比如說我吃了個冰淇淋或美味的巧克力、開豪車、住豪宅、有美女相伴、有權有勢,這些都是來自於外在的快樂,都是短暫的快樂,其實根本不能算是真正的快樂,因為這些都只是感官的舒適而已,一旦美味、美女、豪車、豪宅等這些外在的理由不在了,快樂也會隨之而去,所以這種快樂只是暫時性的,並不會長久。
而且即便同樣是這些曾經讓你快樂的理由,是不是每一次都能讓你快樂的起來呢?也未必!有時候吃麻辣火鍋是享受,胃疼時就變成了災難,剛搬進豪宅很高興,但後來發現開銷很大,打掃也很麻煩,是不是就不那麼高興了?而且哪怕你在享受這些的當下,是不是內心有時還是會感覺空虛和迷茫?所以這根本不是真正的快樂。
那什麼是無理由的快樂呢?那就是我們內在的喜樂,這種喜樂根本和外在物質無關,和外在環境無關,就像古代的隱士如陶淵明,哪怕住在深山的茅草屋裡,內心仍然是快樂的;哪怕根本沒有任何人理解自己,內心仍然是快樂的;哪怕所有人都冤枉自己,內心仍然是快樂的;還可以保持內心的清明和愉悅,「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才是真正的內在的喜樂,這是一種無理由的快樂,更強大也更持久。
可惜我們完全不懂人生的規律
我們瞭解人生的規律到底有什麼用呢?—句話就可以概括:可以規避人生的各種危險,並且找到—條通往幸福的道路。
假定—個非洲的原始人,初次來到現代社會,如果有人教他如何駕駛汽車的技術,他只需要知道油門在哪,剎車在哪,會轉動方向盤,基本就可以在廣袤的非洲大草原上,隨心所欲地駕駛這輛汽車了。但是如果他到現代化的城市裡來駕駛這輛車,面對複雜的路況,他卻對現代社會的交通法規—無所知,那會發生什麼呢?他不懂得大家都要靠馬路的右側行駛,也根本沒有逆向行駛的概念,而是見到左側車道上有空,直接就開到左側車道,那會有什麼後果?他也不知道紅綠燈有什麼作用,看到紅燈也照樣往前衝,那又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結果是可想而知的:他遲早肯定會出一系列的交通事故,甚至因此喪命。更糟糕的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出事,每次出事故,他都把責任推給別人,指責別人亂開車撞了自己,堅信一切都是別人的錯。實際上,這些事故的原因在於他自己的行為:逆向行駛、闖紅燈,才導致了悲劇的發生。即使他僥倖從交通事故中康復,下一次開車時,仍然會重複逆向行駛和闖紅燈,悲劇注定會一再重演。因此,在人類社會中駕駛汽車,僅僅掌握踩油門和轉方向盤這些技術是遠遠不夠的,駕駛者還必須懂得交通法規,並嚴格遵守,才能保證安全駕駛,最終順利到達目的地。
我們的人生也是一樣的,我們的身體就是我們所駕駛的車,而事實上我們在人類社會中也和這個非洲原始人一樣,可能開車的技術很好,但根本不懂得人生的交通法規,所以碰到紅燈也不知道踩剎車,甚至都不知道有紅綠燈的存在,還在一味地狂踩油門,追求更快更強;也不懂得都必須靠右側行駛,經常是看到有空就鑽,導致逆向行駛了還不自知,最終一定是車禍連連。我們也是一樣不懂得反省自己,反而總是怨天尤人,都是別人的錯,都是別人撞的自己。
要知道,人生之所以有的時候比較順利,就是我們不知不覺中遵守了人生的交通法規,所以沒有發生什麼意外;而更多時候人生的不順利,遭遇各種倒霉事,就是由於我們在不知不覺中,違反了人生的交通法規。這個人生的交通法規就是人生的規律,所以,學習這個人生的規律對我們每個人都至關重要。
我們之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有這麼多的煩惱和痛苦,就是因為我們根本不瞭解人生的規律到底是什麼。前面所提到的市面上這麼多的解決方案,為什麼都不能徹底解決我們的人生問題呢?就是因為它們並沒有揭示出人生真正的規律到底是什麼。
人生到底是偶然還是必然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有一些疑問始終困擾著我,可以說是九個靈魂拷問: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為什麼會這麼倒楣呢?
為什麼付出和得到總是不成正比?
人生痛苦的時候該怎麼應對?
為什麼都是用同樣的方法,有的人就可以成功,而有的人卻失敗了呢?
人生的幸福成功到底是偶然還是必然?如果是偶然的話,那我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又有什麼意義呢?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到底什麼是人生的幸福和圓滿?
人生到底能不能圓滿?
人生到底有沒有捷徑?是否有方法可以確保我一定獲得幸福和圓滿?
這些問題困擾了我很多年,我苦苦思索也找不到答案,因為我知道,我如果不能搞清楚這些問題,我的人生很可能是白忙一場,我的努力付出很可能都得不到回報,這樣的人生完全就是失控的狀態。我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是這樣的,所以我首先要搞清楚這些問題的答案。
幸運的是,三十多年前,我在上大學期間,得遇了真正的明師,他是我生命中的貴人,我的恩師和我分享了很多的生命智慧,解答了我很多的人生困惑,讓我對人生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原來我的生命真的可以自己做主。這麼多年來,我不斷深入系統地學習,並且身體力行地去實踐,深深地從這種生命智慧中獲益,真正改變了我的命運,也讓我深深地生起感恩之心,希望在我的餘生,能和我的恩師一樣,把這種生命的智慧與更多的人分享,幫助他們改變自己的命運。
人生的幸福和成功到底是偶然還是必然呢?世間所有的觀點無非就是以下這四種:
第一種觀點認為:一切事物的發生都是純粹的偶然,沒有任何規律可循。認同這種說法的人,他的人生全靠碰運氣,事情發生了,自己卻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所有的事情在他心裡都是稀裡糊塗的,一切都看運氣。
第二種觀點認為:世間有一位主宰萬事萬物的神,所有的事情都是他決定的,所有的痛苦和快樂也是他決定的,這是絕大多數宗教的觀點。
第三種觀點認為:所有事情的發生可能是有一點點的規律,但同時也要加上很大程度的運氣。
第四種觀點認為:世間所有事物的發生都遵循著一種必然的規律,根本不存在任何的偶然性,只不過普通人並不瞭解這種規律而已,但是這種規律一直在發揮著作用。
心道認可的就是這第四種觀點,也就是萬事萬物背後皆有其規律,根本不存在偶然之說,這種規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真實原因,這種必然規律,中國古人稱其為「道」。
我們只有學習和瞭解這些人生的規律,也就是「道」,然後在為人處事中順應這些規律,也就是所謂的「合道而行」,人生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並且極為穩妥和確定無誤。
相似原因和真實原因
社會上絕大多數的人根本不懂人生的規律是什麼,所以成功了,也不知道為什麼成功;失敗了,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失敗。一些成功人士還總結經驗寫成書,其實也根本沒總結到點子上,說的全都是些似是而非的內容,導致別人按照書中所傳授的這些「成功經驗」去做,也無法複製他們的成功。
譬如世界上有這麼多人學習和研究巴菲特、馬斯克,卻從來沒有人因此成為第二個巴菲特或馬斯克。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世人學到的內容,都並不是他們成功的真實的原因,而只是些似是而非的相似原因。
◎代理經銷 白象文化
《心道人生管理學》是熙然先生歷時多年,潛心研發出的中西合璧、全球首創的人生管理體系,可以幫助我們認識自己、管理人生、造福世界,本書基於「上合因緣、下合人心、內明自心」的核心理念,結合原創的心道人生管理模型和系列工具,幫助你對內探尋自己內心的潛力,對外規劃和管理好自己的人生,創造生命的無限價值。
每個人都追求快樂,不想要痛苦,可是我們的人生得到的卻是源源不斷的痛苦,這是為什麼?這是由於我們的內心深處有一條看不見的自動化生產痛苦的生產線。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痛苦生產線?就是由於人生的四種源代碼錯亂了。
只有修正人生所有的錯誤源代碼,做到智慧入腦,喜樂入心,才能很好地管理好自己的人生,最終獲得內在喜樂,外在美好的圓滿人生。如果你已經在思考人生,正在尋求人生規律和真理,希望改變自己的人生命運,渴望找到人生問題的答案,那麼恭喜你,答案就在本書中,改變人生命運的鑰匙也在其中。
本書是心道啟蒙三部曲的第一冊,本系列叢書的另外兩冊是《AI時代的教育3.0》、《心道微觀身心理學》。這三本書共同構建了心道的完整體系,揭示了三個大秘密:1、認識自己:揭示了我們身心的大秘密,剖析了人體從宏觀身到微觀身到心的三層結構,傳授了如何發掘出內在力量的原理及方法;2、管理人生:揭示了人生苦樂的大秘密,剖析了我們人生痛苦是如何產生的,傳授了如何獲得內在喜樂,外在美好的幸福人生的原理及方法;3、造福世界:揭示了如何利他的大秘密,剖析了如何做好人生對外的八大角色,傳授了如何實現自利利他的圓滿人生的原理及方法。
本書是心道這個全新體系的重要部分,為我們揭示了人生的痛苦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內在機制,以及如何在內心形成了源源不斷地生產痛苦的自動化生產線,還講解了如何才能修復錯亂的源代碼,徹底摧毀這條內心生產痛苦的生產線,並重建一條源源不斷地生產快樂的幸福生產線,最終獲得內在喜樂,外在美好的幸福人生,這就是心道人生管理學。
願您通過本書,獲得一個改變命運的契機,止息人生所有的苦痛,終止苦難的模式,從此獲得內在喜樂,外在美好的幸福人生。讓我們一起開啟這段神奇的探索內心,管理人生的旅程。
【作者簡介】
◎熙然先生
新加坡心道人生管理學院 創始院長
心道人生管理體系創始人
職業背景
新加坡心道人生管理學院 院長;
多年美國五百強公司及中國民企高階管理經歷。
教育背景
畢業於中國復旦大學,碩士畢業於美國華盛頓大學Olin商學院;
並在傳承導師的指導下,系統學習和研究中華傳統文化超過三十年。
學術背景
中華傳統文化的實踐者,長期致力於中華傳統智慧的現代應用的研究;
主要從事教育學,心理療愈,家庭關係,商道等領域的研究,專注研究這些領域上的中西合璧。
學術成就
歷時三十年,周遊列國,終於研發出中西合璧的心道人生管理體系及教育3.0體系;
在此基礎上,提出面向未來的心道教育3.0的概念,徹底顛覆現有的現代教育體系,旨在培養真正的全球化的人類精英,具體內容請看書籍《AI時代的教育3.0》;
原創研發了系列的配套課程,並有獨創的知行合一實踐體系,可以幫助大家從知道走向做到。
其心道啟蒙系列叢書之第一本《心道人生管理學》已於2024年在新加坡和中國出版;第二本和第三本書《AI時代的教育3.0》、《心道微觀身心理學》也即將在各地同步出版。
新加坡心道人生管理學院官網:www.shindo.academy
【作者序】
◎
本書之所以能夠出版,我首先要感恩傳授我人生智慧的所有恩師們,還要感謝我的家人們,尤其是我的太太對我這麼多年來的理解和支持,還要感謝參與本書校對工作的我的學生們,以及促成此次出版的朋友們和出版界的大力支持。
作為本書作者,我在此申明,本書的內容是我多年研究成果的首次公開分享,我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夠幫助到那些迫切需要幫助的有緣之人。本書中的內容很可能會徹底顛覆您的認知,但我根本無意去說服任何人一定要來接受我的觀點。
如果您高度認同本書中的理念,迫切想要學習心道的智慧來改變自己的命運,那麼,您就是有緣之人,我非常歡迎您前來學習。
願此書成為一個火種,點亮人們的內心,驅散心中的黑暗,照亮前行的道路,並在燈燈互映的光輝下,照亮整個世界。
【目錄】
◎
第一部分:人生苦與樂
第一章:回顧人生
讀者自測及結果分析
追求幸福是全人類共同的目標
我們最終得到的是什麼
四大煩惱是人生的現狀
社會上各種流行的解決方法都不一定有效
第二章:關於苦與樂――永恆的人生話題
關於痛苦
雙份的痛苦
關於快樂
雙份的快樂
只有瞭解人生的規律才能真正離苦得樂
第三章:可惜我們完全不懂人生的規律
我們完全不懂人生的規律
人生到底是偶然還是必然
相似原因與真實原因
真實原因揭示的是現象背後的規律
真正的規律必須要符合四條標準
智慧與聰明和知識有本質的區別
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就是不斷認識規律的過程
人生真的存在不變的規律嗎
我們需要學習和了解七大人生規律
第二部分:教育才是所有問題的關鍵
第四章:教育1.0――現代教育體系
四種教育決定了我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
西方的四種教育也出了大問題
現代教育體系:教育1.0版本
現代教育體系誕生的背景:初心不正
現代教育在教學方法上的錯誤:沒有因材施教
現代教育在教學內容上的錯誤:太狹隘片面
現代教育體系對人生目標的誤導
教育1.0版的總結:就業教育
第五章:教育2.0――精英教育體系
教育2.0版本A:傳統的精英教育
猶太教育:傳統精英教育的典範
教育2.0版本B:科技型精英教育
馬斯克的2.0版教育:從知識向思考力的轉變
教育2.0――精英教育的問題與反思
教育2.0版的總結:精英教育
教育的未來方向:科技與心性的平衡發展
通向教育3.0:超越精英教育
第六章:面向未來的心道教育3.0
教育必須上升到生命的維度
重新反思教育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心道教育3.0是基於對人類四大教育典範的研究
艱難探索中西方各種教育的融合之路
什麼是全人教育
心道教育3.0是進階版的全人教育
探索人類教育的3.0版本
教育3.0版的核心――心道人生管理學
內在邏輯基於人生的四大源代碼
如何定義人類的精英
心道教育3.0的六大教學模塊
心道教育3.0總結
心道教育3.0的核心理念
心道教育3.0的獨特性
心道教育3.0的核心結構
心道教育3.0與1.0、2.0的比較
總結
第七章:心道全體系簡介
致敬先賢,繼往開來
中華傳統智慧的現代應用的內涵
中華傳統智慧的現代應用的三組關係
心道的原理――解密人生的四種源代碼
心道的總綱――認識自己,管理人生,造福世界
什麼是心道的「心」
什麼是心道的「道」
心道的架構――五大子系統
子系統1:心性開發――開發內心的三大潛能
子系統2:心道微觀身心理學
子系統3:善待身體
子系統4:心道人生管理模型
子系統5:人生的八大角色應用
心道是人生的使用說明書
第三部分:智慧入腦,喜樂入心
第八章:探究痛苦背後的真實原因
智慧入腦,喜樂入心是人生管理學的總體思路
對痛苦進行深入的探究
分析問題的三個層次
人生外在痛的真實原因――人生的幸福源代碼錯亂
人生內在苦的真實原因――情緒源代碼錯亂
世人為何很難消除痛苦
如何才能真正消除痛苦
第九章:幸福你到底住在哪裡
幸福的四段式輪迴陷阱
我們並不瞭解幸福的規律
幸福你到底住在哪裡
真正的幸福就在我們的內心
先追求內在的喜樂,再追求外在的美好
喜樂入心需要重新認真學習
第十章:神秘的內心感受世界
我們所不瞭解的三層宇宙
人體從身到心的三層架構
西方醫學對於人體的認知嚴重不足
內心感受的重要性
現代教育對於感受教育的缺失
第十一章:如何才能喜樂入心
神秘的微觀身
我們內心的感受到底是怎麼來的
負面情緒感受如何產生的內在機理
如何才能做到喜樂入心
繞開四個陷阱才能抵達真愛的喜樂之地
第四部分:心道人生管理學
第十二章:人生管理的概念
關鍵詞1:人
關鍵詞2:人生
關鍵詞3:人生管理
第十三章:心道人生管理學
重構人生的整個運營體系
人生苦與樂的結果由什麼決定
過程控制就可以把控我們想要的人生結果
理性與感性並行
破舊與立新並行
改變命運首先就要學習心道的智慧
第五部分:心道人生管理模型
第十四章:心道人生管理模型
心道人生管理模型的原理
五個關鍵節點、四個導正、三大內容以及兩大原則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第十五章:三點位置――人生規劃,導正人生方向
人生需要良好的規劃
人生規劃的路線圖――為人生指路
人生規劃之步驟一:志於道
人生規劃之步驟二:據於德
人生規劃之步驟三:依於仁
人生規劃之步驟四:游於藝
游於藝的公式:使命+天賦+努力精進 = 大成就
人生規劃之總結
第十六章:六點位置――導正思維方式
過程控制首先要導正思維方式
人類的六種思維方式
人類的進化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結果嗎
心道倡導什麼樣的思維方式
我們的錯誤思維方式是怎麼來的
導正思維方式就可以消除我們的四大煩惱
第十七章:無極中心位置――導正感受,喜樂入心
第十八章:九點位置――導正行為模式
九點:過程控制之導正行為模式
本階段專注於解決人生外在的八大人生角色
第十九章:十二點位置――結果管理
結果管理的意義何在
每個結果也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結果管理需要學習很多專業技術
第六部分:總結與回顧
第二十章:心道的課程體系
心道的課程分為專題學習模式和系統學習模式
心道的專題學習課程都圍繞著人生管理的主題
系統學習模式――三五八課程體系以培養全能型人才
心道還有原創的知行合一踐行系統
第二十一章:總結與回顧
本書總結與回顧
人生的現狀――外在的痛 + 內在的苦
理想的人生目標――外在美好 + 內在喜樂
痛和苦到底是怎麼產生的
消除痛苦的原理――智慧入腦 + 喜樂入心
消除痛苦的工具――心道人生管理模型
心道不是什麼
心道是什麼
心道的教育3.0
用一個「心」字來概括心道的總綱
再用一個「坤」字來概括改變命運的線路圖
幫助他人就是心道的事業
心道,為人生指路,為生命賦能
作者的心聲
【內容試讀】
◎
追求幸福是全人類共同的目標
全人類不分膚色和種族,都同樣渴望著過上幸福的生活,都有著共同的四大追求:
1. 身體健康,沒有疾病
2. 經濟富足,心想事成
3. 擁有各種和諧的人際關係,獲得真正的愛
4. 內心愉悅,擁有大愛和智慧
人類所做的所有努力,無非就是為了追尋這些幸福。在十多年前,中國有一首很流行的歌曲《在路上》,當時很多的人就是用這首歌來激勵自己不斷去努力奮鬥,往往是唱得熱淚盈眶,感動不已,因為它的確是唱出了大家的心聲。
當時的我們為什麼會去努力創業,不斷去奮鬥?正如歌中所唱,只是不得已上路,是為了自尊的生存,為了自我的證明。
這努力奮鬥的一路上我們遇到了太多的心酸,遇到太多的心靈困境,但是為了陪伴我的人,為了那些溫暖我的人,為了那些我愛的人,我們拼盡全力,用心靈來呼喊,在內心不斷鼓勵自己,繼續前行,繼續努力,在路上,在路上,這是生命的遠行。
這首歌我也很喜歡,這是一種奮鬥的精神,也是一個時代的寫照。但是,是不是每個人通過奮鬥,都獲得了自尊的生存,都獲得了幸福,都獲得了自我的證明呢?那些溫暖我的人,陪伴我的人,那些我所愛的人,是否也都因為我的不斷努力,而已經得到幸福了呢?
我們最終得到的是什麼
這些年來,我們不斷努力奮鬥在路上,現在得到的是什麼呢?
理想往往是美好的,而現實往往是殘酷的,讓我們來看看最近流行的一首歌曲《大夢》,它一出來就成為了熱播、熱搜和熱議,為什麼呢?因為這首歌觸碰到了聽眾的內心,引發了廣大聽眾的共鳴。很多人是流著眼淚在聽這首歌,它唱出了人們對於人生的太多迷茫和無奈:
我們作為一個孩子,如何面對各種成長路上的挑戰 ?
我們學校畢業後,如何走好自己的職業之路?
我們想戀愛了,但如何找到真愛?
我們成家了,如何養家,如何養育孩子?
我們如何幫助已經成家的孩子?
我們又要如何面對自己的衰老和疾病?
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一生?
可惜的是,這首歌只是告訴我們,人生也許就是大夢一場,並沒有給我們提供這些人生問題的答案,更沒有提供什麼具體的解決方法,但這些人生問題的答案和解決方案才是當今迷茫而焦慮的人們所最迫切需要的。
四大煩惱是人生的現狀
這首流行的歌曲《大夢》,列出了太多的人生困惑,能否再高度概括和歸納一下呢?
前面已經提到,每個人都渴望著身體健康、經濟富足、各種人際關係和諧,並且內心充滿喜樂,這是全人類共同的四大追求目標。
但是現實卻是讓人非常失望和沮喪的,我們不僅沒有實現這四大理想,反倒是得到了一大堆的各種煩惱,但歸納起來無非就是四大類:
第一大煩惱:生存環境艱難,諸事不順,經濟匱乏—財的煩惱。
第二大煩惱:各種關係緊張,紛爭不斷,人際不和—人的煩惱。
第三大煩惱:疾病纏身—身的煩惱。
第四大煩惱:自己內心迷茫,焦慮與空虛,充滿煩惱—心的煩惱。
這人財身心的四大煩惱深深困擾著我們,使我們的身心飽受折磨,充滿不安與痛苦。
工作和生活中各種煩惱層出不窮,我們撐著亞健康的身體,不得不全力應對,而安定的生活卻是如此的脆弱,隨時可能崩塌,我們始終游走在崩潰的邊緣。還有更多的人則是經濟匱乏,生存艱難,為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存而拼盡全力,經常工作到深夜,各種努力卻屢次失敗,生活一片混亂,為了生存在艱難地掙扎,甚至連基本的溫飽都難以得到保證。
我們的人際關係緊張,內心渴望得到愛卻始終得不到。我們渴望擁有積極健康的社會關係,但是無論是親人、朋友還是伴侶,很少有徹底的信任,良性的溝通,真心的支持,和諧的相處。在人際關係中,不和,相互猜忌、競爭、甚至傷害的現象屢見不鮮。一些人因此選擇獨行,而人際關係也逐漸成為人們最大的精神內耗來源。
我們的內心更是充滿著無盡的痛苦和煩惱,無論是獨行還是結伴,我們的內心始終無法安定。有時候我們會對過去感到遺憾,對未來感到迷茫,對失去感到痛心,對未知感到恐懼,對自己做得不夠好感到焦慮,對別人過得比自己好感到羨慕,對求之不得的目標感到不甘,對轉瞬即逝的快樂感到嘆惜,對無能為力的悲傷感到抑鬱,對找不到生命的意義感到空虛。
不管是生存的巨大壓力,還是人際關係的不和,還是自己內心的痛苦和煩惱,都會引發身體的各種疾病。在有些國家和地區,一場大病,甚至足以摧毀整個家庭。
所以,每個人都不得不面對人生的四大煩惱,我們病了,內外交困,身心都病了,從身到心都是疲憊不堪,備受煎熬。高度概括一下就是:外在痛,內在苦。
關於苦與樂—永恆的人生話題
關於痛苦
讓我們來深入瞭解一下什麼是痛苦。痛苦,是每個人都必然會面臨的人生情景,無論你是貧窮還是富有,所有生命皆有痛苦,所區別處,只是每個人所面對的痛苦的種類不同,程度不同而已。
痛苦可以分為低級的痛苦和高級的痛苦。有的人面對的痛苦是沒有飯吃,是生命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是身體遭受的病痛折磨,這種類型的痛苦是屬於低級的痛苦,也就是生存層面的痛苦。
而有些人根本不存在生存的問題,他們早已經衣食無憂,但或許要面臨因為吃得太好導致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痛苦,或是需要減重,克制食慾的痛苦。同時也要面臨各種人際關係的煩惱,或是位高權重,承擔各種壓力的痛苦。雖然達到了一定生活水準,但面臨內心的空虛,各種內心的焦慮等,這些都屬於高級的痛苦。
不管是高級的痛苦,還是低級的痛苦,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有著各自的煩惱和痛苦,哪怕是富甲天下的國王也不例外。同樣地,世界上的每個人也都無一例外地渴望著消除所有的這些痛苦,並得到長久的快樂。
雙份的痛苦
讓我們再深入探究一下,到底什麼是痛苦?雖然痛苦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但不一定理解它深層的含義。事實上,痛和苦是兩回事。
我們所受到的傷害可以分為兩種,分別是外在的傷害和內在的傷害。其中外在的傷害來自於外在的人事物:比如關係不和,諸事不順,經濟匱乏,這都是外傷,稱之為外在的「痛」。而內在的傷害就是我們內心生起的各種負面情緒,各種不好的感受,以及各種煩惱,這些內傷稱之為內在的「苦」。外在的傷害會帶來痛,內在的傷害會帶來苦,這兩者合起來就是我們常說的「痛苦」。
外在的「痛」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發生,這是正常的現象。然而,外在的痛並不一定會導致內在的「苦」,只有當你的內心對痛產生了錯誤的反應時,苦的感受才會隨之而來。這些錯誤的內心反應可能包括對痛的執著,內心編織的各種負面故事、情緒的不斷發酵,或是各種煩惱的積累,這些內心活動才是真正的「苦」。這種錯誤反應不僅會大大加重受苦的程度,還會延長受苦的時間,甚至形成條件反射,讓內心的痛苦不斷重複,更糟糕的是,這種痛苦還可能影響到你周圍的人,將負面情緒傳遞給他們。
大多數情況下,人們是因為外在的痛而引發出內在的苦,這兩者疊加起來,就是雙倍的痛苦。但並非有痛必有苦,我們常聽說的「痛並快樂著」就很好地詮釋了痛和苦並非總是共存的。
同樣地,內在的苦也不一定都是伴隨著痛出現的,有時候內在的苦的出現好像是無緣無故的。比如說你外在的一切都很好,並沒有任何外在的痛,在其他人眼裡你的生活一切順遂,但是你的內心仍然有著各種各樣的煎熬和煩惱,這就是只有苦而沒有痛的情況。
所以說,痛和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我們不僅要消除外在的痛,更要消除內在的苦。但是,如何消除外在的痛,以及如何消除內在的苦,所用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我們會在後面的相關章節進行介紹。
關於快樂
人們終其一生都在追求快樂,但是為什麼都沒得到快樂呢?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快樂到底是在哪裡,我們都找錯方向了。
單純往外追求經濟上的富足,是遠遠不夠的,外在的物質只能給我們帶來生活的舒適,只能帶來短暫的感官上的滿足,並不能引發內心真正的喜樂。
外在的人也不能給我們帶來真正的快樂,哪怕是再心儀的戀人,時間長了也會產生審美疲勞,最終也會厭煩,同樣一個戀人,也是一會對我好,一會又對我不好,也會產生各種矛盾和不快。
其實真正的喜樂就在我們的內心,而且這種內在的喜樂根本不用依靠外在的任何人事物,找到內心的喜樂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正如陶淵明所描述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又如《菜根譚》中所說的「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邊雲捲雲舒。」
雙份的快樂
所有的快樂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有理由的快樂,另外一種是無理由的快樂。
什麼是有理由的快樂呢?比如說我吃了個冰淇淋或美味的巧克力、開豪車、住豪宅、有美女相伴、有權有勢,這些都是來自於外在的快樂,都是短暫的快樂,其實根本不能算是真正的快樂,因為這些都只是感官的舒適而已,一旦美味、美女、豪車、豪宅等這些外在的理由不在了,快樂也會隨之而去,所以這種快樂只是暫時性的,並不會長久。
而且即便同樣是這些曾經讓你快樂的理由,是不是每一次都能讓你快樂的起來呢?也未必!有時候吃麻辣火鍋是享受,胃疼時就變成了災難,剛搬進豪宅很高興,但後來發現開銷很大,打掃也很麻煩,是不是就不那麼高興了?而且哪怕你在享受這些的當下,是不是內心有時還是會感覺空虛和迷茫?所以這根本不是真正的快樂。
那什麼是無理由的快樂呢?那就是我們內在的喜樂,這種喜樂根本和外在物質無關,和外在環境無關,就像古代的隱士如陶淵明,哪怕住在深山的茅草屋裡,內心仍然是快樂的;哪怕根本沒有任何人理解自己,內心仍然是快樂的;哪怕所有人都冤枉自己,內心仍然是快樂的;還可以保持內心的清明和愉悅,「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才是真正的內在的喜樂,這是一種無理由的快樂,更強大也更持久。
可惜我們完全不懂人生的規律
我們瞭解人生的規律到底有什麼用呢?—句話就可以概括:可以規避人生的各種危險,並且找到—條通往幸福的道路。
假定—個非洲的原始人,初次來到現代社會,如果有人教他如何駕駛汽車的技術,他只需要知道油門在哪,剎車在哪,會轉動方向盤,基本就可以在廣袤的非洲大草原上,隨心所欲地駕駛這輛汽車了。但是如果他到現代化的城市裡來駕駛這輛車,面對複雜的路況,他卻對現代社會的交通法規—無所知,那會發生什麼呢?他不懂得大家都要靠馬路的右側行駛,也根本沒有逆向行駛的概念,而是見到左側車道上有空,直接就開到左側車道,那會有什麼後果?他也不知道紅綠燈有什麼作用,看到紅燈也照樣往前衝,那又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結果是可想而知的:他遲早肯定會出一系列的交通事故,甚至因此喪命。更糟糕的是,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出事,每次出事故,他都把責任推給別人,指責別人亂開車撞了自己,堅信一切都是別人的錯。實際上,這些事故的原因在於他自己的行為:逆向行駛、闖紅燈,才導致了悲劇的發生。即使他僥倖從交通事故中康復,下一次開車時,仍然會重複逆向行駛和闖紅燈,悲劇注定會一再重演。因此,在人類社會中駕駛汽車,僅僅掌握踩油門和轉方向盤這些技術是遠遠不夠的,駕駛者還必須懂得交通法規,並嚴格遵守,才能保證安全駕駛,最終順利到達目的地。
我們的人生也是一樣的,我們的身體就是我們所駕駛的車,而事實上我們在人類社會中也和這個非洲原始人一樣,可能開車的技術很好,但根本不懂得人生的交通法規,所以碰到紅燈也不知道踩剎車,甚至都不知道有紅綠燈的存在,還在一味地狂踩油門,追求更快更強;也不懂得都必須靠右側行駛,經常是看到有空就鑽,導致逆向行駛了還不自知,最終一定是車禍連連。我們也是一樣不懂得反省自己,反而總是怨天尤人,都是別人的錯,都是別人撞的自己。
要知道,人生之所以有的時候比較順利,就是我們不知不覺中遵守了人生的交通法規,所以沒有發生什麼意外;而更多時候人生的不順利,遭遇各種倒霉事,就是由於我們在不知不覺中,違反了人生的交通法規。這個人生的交通法規就是人生的規律,所以,學習這個人生的規律對我們每個人都至關重要。
我們之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有這麼多的煩惱和痛苦,就是因為我們根本不瞭解人生的規律到底是什麼。前面所提到的市面上這麼多的解決方案,為什麼都不能徹底解決我們的人生問題呢?就是因為它們並沒有揭示出人生真正的規律到底是什麼。
人生到底是偶然還是必然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有一些疑問始終困擾著我,可以說是九個靈魂拷問: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為什麼會這麼倒楣呢?
為什麼付出和得到總是不成正比?
人生痛苦的時候該怎麼應對?
為什麼都是用同樣的方法,有的人就可以成功,而有的人卻失敗了呢?
人生的幸福成功到底是偶然還是必然?如果是偶然的話,那我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又有什麼意義呢?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到底什麼是人生的幸福和圓滿?
人生到底能不能圓滿?
人生到底有沒有捷徑?是否有方法可以確保我一定獲得幸福和圓滿?
這些問題困擾了我很多年,我苦苦思索也找不到答案,因為我知道,我如果不能搞清楚這些問題,我的人生很可能是白忙一場,我的努力付出很可能都得不到回報,這樣的人生完全就是失控的狀態。我不希望自己的人生是這樣的,所以我首先要搞清楚這些問題的答案。
幸運的是,三十多年前,我在上大學期間,得遇了真正的明師,他是我生命中的貴人,我的恩師和我分享了很多的生命智慧,解答了我很多的人生困惑,讓我對人生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原來我的生命真的可以自己做主。這麼多年來,我不斷深入系統地學習,並且身體力行地去實踐,深深地從這種生命智慧中獲益,真正改變了我的命運,也讓我深深地生起感恩之心,希望在我的餘生,能和我的恩師一樣,把這種生命的智慧與更多的人分享,幫助他們改變自己的命運。
人生的幸福和成功到底是偶然還是必然呢?世間所有的觀點無非就是以下這四種:
第一種觀點認為:一切事物的發生都是純粹的偶然,沒有任何規律可循。認同這種說法的人,他的人生全靠碰運氣,事情發生了,自己卻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所有的事情在他心裡都是稀裡糊塗的,一切都看運氣。
第二種觀點認為:世間有一位主宰萬事萬物的神,所有的事情都是他決定的,所有的痛苦和快樂也是他決定的,這是絕大多數宗教的觀點。
第三種觀點認為:所有事情的發生可能是有一點點的規律,但同時也要加上很大程度的運氣。
第四種觀點認為:世間所有事物的發生都遵循著一種必然的規律,根本不存在任何的偶然性,只不過普通人並不瞭解這種規律而已,但是這種規律一直在發揮著作用。
心道認可的就是這第四種觀點,也就是萬事萬物背後皆有其規律,根本不存在偶然之說,這種規律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真實原因,這種必然規律,中國古人稱其為「道」。
我們只有學習和瞭解這些人生的規律,也就是「道」,然後在為人處事中順應這些規律,也就是所謂的「合道而行」,人生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並且極為穩妥和確定無誤。
相似原因和真實原因
社會上絕大多數的人根本不懂人生的規律是什麼,所以成功了,也不知道為什麼成功;失敗了,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失敗。一些成功人士還總結經驗寫成書,其實也根本沒總結到點子上,說的全都是些似是而非的內容,導致別人按照書中所傳授的這些「成功經驗」去做,也無法複製他們的成功。
譬如世界上有這麼多人學習和研究巴菲特、馬斯克,卻從來沒有人因此成為第二個巴菲特或馬斯克。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世人學到的內容,都並不是他們成功的真實的原因,而只是些似是而非的相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