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臺灣不是世界之外,
而是世界發生的地方!
一部從臺灣出發的全球史,看見世界如何與這座島嶼交織。
世界史不只發生在遠方,臺灣本身就是世界史的現場。
《此地即世界》帶領讀者回到臺灣的街道、港口、山脈與寺廟——從這些看似尋常的地方,打開一條條通向世界的隱藏航線。讓你發現,就在你熟悉的地方,發生過世界歷史。
本書選擇二十個地點,從小琉球的烏鬼洞、屏東的鵝鑾鼻燈塔,到臺北的明星咖啡館、永和中興街的小吃攤,穿越四大主題,從大航海時代的全球接觸,到殖民帝國治理的在地實驗場;從戰爭與流亡的破碎地理,到冷戰餘波中的異鄉日常。
在這些臺灣的角落,有著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海上野心、德國動物園革命的轉譯、日本帝國的殖民計畫、美國現代監禁制度的移植、韓國華僑的流亡身世、冷戰時期的東南亞游擊故事⋯⋯
那些關於建造、遷徙、遺忘或重塑的地景,刻下了世界與臺灣交會、碰撞、重組的痕跡。種種看似遙遠的歷史軌跡,其實依然存在臺灣的土地與日常生活之中。
臺灣從不孤立,它於世界有著無窮的聯繫。過去是如此,未來應該是如此。
這是一部寫給島嶼讀者的世界敘事,讓我們看見:
臺灣屬於世界,臺灣就是世界。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既說臺灣史,也說世界史」的歷史書。從臺灣的20個地景出發,挖掘埋藏其下的歷史故事,發現臺灣史不只是臺灣史,數百年來,更與世界歷史的脈動相互連動。
書中的20個地景包含外國人常去的觀光勝地,你一定吃過的小吃,畢業旅行必定造訪的景點;這本書要重新訴說它們的故事,搭配豐富的歷史圖片,讓你帶上歷史的眼鏡,透視曾發生在這裡的故事。
臺灣是世界的臺灣:課本上說西班牙、荷蘭、日本來過台灣,但你知道,其實俄國、韓國、印度人也曾造訪這裡,並且留下故事嗎?本書開展豐富、生活化的歷史面向,不僅要說有趣的歷史故事,更證明臺灣不是邊緣孤島,而是世界之島,歷史之島。
而是世界發生的地方!
一部從臺灣出發的全球史,看見世界如何與這座島嶼交織。
世界史不只發生在遠方,臺灣本身就是世界史的現場。
《此地即世界》帶領讀者回到臺灣的街道、港口、山脈與寺廟——從這些看似尋常的地方,打開一條條通向世界的隱藏航線。讓你發現,就在你熟悉的地方,發生過世界歷史。
本書選擇二十個地點,從小琉球的烏鬼洞、屏東的鵝鑾鼻燈塔,到臺北的明星咖啡館、永和中興街的小吃攤,穿越四大主題,從大航海時代的全球接觸,到殖民帝國治理的在地實驗場;從戰爭與流亡的破碎地理,到冷戰餘波中的異鄉日常。
在這些臺灣的角落,有著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海上野心、德國動物園革命的轉譯、日本帝國的殖民計畫、美國現代監禁制度的移植、韓國華僑的流亡身世、冷戰時期的東南亞游擊故事⋯⋯
那些關於建造、遷徙、遺忘或重塑的地景,刻下了世界與臺灣交會、碰撞、重組的痕跡。種種看似遙遠的歷史軌跡,其實依然存在臺灣的土地與日常生活之中。
臺灣從不孤立,它於世界有著無窮的聯繫。過去是如此,未來應該是如此。
這是一部寫給島嶼讀者的世界敘事,讓我們看見:
臺灣屬於世界,臺灣就是世界。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既說臺灣史,也說世界史」的歷史書。從臺灣的20個地景出發,挖掘埋藏其下的歷史故事,發現臺灣史不只是臺灣史,數百年來,更與世界歷史的脈動相互連動。
書中的20個地景包含外國人常去的觀光勝地,你一定吃過的小吃,畢業旅行必定造訪的景點;這本書要重新訴說它們的故事,搭配豐富的歷史圖片,讓你帶上歷史的眼鏡,透視曾發生在這裡的故事。
臺灣是世界的臺灣:課本上說西班牙、荷蘭、日本來過台灣,但你知道,其實俄國、韓國、印度人也曾造訪這裡,並且留下故事嗎?本書開展豐富、生活化的歷史面向,不僅要說有趣的歷史故事,更證明臺灣不是邊緣孤島,而是世界之島,歷史之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