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符合108課綱之「生命教育」學習目標。
透過文學作品的引導,
幫助孩子建立積極正面的人生觀,
以及面對逆境的能力;
進一步在日常生活中學會
珍惜自己、關心他人和愛護環境。
本書以「靈性修養」為主題,和孩子聊聊:生而為人,是一件多麼珍貴的事。
我們擁有智慧和能力,可以面對生命的挑戰與難題。我們更懂得珍惜生命,讓自己不斷成長,讓生命發光發熱!
精選二十篇知名作家的兒童文學作品,包括:童詩、童話、散文、小小說、傳記等。
首先,以文學家描繪的生命故事為範文,引起孩子閱讀的興趣。
接著,主編以賞析的方式,帶領孩子欣賞文章中蘊含的意義。
最後,拋出幾個小小的提問與孩子互動,激發孩子的思考。
【作者簡介】
姬天予(主編)
任職國小三十年,對於指導學生語文寫作等各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心得。在教職期間完成中興大學中文系學士、碩士學歷。退休後,又考入玄奘大學中文系博士班。在大學教職擔任生命倫理教育課程,對生命教育有豐厚的經驗。
林少雯
作品關注環境綠化和水土保持議題,為孩子撰寫的讀物,處處洋溢著綠意並且充滿環保意識。多次獲得海內外各類文學獎,作品常被選入國小國語課本,並入選好書大家讀、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
林仙龍
作品兼具生動與趣味,獲選編入各級學校教材。現為高雄市文藝協會榮譽理事長、高雄市兒童文學學會常務監事。曾獲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雲嘉南文學獎新詩首獎、高雄市文藝獎、國軍文藝金像獎等各類獎項。
林武憲
長期從事教育和文學推廣工作。作品陸續被選編為華文世界各區域的教材;並有逾百首譯成外語。曾獲語文獎章、文藝獎章、中華兒童文學獎、全國特優教師以及磺溪文學第十七屆特別貢獻獎。
柯錦鋒
國小教師退休,耕耘兒童文學多年,題材包羅萬象,為臺灣當代知名少年小說作家。曾獲中國文藝協會散文獎章、救國團冬令金獅獎、省新聞處短篇小說暨散文獎、青溪文藝短篇小說暨散文獎、國軍文藝歌詞類銀像獎等。
桂文亞
兩岸三地知名兒童文學作家及編輯人。獲獎無數包括:金鼎獎、中華兒童文學獎、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優等獎、信誼兒童文學獎貢獻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上海陳伯吹兒童文學園丁獎、上海少年報小百花獎。
康 原
曾獲第六屆磺溪文學獎特別貢獻獎、吳濁流文學獎新詩獎、出版金鼎獎。彰化師大臺文所、南華大學文學系「講座作家」。著作曾獲國藝會、文化部補助出版。
蔡錦德
榮獲教育部舉辦的文學獎「臺語類小說首獎」。早期出版過數本寫作指導書籍,同時盡心於兒童智育,紮實各學科基本能力;近期則獲得臺南文化局甄選,出版臺南市政府作家作品集。
【序】
給孩子的話
親愛的小朋友,當你翻開這本書時,或許,就代表著你對生命充滿了好奇,你想探索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你是聰明的小朋友,請你一頁一頁的讀下去,我們會帶你走進一座生命的花園,希望你徜徉其中,收穫滿滿!
首先,我們來聊聊,人是從哪裡來的?常見的說法有幾種:
第一種說法是「上帝造人」。
根據《聖經》的記載,人類是上帝創造的。上帝先後創造了天地和光、大氣、旱地、植物、天體和動物。到了第六天,上帝用塵土造出了一個人,他的名字叫亞當。上帝又從亞當身上取下一條肋骨,創造了夏娃。上帝創造了人類,生命是上帝賜予的;所以,所有的人都是上帝的兒女。
第二種說法是「進化論」。
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科學家認為人類起源於「類人猿」。「類人猿」經過了漫長的進化過程,才成為現在的人類。科學家還認為人類的祖先最早生長在非洲,後來往外遷徙,慢慢的從非洲大陸擴展到了世界各地。
第三種說法是「輪迴論」。
佛教認為一切的眾生,都在「六道」中不斷的輪迴。六道就是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如果人做了善事,就是造了善業;如果人做了壞事,那就造了惡業。當人死後,就按照所做的「業」,到六道裡去輪迴。善人可以在人道當人,或到天上當神;惡人就會淪落到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去受苦了!
這三種說法雖然不一樣,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身而為人是非常珍貴的。想想看!如果相信上帝造人,那我們就是神的兒女;如果相信進化論,那我們就是所有物種中進化最優秀的;如果相信輪迴,那能夠當人就是很難得的事情。也就是說,和其他生命相比,人,是萬物之中最有靈性的。
因為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尊貴的、獨特的、唯一的,所以我們要有「自信」。〈早安,露珠姑娘〉的小詩中,露珠姑娘需要透過別人的讚美來肯定自己。你也會這樣嗎?我們要學習〈小草〉中勇敢的小草,快樂的肯定自己的價值,就算沒有人注意到我們,我們仍然要相信自己,鼓勵自己,給自己加油!
我們還要學習「情緒管理」。我們的心中有正面情緒,也會有負面的情緒。就像〈我妹妹〉中,阿妹會有恐懼、委屈、失望的情緒;又像〈神奇的醫生〉中,張無味老師罹患了憂鬱症。當負面情緒升起時,我們要勇敢地面對這情緒,正確的抒發這情緒,然後活出更好的自己。
成長的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課,那就是「找到自己的路」。在〈路〉這首小詩中,小蝸牛不跟著大白鵝、鴨子、公雞的腳印走,牠悄悄的走出一閃閃發光的路。〈諾貝爾的十七歲之旅〉一文中,諾貝爾在旅行中找到了自己要走的路,成為了一位科學家。你長大以後想走怎樣的路呢?請傾聽心中的聲音,尋找它的方向,然後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
「發光發熱」也是我們一生的功課。就像〈鉛筆〉中,那一枝樸素的鉛筆,它雖然不起眼,但它貢獻了自己,所以它對自己很滿意。〈快樂歌〉中,小小的桂花把芬芳送給大家,小小畫眉鳥把歌聲送給大家,好兒童把微笑和好話送給大家!這世界上還有許多值得學習之人士,例如南丁格爾,他們發揮大愛,把自己獻給人類,都是我們的榜樣!
我們還要尊重生命、善待動物、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例如〈黑皮百分百〉的小狗黑皮、〈看見白鷺鷥〉裡的小白鷺,牠們都是人類的好朋友;〈果樹園〉中所有動物和諧相處,一起分享大地的甜美果實!
人之所以是萬物之靈,正是因為我們不只是追求外在物質條件的滿足,也會尋求內在心靈層面的充實。希望透過欣賞這些名家作品,讓我們學會慈悲、智慧與愛,提升自己的靈性、使生命更圓滿!
【目錄】
給孩子的話 / 姬天予
童詩
一、鉛筆 林武憲
二、快樂歌 林武憲
三、小草 林武憲
四、路 林武憲
五、小河瘦了 林武憲
六、泡茶 康原
七、回鄉的路 康原
八、新芽 林仙龍
九、果樹園 林仙龍
童話
十、水果的政爭 柯錦鋒
十一、神奇的醫生 柯錦鋒
十二、最想做的事 柯錦鋒
十三、我妹妹 桂文亞
散文
十四、看見白鷺鷥 林仙龍
十五、拜拜和祈禱 林少雯
小小說
十六、黑皮百分百 林少雯
十七、早安,露珠姑娘 柯錦鋒
附錄:名人的生命故事
一、諾貝爾的十七歲之旅 蔡錦德
二、馬克.吐溫的奎利斯農場 蔡錦德
三、南丁格爾對印度的關懷 蔡錦德
符合108課綱之「生命教育」學習目標。
透過文學作品的引導,
幫助孩子建立積極正面的人生觀,
以及面對逆境的能力;
進一步在日常生活中學會
珍惜自己、關心他人和愛護環境。
本書以「靈性修養」為主題,和孩子聊聊:生而為人,是一件多麼珍貴的事。
我們擁有智慧和能力,可以面對生命的挑戰與難題。我們更懂得珍惜生命,讓自己不斷成長,讓生命發光發熱!
精選二十篇知名作家的兒童文學作品,包括:童詩、童話、散文、小小說、傳記等。
首先,以文學家描繪的生命故事為範文,引起孩子閱讀的興趣。
接著,主編以賞析的方式,帶領孩子欣賞文章中蘊含的意義。
最後,拋出幾個小小的提問與孩子互動,激發孩子的思考。
【作者簡介】
姬天予(主編)
任職國小三十年,對於指導學生語文寫作等各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和心得。在教職期間完成中興大學中文系學士、碩士學歷。退休後,又考入玄奘大學中文系博士班。在大學教職擔任生命倫理教育課程,對生命教育有豐厚的經驗。
林少雯
作品關注環境綠化和水土保持議題,為孩子撰寫的讀物,處處洋溢著綠意並且充滿環保意識。多次獲得海內外各類文學獎,作品常被選入國小國語課本,並入選好書大家讀、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
林仙龍
作品兼具生動與趣味,獲選編入各級學校教材。現為高雄市文藝協會榮譽理事長、高雄市兒童文學學會常務監事。曾獲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雲嘉南文學獎新詩首獎、高雄市文藝獎、國軍文藝金像獎等各類獎項。
林武憲
長期從事教育和文學推廣工作。作品陸續被選編為華文世界各區域的教材;並有逾百首譯成外語。曾獲語文獎章、文藝獎章、中華兒童文學獎、全國特優教師以及磺溪文學第十七屆特別貢獻獎。
柯錦鋒
國小教師退休,耕耘兒童文學多年,題材包羅萬象,為臺灣當代知名少年小說作家。曾獲中國文藝協會散文獎章、救國團冬令金獅獎、省新聞處短篇小說暨散文獎、青溪文藝短篇小說暨散文獎、國軍文藝歌詞類銀像獎等。
桂文亞
兩岸三地知名兒童文學作家及編輯人。獲獎無數包括:金鼎獎、中華兒童文學獎、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優等獎、信誼兒童文學獎貢獻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上海陳伯吹兒童文學園丁獎、上海少年報小百花獎。
康 原
曾獲第六屆磺溪文學獎特別貢獻獎、吳濁流文學獎新詩獎、出版金鼎獎。彰化師大臺文所、南華大學文學系「講座作家」。著作曾獲國藝會、文化部補助出版。
蔡錦德
榮獲教育部舉辦的文學獎「臺語類小說首獎」。早期出版過數本寫作指導書籍,同時盡心於兒童智育,紮實各學科基本能力;近期則獲得臺南文化局甄選,出版臺南市政府作家作品集。
【序】
給孩子的話
親愛的小朋友,當你翻開這本書時,或許,就代表著你對生命充滿了好奇,你想探索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你是聰明的小朋友,請你一頁一頁的讀下去,我們會帶你走進一座生命的花園,希望你徜徉其中,收穫滿滿!
首先,我們來聊聊,人是從哪裡來的?常見的說法有幾種:
第一種說法是「上帝造人」。
根據《聖經》的記載,人類是上帝創造的。上帝先後創造了天地和光、大氣、旱地、植物、天體和動物。到了第六天,上帝用塵土造出了一個人,他的名字叫亞當。上帝又從亞當身上取下一條肋骨,創造了夏娃。上帝創造了人類,生命是上帝賜予的;所以,所有的人都是上帝的兒女。
第二種說法是「進化論」。
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科學家認為人類起源於「類人猿」。「類人猿」經過了漫長的進化過程,才成為現在的人類。科學家還認為人類的祖先最早生長在非洲,後來往外遷徙,慢慢的從非洲大陸擴展到了世界各地。
第三種說法是「輪迴論」。
佛教認為一切的眾生,都在「六道」中不斷的輪迴。六道就是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如果人做了善事,就是造了善業;如果人做了壞事,那就造了惡業。當人死後,就按照所做的「業」,到六道裡去輪迴。善人可以在人道當人,或到天上當神;惡人就會淪落到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去受苦了!
這三種說法雖然不一樣,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身而為人是非常珍貴的。想想看!如果相信上帝造人,那我們就是神的兒女;如果相信進化論,那我們就是所有物種中進化最優秀的;如果相信輪迴,那能夠當人就是很難得的事情。也就是說,和其他生命相比,人,是萬物之中最有靈性的。
因為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尊貴的、獨特的、唯一的,所以我們要有「自信」。〈早安,露珠姑娘〉的小詩中,露珠姑娘需要透過別人的讚美來肯定自己。你也會這樣嗎?我們要學習〈小草〉中勇敢的小草,快樂的肯定自己的價值,就算沒有人注意到我們,我們仍然要相信自己,鼓勵自己,給自己加油!
我們還要學習「情緒管理」。我們的心中有正面情緒,也會有負面的情緒。就像〈我妹妹〉中,阿妹會有恐懼、委屈、失望的情緒;又像〈神奇的醫生〉中,張無味老師罹患了憂鬱症。當負面情緒升起時,我們要勇敢地面對這情緒,正確的抒發這情緒,然後活出更好的自己。
成長的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課,那就是「找到自己的路」。在〈路〉這首小詩中,小蝸牛不跟著大白鵝、鴨子、公雞的腳印走,牠悄悄的走出一閃閃發光的路。〈諾貝爾的十七歲之旅〉一文中,諾貝爾在旅行中找到了自己要走的路,成為了一位科學家。你長大以後想走怎樣的路呢?請傾聽心中的聲音,尋找它的方向,然後朝著這個方向去努力!
「發光發熱」也是我們一生的功課。就像〈鉛筆〉中,那一枝樸素的鉛筆,它雖然不起眼,但它貢獻了自己,所以它對自己很滿意。〈快樂歌〉中,小小的桂花把芬芳送給大家,小小畫眉鳥把歌聲送給大家,好兒童把微笑和好話送給大家!這世界上還有許多值得學習之人士,例如南丁格爾,他們發揮大愛,把自己獻給人類,都是我們的榜樣!
我們還要尊重生命、善待動物、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例如〈黑皮百分百〉的小狗黑皮、〈看見白鷺鷥〉裡的小白鷺,牠們都是人類的好朋友;〈果樹園〉中所有動物和諧相處,一起分享大地的甜美果實!
人之所以是萬物之靈,正是因為我們不只是追求外在物質條件的滿足,也會尋求內在心靈層面的充實。希望透過欣賞這些名家作品,讓我們學會慈悲、智慧與愛,提升自己的靈性、使生命更圓滿!
【目錄】
給孩子的話 / 姬天予
童詩
一、鉛筆 林武憲
二、快樂歌 林武憲
三、小草 林武憲
四、路 林武憲
五、小河瘦了 林武憲
六、泡茶 康原
七、回鄉的路 康原
八、新芽 林仙龍
九、果樹園 林仙龍
童話
十、水果的政爭 柯錦鋒
十一、神奇的醫生 柯錦鋒
十二、最想做的事 柯錦鋒
十三、我妹妹 桂文亞
散文
十四、看見白鷺鷥 林仙龍
十五、拜拜和祈禱 林少雯
小小說
十六、黑皮百分百 林少雯
十七、早安,露珠姑娘 柯錦鋒
附錄:名人的生命故事
一、諾貝爾的十七歲之旅 蔡錦德
二、馬克.吐溫的奎利斯農場 蔡錦德
三、南丁格爾對印度的關懷 蔡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