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寶書局網路書店

 
目前位置:首頁 > 圖書一般分類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余英時的歷史與思想
圖書一般分類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余英時的歷史與思想
余英時的歷史與思想
余英時的歷史與思想
作者: 黃光國
出版社五南圖書
出版日期:2025-07-16
語言:中文
ISBN:9786264235136
裝訂:平裝
定價520
購買數量:
內容簡介
目錄書摘
導讀/序
作者介紹
  本書為黃光國教授「中西會通四聖諦」系列的第三本―滅

  我會寫這本書,可以說是純屬意外。我原本是余英時的「粉絲」,但後來我發現十分奇怪:一位真正的史學泰斗,身後怎麼會有如此兩極化的評價?取出余氏著作仔細拜讀,就很容易看出所包藏的三大「罩門」。

  第一,他不懂《易經》。在傳統中華文化中,因為余氏不懂《易經》,所以他只能寫《朱熹的歷史世界》,而不敢探討朱子的價值世界。

  第二,他深受「五四意識形態」的影響,迷信「民主」與「科學」的重要性,只看到西方文化的光明面,卻看不到其黑暗面。所以他的整體論述經常顯現出「歐洲中心主義」的偏誤。

  第三個罩門是「畫地自限」。堅持自己的專業領域是「思想史」,對於其他領域的議題一律抱持「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態度,不予碰觸。怎麼可能對中國文化傳統作出公允的論述?

  更清楚地說,儘管本書對「余英時的歷史與思想」展開嚴厲三大部分的批判,可是在批判余院士的過程中,我充分體會到:余氏治學的三大罩門,其實是華人知識分子的歷史宿命,也是我們的共業,批判余氏,就等於是在批判我們自身。從1905年清廷宣布廢止科舉之後,全中國都開始採取西方式的教育體制。這樣的結構性因素迫使華人知識分子必須「忘本」,必須走「西化派」的道路,也必須「自我殖民」。

  唯有保持誠敬之心,用儒家「慎獨」的功夫,以清冷的批判意識,不斷進行反思和自我批判,我們才有可能避免重蹈「自我殖民」的覆轍,才能逐漸揮別「學術買辦」的世代。這就是朱子價值世界中所強調的「敬義挾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