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寶書局網路書店

 
目前位置:首頁 > 圖書一般分類 > 應用科學 > 環保 > 這世界有點糟,但還有救!:面對氣候變遷、環境汙染、物種滅絕,用數據打敗末日宿命,從七個永續關鍵點啟動「對地球好」的行動
圖書一般分類 > 應用科學 > 環保 > 這世界有點糟,但還有救!:面對氣候變遷、環境汙染、物種滅絕,用數據打敗末日宿命,從七個永續關鍵點啟動「對地球好」的行動
這世界有點糟,但還有救!:面對氣候變遷、環境汙染、物種滅絕,用數據打敗末日宿命,從七個永續關鍵點啟動「對地球好」的行動
這世界有點糟,但還有救!:面對氣候變遷、環境汙染、物種滅絕,用數據打敗末日宿命,從七個永續關鍵點啟動「對地球好」的行動
出版社聯經
出版日期:2025-07-24
語言:中文
ISBN:9789570877120
裝訂:平裝
定價500
購買數量:
內容簡介
目錄書摘
導讀/序
作者介紹
★ 從小事做起,就能挽救人類滅亡! ★
★ 70 項決定性證據 ╳ 7 個即刻行動 ★

《金融時報》環境、科學與技術類 2024 年度好書
《星期日泰晤士報》前十大暢銷書籍
《衛報》2024 年度最佳非小說書籍

「透過本書豐富的數據與反直覺的結論,
去理解世界正在變好,雖然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比爾・蓋茲

若你有以下感受,請立刻翻開本書:
─看到新聞就焦慮,總覺得「再怎麼做也沒用」。
─擔心氣候變遷會影響下一代。
─討厭說教式永續,想找實際可行的方法。
─想做環保但不知道從哪開始。
這本書不談焦慮、不賣恐慌,而是告訴我們,人類的確正面對挑戰,但這不代表一切都無解,地球已經在變好,許多環境已經在改善;此外,解決方案不僅簡單,更能一舉處理多個問題。

▍ 破解7大「地球已經壞掉」的迷思
野生動物消失、海洋充滿塑膠、全球暖化加劇……我們總是聽見世界變得愈來愈糟,每天都被「世界末日」的種種訊息淹沒,彷彿地球崩壞已經無法逆轉。
然而,事情其實沒有想像中絕望!在這本大膽且充滿希望的書中,資料科學家漢娜・瑞奇(Hannah Ritchie)帶我們拉遠鏡頭,用長期數據告訴我們關於環境的7大真相:地球的問題正在變好,而且我們還能讓它變更好!

你以為:空氣髒兮兮,過敏癌症遽增→數據真相:致死人數已下降 40%
你以為:海水上升地球要融化→數據真相:碳排大國已減碳20%,升溫有望趨緩
你以為:亞馬遜雨林幾乎消失→數據真相:森林砍伐速度已減緩 1/3
你以為:地球快被我們「吃垮」→數據真相:農業生產效率已增 3 倍
你以為:物種滅絕速度加快→數據真相:動物族群的數量有一半在成長
你以為:2050年海洋裡的塑膠會比魚還多→數據真相:塑膠僅不到6%流向大海
你以為:漁業資源正在耗竭→數據真相:全球已有2/3的魚群資源為永續
……更多數據資料請看本書,內有70張以上具決定性證明的數據圖表。

▍ 瓦解各式「假永續」的錯誤思維
透過帶領重新思考這些議題,告訴讀者什麼有效、什麼無效,以及我們現在最迫切需要關注的重點,以確保未來世代擁有永續的地球:
╳ 塑膠應該要全面禁用
塑膠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種材料,有輕量、不易汙染的優點,在醫療與運輸上都很重要。完全禁用太不切實際,重點應該是要發展有效回收與再利用。
╳ 吃當地食物最環保
當地食物可能需要耗費更多土地、電、飼料等,耗費的地球資源與造成的危害,甚至會比其他合適產地來得更高。事實上,吃什麼比產地更關鍵。
╳ 純素飲食才對地球最好
少吃牛肉與乳製品比全面吃素對碳排的影響更直接,而且有些植物性食品若生產條件不佳,也可能高耗能、高汙染。選擇低碳、低汙染的飲食搭配會比極端飲食更有效。

▍ 修復地球的 3 個階段
本書不僅要讓我們擺脫環境焦慮,更要提供一份具體的行動指南!
1. 建立知識觀點——理解數據,打破末日迷思,不被恐懼牽著走。
2. 做正確的小事——個人如何透過少吃肉、少浪費、少塑膠等生活方式,真正影響環境。
3. 用選擇投票——消費支持永續、企業與政策,從政策到企業,學習攜手合作打造一個真正永續的社會。

請相信,今天絕這不是世界的終點,而是我們打造更美好未來的起點!
讓我們一起成為第一個真正建造永續地球的世代!

國內一致推薦
李偉文|牙醫師、作家、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林子倫|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
施振榮|宏碁集團創辦人/智榮基金會董事長
陳坤宏|睿禾控股暨天泰能源董事長
趙家緯|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
劉淑雯|南加州師範學院兼任教授   
──為地球挺身推薦(依姓氏筆畫順序排列)

國外好評推薦
這是一部開啟視野、必讀的重要作品。透過豐富的數據與反直覺的結論,漢娜.瑞奇對環境議題的貢獻,就如同漢斯.羅斯林之於公共健康。她提醒我們不應懷念那個全球一半人口無法活過童年的時代,同時清楚指出:世界正在變好,雖然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希望世界各地的人都能讀到這本書,了解我們的地球並非無可救藥,並因此獲得行動的勇氣與靈感。
──比爾・蓋茲,《如何避免氣候災難》作者
在氣候與環境危機的此刻,我們終於迎來了自己的漢斯.羅斯林。漢娜.瑞奇帶領我們進行一場振奮人心、發人深省,甚至時而令人驚訝的人類近代史巡禮,讓人看見種種進步的跡象。至於未來是否能延續這份樂觀,就看我們每個人怎麼做了。
—— 大衛•華勒斯-威爾斯(David Wallace-Wells),《氣候緊急時代來了》作者
我難以用言語表達我有多喜歡這本書。漢娜.瑞奇巧妙的接續了漢斯.羅斯林的未竟之志,寫出這本充滿實用性與正向力量的作品。不但能驅散你的末日焦慮,也幫助你聚焦真正重要的議題,讓你迫不及待想參與解決當前最大挑戰的行列。我們該讓更多政策制定者、政治人物與公民看到這本書。
—— 羅格.布雷格曼(Rutger Bregman),《人慈》作者
一本絕對不能錯過、打破迷思的環保書——讀了它,為地球盡一份力。
—— 提姆.史佩克特(Tim Spector),《飲食的迷思》(The Diet Myth)作者
數據就是超能力。讓漢娜.瑞奇帶你看見真正的世界樣貌,接著學會動手改變、讓世界變得更好。
—— 馬克.林納斯(Mark Lynas),《改變世界的6℃》作者
這是一本充滿啟發的數據寶庫,不只帶來具體的指引,更給了我們最不可或缺的一樣東西:希望……真正不可或缺的讀物。
——瑪格麗特.愛特伍(Margaret Atwood),2023年TED演講
這本書展現了生態務實主義的最高等級……數據傳達出令人驚訝的訊息:人類文明其實已經在解決地球問題的路上。漢娜.瑞奇告訴我們,只要延續這些成功的趨勢,就能完成這場修復任務。
—— 斯圖爾特.布蘭德(Stewart Brand),《全球目錄》與《全球評論》創辦人

這本書以清晰銳利的觀點,描繪出我們當前的處境,既讓人明白未來的挑戰,也讓人看見過去那些已經成功解決的問題。每個讀者都能從中學到很多——我自己也學到了不少。
——提姆.哈褔特(Tim Harford),《誰賺走了你的咖啡錢》、《臥底經濟學家的10堂數據偵探課》作者
一本罕見充滿希望的永續指南。瑞奇以一連串數據回擊悲觀、犬儒與冷漠,揭示人類的進展與未來最值得投注的方向。
—— 蓋亞.文斯(Gaia Vince),《流浪世紀》(Nomad Century)作者
這本書提供了一個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誠實面對全球問題的同時,也保有樂觀精神。雖不粉飾太平,卻點出一條值得努力的光明道路。
—— 海倫.齊爾斯基(Helen Czerski),《茶杯裡的風暴》、《藍色機器》(Blue Machine)作者
有些人否認環境問題存在,有些人則否認我們能解決問題。漢娜.瑞奇告訴我們,他們都錯了。
—— 約翰.諾伯格(Johan Norberg),《捍衛全球資本主義》(In Defense of Global Capitalism)、《進步》(Progress)作者
這位牛津研究員以扎實的科學背景與令人信服的統計數據,為我們提供對抗「什麼都做不了」心態的解藥……這本書帶來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同時提出一套務實而公平的行動藍圖。
—— 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