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簡介】
◎本書不只教您健身,更是幫您了解自己,建立一輩子受用的運動習慣,迎來健康人生。
◎您缺的就是這種良性螺旋,本書引導您,從「不會」、變成「自己就能做」,再到「把健身運動變成日常」。
◎預約人生勝利組,就從「讓運動健身變成一種習慣」開始。
本書由健身習慣養成專家出手,教你如何打造健康體態與成功體質,作者說:「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擁有良好健身習慣的人,會認為自己是失敗的!」
作者身為健身教練,看過各種無法培養持續健身運動習慣的失敗案例,因此主張運動健身習慣乃循環之母,在書中為您打造越來越好的螺旋──身體的(physical)與心智的(mental)良性螺旋。
書中彙整健身相關的「科學方法」和「實用建議」,並以「習慣養成」為核心,為讀者打造這部私人健身教練等級的健身寶典。為幫助讀者易讀好吸收,本書內容不堆疊過量專業知識,甚至穿插漫畫娛樂效果,以加深閱讀效果,讓習慣成為自然。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6971.pdf
【作者簡介】
陳學長
H.A.B.I.T. System健身習慣養成系統以及VITA System女性全方位提升健身系統創始人,「有家健身」以及「POSH女性專屬健身」創辦人。打造全台唯一健身運動習慣訓練教學系統,依照每個學員目標客製教學,幫助學員能自主正確訓練,還有系統化打造健身運動習慣的訓練,幫助您建立更美好的人生。不只是教會學生健身,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了解自己,建立起一輩子受用的運動能力與健康態度。每當學生從『不會』變成『自己就能做』到『把健身運動變成日常』,我們就是在創造讓大眾擁有正向人生的價值。
有家健身 https://www.thegymtw.com/
POSH女性專屬健身 https://www.poshfitnesscafe.com/
【作者序】
自序: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有良好健身習慣的人會認為自己是失敗的
運動健身必須成為「習慣」,才能改變生活
現代社會,健康和體適能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無論是忙碌的上班族、學生,還是年長者,大家都希望擁有健康的身體和積極的生活方式。隨著運動健身的普及和健康意識的抬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參與各種形式的鍛煉,期望通過運動來提升自己的健康狀況。
然而,儘管許多人認識到運動的重要性,但大家並沒有真正持續地讓自己保持在一個良好的健康狀態。「臨時性」的運動和「短期性」的運動健身計劃往往無法帶來持久的效果,這主要是因為「缺乏正確的指導和持續的動力」。很多人開始了一段時間後,因為沒有看到明顯的成效或因為各種原因而放棄,最終無法將運動健身轉變成一種穩定的生活習慣。
要解決這些問題,只有通過「科學的方法」和「實用的建議」,逐步養成並維持「運動健身習慣」。良好的運動健身習慣不僅能夠改善體型和提升體能,還能顯著增強心理健康,帶來更積極的生活態度。所以,我們應該讓運動健身變成一種習慣,使其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一時的行為。
健康才能創造並享受成功、財富和幸福
在這個充滿挑戰和壓力的社會中,我們被鼓勵追求成功,實現個人的目標和夢想。然而,成功的真正定義是什麼?是擁有財富和地位,還是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積極的心態?
「健康是一種消耗品」,我們的身體和心靈每天都在經歷磨損和消耗。大部分人的飲食習慣往往在支出自己的健康,即便買了再多所謂的健康食品,如果沒有真正的創造健康收入,健康還是會被耗盡。此外,無論是工作的壓力、生活的不安,還是加工食品的污染,都在無形中侵蝕著我們的健康。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沒有建立自己的「健康儲蓄」,當我們的健康賬戶被透支後,結果將是可怕的,我們可能會發現,銀行賬戶的金錢存款,最後都消費在醫院裡各種開刀、醫療和藥品。
很多人認為瘦身減脂必須依靠運動健身,但事實上,瘦身減脂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實現,例如控制飲食和改變生活習慣。然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則必定需要運動健身,運動健身不僅僅是為了減肥,還是保持整體健康的關鍵。只有通過規律的運動,我們才能強化心肺功能、增強免疫系統、改善精神狀態,從而全面提升生活質量。
真正的成功不在於擁有多少財富,而在於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健康的頭腦,以及一個開心的生活。健康才是最大的財富,擁有健康,我們才能真正享受生活,擁有持久的幸福和滿足,而創造健康儲蓄的持續收入,最重要的就是養成良好的運動健身習慣。
學員的康復與貼心回饋,令我義無反顧
在我創業初期,有一段經歷讓我至今難忘。那時我一個人在二十幾坪的小店面裡奮鬥,沒有足夠的收入請員工,每天從早上9點工作到晚上11點半。有一天,一對中年夫婦來到店裡詢問收費方式。感覺叔叔是想帶阿姨來運動,但阿姨卻顯得非常抗拒,甚至在我面前說了很多難聽的話。然而,叔叔堅持並付款了。之後我在他們每次來的時候都細心教學,後來發現原來阿姨剛做完腫瘤手術,有些運動並不適合她。於是,我根據她的情況制定了特別的方案,來指導她運動。經過一段時間,阿姨主動告訴我她的身體狀況有明顯改善,非常感激我。後來,她知道我一個人看店,為了感激我還特意為我準備三餐。
看見一位需要幫助的人從抗拒、接受到改變、再到感激,我覺得我很幸運,在創業初期經歷這樣的過程,這段經歷對我來說非常珍貴,也是我持續努力的動力。社會上還有很多人不明白運動健身乃致養成習慣的重要性,所以我想讓大家知道並且推廣這個理念。
建立運動習慣並非一朝一夕,受用回報卻是永永遠遠
真正的成功應該不是一昧地追求收入,而是平衡生活狀態,運動健身習慣的建立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它帶來的回報卻是無價的。每天花點時間去運動,不僅是對自己身體的投資,也是對自己生活質量的保障。當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和積極的心態,財富和幸福自然會隨之而來。
讓我們真正關注自己的健康,養成良好的運動健身習慣。這才是真正的成功之道,也是我們通向幸福和滿足的必經之路。
H.A.B.I.T. System 健身習慣養成系統創始人
陳學長
【目錄】
自序: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有良好健身習慣的人會認為自己是失敗的
導讀:透過本書,所有人都可以養成個性化運動習慣
先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第一篇 運動健身習慣基本指南:運動很累?為什麼還要養成運動習慣?
第一章 運動健身的益處:燦爛人生 身心都美好
1.1 運動健身的生理益處:身體健康才有歡樂生活
1.2 運動健身的心理益處:擺脫憂鬱 面向陽光
第二章 運動健身習慣的重要性:不可思議的力量
2.1 運動健身習慣是循環之母:讓你越來越好的螺旋
2.2 短期行為的局限性:短暫的熱情 終將失敗
2.3 長期運動健身習慣的好處:見證習慣的力量
第三章 運動健身習慣的形成:打造牢固的關鍵三部曲
3.1 首部曲:開始階段──設定目標產生動機
3.2 二部曲:穩定階段──感受生活好的質變
3.3 三部曲:自動化階段──成為自然行為更是儀式
第二篇 運動健身實際操作指南:看起來很難 做起來不難 跟上我
第四章 目標具象化:夢境現前 力量引爆部曲
4.1 具象化概念與基礎:描摹出夢想藍圖
4.2 具象化對行動的重要性:預見目標 燃起渴望
4.3 如何進行有效的具象化:讓夢想變得身歷其境
4.4 具象化的科學基礎:為什麼必須具象化
4.5 從具象化到行動:實際應用實例
4.6 具象化的挑戰與解決方案
第五章 評估並制定個人運動健身目標:要SMART喔
5.1 評估個人體況的方式
5.2 設定目標
5.3 定期評估和調整
第六章 運動健身分類:運動有哪些?哪個適合你?
6.1 有氧運動
6.2 重量訓練
6.3 阻力訓練
6.4 柔韌性訓練
第七章 制定專業訓練計劃:透過教練協助 訂製量身套餐
7.1 訓練計劃的基本原則
7.2 漸進式訓練週期安排
7.3 制定每週訓練計劃
第八章 追蹤和評估訓練效果:紀錄—追蹤—評估—調整
8.1 紀錄及追蹤進展
8.2 評估訓練效果
8.3 調整訓練計劃
第九章 飲食與營養:健身更需在意合理的營養攝取
9.1 基本營養原則
9.2 增肌飲食策略
9.3 減脂飲食策略
9.4 營養品使用
第十章 休息與恢復:休息 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10.1 休息的重要性
10.2 恢復方法
10.3 恢復策略的制定
第十一章 運動傷害的認識、預防與處理:一時疏失 終身遺憾
11.1 常見運動傷害
11.2 預防運動傷害
11.3 運動傷害的處理
第三篇 運動健身習慣養成指南:別急!養成運動健身習慣有方法
第十二章 制定長短期運動目標:出發 要先有個目的地
12.1 合理安排訓練時間
12.2 設立長期目標,要有挑戰性
12.3 設立短期目標,作為階段里程碑
12.4 持續記錄與追蹤、調整
第十三章 建立支持系統:有團隊 就能互相鼓舞
13.1 尋找運動健身夥伴
13.2 參加運動健身社群
13.3 獲得專業指導
第十四章 調整與適應:不能以不變應萬變
14.1 根據變化調整計劃
14.2 接受身體變化
第十五章 建立高提示環境:隨時隨地都有提醒
15.1 開始行動 = 訊息提醒+情感激勵
15.2 環境提示的設計與應用
15.3 人為提示的設計與應用
第十六章 獎勵機制:肯定自己很棒 後面會更有力
16.1 設立合理的獎勵機制
16.2 多樣化的獎勵方式
16.3 建立獎勵系統
16.4 獎勵的心理影響
16.5 獎勵機制的研究報告
第十七章 自我決定論及其運用:強化運動習慣三妙招
17.1 提高自主性
17.2 從中得到勝任感
17.3 增強關係性
17.4 應用自我決定理論於運動健身習慣的養成
第十八章 轉化外在動機為內在動機:自動自發的運動
18.1 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
18.2 內、外在動機的表現比較
18.3 如何自己轉化外在動機為內在
18.4 運動的內、外在動機表現比較
18.5 運動如何建立的內在動機
第十九章 最終習慣養成過程:從開始到習慣 動者恆動
19.1 習慣成自然的演進過程
19.2 讓運動習慣訓練師幫你做到
第二十章 改變舊行為建立新習慣:Reset大腦的自動導航
20.1 個性並非天生,是幼時對訊息反應的疊加
20.2 行為習慣,也是大腦造成的
20.3 但是,個性和習慣是可以改變的
20.4 大腦的學習和自構能力
20.5 大腦只接受畫面,而非Yes、No
20.6 讓頭腦變壯壯 有方法
書末彩蛋:Come on!跟運動習慣教練DOME起來
附錄:學員分享──我做到了 你也可以
上班族仕鴻:有專業的協助,才能持續健身
媽媽族JOJO:二寶媽,恢復自信與光采了
學生族陳同學:不再因為體重和體型而自卑
粉領族王姐:幫媽媽健身,然後一起出國旅遊
參考資料
企業廣告
【內容試讀】
導讀:透過本書,所有人都可以養成個性化運動習慣
用科學的策略和方法將運動健身習慣化
本書適合所有希望建立運動健身習慣的人,無論你是完全的新手,還是已經有一定運動健身的經驗,都可以從中獲得寶貴的建議和技巧。特別是那些希望改善生活質量、提升心理健康和擁有更加積極生活態度的人士,本書將會是你的良師益友。不論你的目標是減肥、增肌還是提升耐力,我都會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案,幫助你達成目標。
我深知,每個人的運動健身旅程都是獨一無二的,有些人可能剛剛開始意識到運動的重要性,渴望通過運動健身來改變生活;有些人可能已經嘗試過多種運動健身方式,但始終難以堅持。無論你處於哪個階段,我都會通過這本書,提供實用的策略和方法,幫助你將運動健身行為轉變成穩定的習慣,從而實現長期的健康和幸福。
運動健身不僅僅是身體的鍛煉,更是一種心靈的洗滌。當你發現體型和體能變好之外,還感受到肌肉的力量、心跳的節奏,你會發現自己不僅在變得更健康,心靈也在不斷強大,生活更加充實和快樂。這種變化將帶來更積極的人生態度,讓你在面對生活中的挑戰時,能夠更加從容和自信,因為健康不僅是一種狀態,更是一種持久的生活方式。
讓本書陪你一直走在健康的運動路上
本書將陪伴你走過每一個運動健身的日子,無論是初次走進運動健身房的忐忑,還是每一次突破自我的喜悅,我將提供最全面的知識、最實用的技巧,幫助你在這條道路上走得更加穩健和長久。
讓我們一起開始這段充滿挑戰和成就的旅程,為自己的健康和幸福奠定堅實的基礎,通過這本書,我希望能夠激發你內心的力量,讓你在運動健身的過程中,不斷發現更好的自己,享受更加充實和快樂的人生。
當你開始這段旅程,你會發現,健康的生活方式帶給你無盡的回報,讓我們一起迎接這個挑戰,從今天開始,讓運動健身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為自己的未來創造更多可能性。
養成良好的運動健身習慣是最正確的投資
你的資產是1億,10億,還是100億……?
如果沒有前面那個1,後面有多少0都是枉然!
而那個1,就是健康,要健康就要運動、健身。
‧‧‧ ‧‧‧ ‧‧‧
1.1 運動健身的生理益處:身體健康才有歡樂生活
運動健身是一個奇妙的旅程,不僅能讓我們更健康,還能讓我們感受到無比的力量和活力,享受許多益處。
身體指標 由紅轉藍
當我們規律地進行運動時,心肺功能會顯著提升,肌肉和骨骼的力量也會增強。試想一下,當輕鬆地提起以前覺得很重的物品,或者毫不費力地爬上幾層樓梯時,那種成就感和自豪感是無可比擬的!心血管運動如跑步、游泳和騎自行車,能讓我們的心臟和肺部更加健康,而力量訓練如舉重和自重運動,則能增強肌肉和骨骼,預防骨質疏鬆和肌肉流失。
研究報告顯示,發表在《循環雜誌》(Circulation)上的一項研究指出:「每週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可以降低27%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另一項研究發現:「力量訓練可以顯著增強骨骼密度,特別是對於老年族群。」我們可以想像一位年長的女士,每天堅持適度的力量訓練,不僅讓她擁有了更加堅固的骨骼,還能夠輕鬆地陪伴孫子們玩耍,這樣的生活品質是多麼令人嚮往!
釋放壓力 精神滿滿
運動是一種天然的壓力解藥,當我們運動時,體內會釋放出一種叫做「內啡肽」的荷爾蒙,這種物質可以迅速振奮我們的心情。試想一下,當你結束一段激烈的跑步或一場充滿挑戰的瑜伽課後,那種身心放鬆的感覺,是不是彷彿所有的煩惱都煙消雲散了?規律的運動可以幫助我們減少焦慮和抑鬱的症狀,提高整體心理健康。運動還能促進大腦釋放神經遞質,如多巴胺和血清素,這些物質對於維持良好的情緒至關重要。
根據《心理醫學期刊》(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的一項研究:「參與有氧運動的個體其焦慮和抑鬱症狀顯著減少,運動後的內啡肽水準顯著提升。」這表示規律運動對於緩解壓力和提升心情具有積極作用。例如,一位在工作壓力下喘不過氣來的白領,在每天晚上堅持30分鐘的跑步後,漸漸感受到心情的舒緩,連夜晚的睡眠也變得更加香甜。
慢性疾病out 免疫力up
科學研究表明:「規律的運動能夠降低患心臟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風險。運動還能增強免疫系統,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比如,每週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75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結合力量訓練,可以顯著降低多種疾病的風險。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一項研究指出:「規律運動能夠降低糖尿病風險達58%。」而另一項發表在《柳葉刀》(The Lancet)的研究表明:「定期運動可以降低高血壓風險達25%。」例如,一位長期不運動的中年男性,在醫生的建議下開始進行規律的快走和力量訓練,不僅體重減輕了,血壓和血糖也得到了顯著的控制,這樣的健康轉變讓他的生活質量大幅提高。
‧‧‧ ‧‧‧ ‧‧‧
1.2 運動健身的心理益處:擺脫憂鬱 面向陽光
運動的益處不僅止於生理的,對心理也有很大的助益!主要作用在於透過運動活化精神、分泌內啡肽,擺脫各種負面情緒,並因為健康體態與目標達成,因而充滿亮麗與美。
美麗自信 容光煥發
當我們通過運動健身達成設定的目標時,那種成就感能夠大大增強我們的自信心和自我認同感。想像一下,第一次完成一場5公里的跑步,或是在運動健身房成功舉起超過自己體重的杠鈴,那種自豪感是無與倫比的!身體的改變也能提升我們的外在形象,進一步增強自信。定期運動能夠改善體態、減少體脂,讓我們看起來更健康、更有活力,這些都對提升自信心有積極的影響。
《運動與健康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的一項研究發現:「規律運動與自信心增強之間存在顯著相關。參與運動的個體在完成目標後普遍感到更有自信。」例如,一位原本對自己身材不滿意的年輕女性,通過堅持每週三次的力量訓練和有氧運動後,不僅體重減輕,身材變得曼妙勻稱,整個人也變得更加自信和陽光。
睡飽睡好 精神奕奕
規律運動可以改善睡眠質量,幫助我們更快入睡並提高深度睡眠的比例。良好的睡眠對於維持整體健康和提高日常生活的工作效率至關重要。研究表明:「每天進行適度的體育活動,如散步、瑜伽或輕度跑步,能夠顯著改善睡眠質量,減少失眠問題。」
《睡眠醫學評論》(Sleep Medicine Reviews)的一項綜述研究顯示:「參與規律運動的個體其睡眠質量顯著提高,失眠發生率顯著降低。」例如,一位常年受失眠困擾的中年男性,在開始每天早晨進行30分鐘的輕度跑步後,晚上入睡變得更加容易,且夜間醒來的次數明顯減少,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也隨之好轉!
●教練的小叮嚀
運動健身是每個人的身心靈必修課
通過探討運動健身對身體和心理的多重益處,展示了為什麼運動健身應該成為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年輕人、中年人還是年長者,運動健身都能帶來顯著的健康改變。
運動健身的健康益處無疑是顯著,它可以提高心臟和肺部的健康、增強肌肉和骨骼力量,還能預防骨質疏鬆和肌肉流失、降低心臟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風險,增強免疫系統,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
此外,運動能釋放內啡肽等提升心情的荷爾蒙,幫助我們減少壓力和抑鬱、改善睡眠質量,更能因身材的完美;目標的達成而提升自信心和自我認同感。
通過持之以恆的努力和科學的指導,我們都能夠在這條道路上找到屬於自己的健康之路,享受更加充實和快樂的人生。
‧‧‧ ‧‧‧ ‧‧‧
2.1 運動健身習慣是循環之母:讓你越來越好的螺旋
延伸性:建立生活良性循環
運動健身習慣會使其他健康行為也變為自動化,形成良性的循環。譬如,當我們每天自然而然地去健身房運動或者在家進行鍛煉,這種自律會延伸到生活的其他方面。試想一下,當你養成了每天早晨跑步的習慣,你會發現自己在選擇早餐時也會更傾向於選擇健康的食物,因為你不希望辛苦的鍛煉被不健康的飲食所抵消。研究顯示:「擁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更容易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這是因為運動促進了自律性和健康意識。」
又如,一位長期久坐的辦公室白領,決定每天下班後去運動健身房鍛煉,起初,他需要強迫自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變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發現自己不僅體重減輕,精力充沛,還在飲食上變得更加注意,開始選擇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這種自動化行為讓他整個人的生活質量都有了顯著提高。
基礎性:為生活與工作良性習慣的基礎
穩定的運動健身習慣能為其他生活習慣提供穩固的基礎,使健康成為一種常態的生活方式。運動健身習慣讓我們更加自律,這種自律可以延伸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如工作效率和時間管理。當我們習慣於每天的運動計劃,時間管理能力也會得到提升,因為我們學會了如何合理安排時間,確保每一項活動都能有效進行。
例如,一位年輕的創業者,每天面對繁忙的工作和無數的會議,但他堅持每天早晨進行一個小時的運動健身訓練,這種堅持讓他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律,工作效率也大幅提高。他發現自己在運動健身後頭腦更加清晰,決策更加果斷,這一切都源於他穩定的運動健身習慣為他的生活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動力性:看見成果,激勵向上
運動健身習慣能激發其他積極行為的養成,如健康飲食和規律作息。當我們看到運動健身帶來的積極變化時,會更有動力去保持和拓展這些健康行為。美國心臟協會的一項研究指出:「規律運動不僅能改善身體健康,還能促進其他健康行為的養成。」
例如,一位原本體型偏胖、生活習慣不健康的年輕人,決定開始運動健身後,他每天堅持進行力量訓練和有氧運動,很快他發現自己的身體有了顯著變化,體脂減少,肌肉增加,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這種變化激勵他進一步改善生活方式,他開始注意飲食,選擇高營養價值的食物,並且每天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最終,他的整個生活狀態有了質的飛躍,變得更加健康和積極。
總結來說:「運動健身習慣是一切健康行為的基礎和推動力。」它不僅能自動化我們的健康行為,還能為其他生活習慣提供穩固的基礎,並激發更多積極行為的養成。通過養成穩定的運動健身習慣,我們能夠在不斷追求健康和幸福的道路上,邁出堅實的每一步。習慣使行為自動化,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做出對健康有益的行為。
‧‧‧ ‧‧‧ ‧‧‧
2.2 短期行為的局限性:短暫的熱情 終將失敗
短期減肥:負面影響 越減越胖
短期的運動健身行為或是在短時間內減多少體重,對於我們整體健康沒有長期的幫助,這種一時的努力可能帶來一些快速的結果,但它們往往是不可持續的。「短期的極端減肥方法,無論是通過嚴格節食還是高強度的運動,都可能對我們的身體產生負面影響。」例如,代謝減慢、肌肉流失、免疫力下降等問題經常伴隨而來。根據《國際肥胖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記載:「短期內快速減重的人群通常在一年內恢復大部分體重。」
試想一下,一位忙碌的年輕人決定在一個月內減掉10公斤,於是他開始了極端的飲食控制和高強度的運動。最初,他的體重確實迅速下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精力逐漸下降,身體也出現了疲勞和乏力的現象。這種短期的減肥行為不僅對他的身體造成損害,還使他在恢復正常飲食後體重反彈,最終得不償失。
臨時運動:急功近利 傷害風險
臨時性的運動行為無法建立持久的體能基礎,還可能導致反覆的健康問題和受傷風險。許多人在新年開始時訂立運動目標,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目標常常被拋諸腦後。只有持續的運動才能帶來穩定的健康效益。一項發表在《運動醫學期刊》(Sports Medicine)上的研究強調:「間歇性的運動行為對於長期健康的影響有限,必須持續進行才能取得顯著效果。」
例如,一位中年人決定在度假前快速提升體能,於是他在短時間內進行高強度的運動。然而,由於他平時缺乏運動基礎,這種突然的高強度運動導致了肌肉拉傷,反而讓他不得不暫停所有運動計劃。這種臨時性的運動不僅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反而增加了受傷的風險。
總結來說,短期減肥和臨時運動無法建立穩固的體能基礎和健康習慣,容易導致反覆的健康問題和受傷風險。真正的健康改善需要的是持續的努力和長期的習慣養成。通過建立穩定的運動健身習慣,我們才可以確保自己的健康行為是持久且有效的,最終才能實現長期的健康與幸福。
以上內容節錄自《你會失敗是因為沒有健身習慣》陳學長著/林金郎、徐錦淳、水邊企劃撰稿.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6971.pdf
◎本書不只教您健身,更是幫您了解自己,建立一輩子受用的運動習慣,迎來健康人生。
◎您缺的就是這種良性螺旋,本書引導您,從「不會」、變成「自己就能做」,再到「把健身運動變成日常」。
◎預約人生勝利組,就從「讓運動健身變成一種習慣」開始。
本書由健身習慣養成專家出手,教你如何打造健康體態與成功體質,作者說:「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擁有良好健身習慣的人,會認為自己是失敗的!」
作者身為健身教練,看過各種無法培養持續健身運動習慣的失敗案例,因此主張運動健身習慣乃循環之母,在書中為您打造越來越好的螺旋──身體的(physical)與心智的(mental)良性螺旋。
書中彙整健身相關的「科學方法」和「實用建議」,並以「習慣養成」為核心,為讀者打造這部私人健身教練等級的健身寶典。為幫助讀者易讀好吸收,本書內容不堆疊過量專業知識,甚至穿插漫畫娛樂效果,以加深閱讀效果,讓習慣成為自然。
◎代理經銷:白象文化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6971.pdf
【作者簡介】
陳學長
H.A.B.I.T. System健身習慣養成系統以及VITA System女性全方位提升健身系統創始人,「有家健身」以及「POSH女性專屬健身」創辦人。打造全台唯一健身運動習慣訓練教學系統,依照每個學員目標客製教學,幫助學員能自主正確訓練,還有系統化打造健身運動習慣的訓練,幫助您建立更美好的人生。不只是教會學生健身,更重要的是幫助他們了解自己,建立起一輩子受用的運動能力與健康態度。每當學生從『不會』變成『自己就能做』到『把健身運動變成日常』,我們就是在創造讓大眾擁有正向人生的價值。
有家健身 https://www.thegymtw.com/
POSH女性專屬健身 https://www.poshfitnesscafe.com/
【作者序】
自序: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有良好健身習慣的人會認為自己是失敗的
運動健身必須成為「習慣」,才能改變生活
現代社會,健康和體適能越來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無論是忙碌的上班族、學生,還是年長者,大家都希望擁有健康的身體和積極的生活方式。隨著運動健身的普及和健康意識的抬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參與各種形式的鍛煉,期望通過運動來提升自己的健康狀況。
然而,儘管許多人認識到運動的重要性,但大家並沒有真正持續地讓自己保持在一個良好的健康狀態。「臨時性」的運動和「短期性」的運動健身計劃往往無法帶來持久的效果,這主要是因為「缺乏正確的指導和持續的動力」。很多人開始了一段時間後,因為沒有看到明顯的成效或因為各種原因而放棄,最終無法將運動健身轉變成一種穩定的生活習慣。
要解決這些問題,只有通過「科學的方法」和「實用的建議」,逐步養成並維持「運動健身習慣」。良好的運動健身習慣不僅能夠改善體型和提升體能,還能顯著增強心理健康,帶來更積極的生活態度。所以,我們應該讓運動健身變成一種習慣,使其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一時的行為。
健康才能創造並享受成功、財富和幸福
在這個充滿挑戰和壓力的社會中,我們被鼓勵追求成功,實現個人的目標和夢想。然而,成功的真正定義是什麼?是擁有財富和地位,還是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積極的心態?
「健康是一種消耗品」,我們的身體和心靈每天都在經歷磨損和消耗。大部分人的飲食習慣往往在支出自己的健康,即便買了再多所謂的健康食品,如果沒有真正的創造健康收入,健康還是會被耗盡。此外,無論是工作的壓力、生活的不安,還是加工食品的污染,都在無形中侵蝕著我們的健康。如果我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沒有建立自己的「健康儲蓄」,當我們的健康賬戶被透支後,結果將是可怕的,我們可能會發現,銀行賬戶的金錢存款,最後都消費在醫院裡各種開刀、醫療和藥品。
很多人認為瘦身減脂必須依靠運動健身,但事實上,瘦身減脂可以通過多種方式來實現,例如控制飲食和改變生活習慣。然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則必定需要運動健身,運動健身不僅僅是為了減肥,還是保持整體健康的關鍵。只有通過規律的運動,我們才能強化心肺功能、增強免疫系統、改善精神狀態,從而全面提升生活質量。
真正的成功不在於擁有多少財富,而在於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健康的頭腦,以及一個開心的生活。健康才是最大的財富,擁有健康,我們才能真正享受生活,擁有持久的幸福和滿足,而創造健康儲蓄的持續收入,最重要的就是養成良好的運動健身習慣。
學員的康復與貼心回饋,令我義無反顧
在我創業初期,有一段經歷讓我至今難忘。那時我一個人在二十幾坪的小店面裡奮鬥,沒有足夠的收入請員工,每天從早上9點工作到晚上11點半。有一天,一對中年夫婦來到店裡詢問收費方式。感覺叔叔是想帶阿姨來運動,但阿姨卻顯得非常抗拒,甚至在我面前說了很多難聽的話。然而,叔叔堅持並付款了。之後我在他們每次來的時候都細心教學,後來發現原來阿姨剛做完腫瘤手術,有些運動並不適合她。於是,我根據她的情況制定了特別的方案,來指導她運動。經過一段時間,阿姨主動告訴我她的身體狀況有明顯改善,非常感激我。後來,她知道我一個人看店,為了感激我還特意為我準備三餐。
看見一位需要幫助的人從抗拒、接受到改變、再到感激,我覺得我很幸運,在創業初期經歷這樣的過程,這段經歷對我來說非常珍貴,也是我持續努力的動力。社會上還有很多人不明白運動健身乃致養成習慣的重要性,所以我想讓大家知道並且推廣這個理念。
建立運動習慣並非一朝一夕,受用回報卻是永永遠遠
真正的成功應該不是一昧地追求收入,而是平衡生活狀態,運動健身習慣的建立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它帶來的回報卻是無價的。每天花點時間去運動,不僅是對自己身體的投資,也是對自己生活質量的保障。當我們擁有健康的身體和積極的心態,財富和幸福自然會隨之而來。
讓我們真正關注自己的健康,養成良好的運動健身習慣。這才是真正的成功之道,也是我們通向幸福和滿足的必經之路。
H.A.B.I.T. System 健身習慣養成系統創始人
陳學長
【目錄】
自序:我從來沒有見過一個有良好健身習慣的人會認為自己是失敗的
導讀:透過本書,所有人都可以養成個性化運動習慣
先來聽聽他們怎麼說?
第一篇 運動健身習慣基本指南:運動很累?為什麼還要養成運動習慣?
第一章 運動健身的益處:燦爛人生 身心都美好
1.1 運動健身的生理益處:身體健康才有歡樂生活
1.2 運動健身的心理益處:擺脫憂鬱 面向陽光
第二章 運動健身習慣的重要性:不可思議的力量
2.1 運動健身習慣是循環之母:讓你越來越好的螺旋
2.2 短期行為的局限性:短暫的熱情 終將失敗
2.3 長期運動健身習慣的好處:見證習慣的力量
第三章 運動健身習慣的形成:打造牢固的關鍵三部曲
3.1 首部曲:開始階段──設定目標產生動機
3.2 二部曲:穩定階段──感受生活好的質變
3.3 三部曲:自動化階段──成為自然行為更是儀式
第二篇 運動健身實際操作指南:看起來很難 做起來不難 跟上我
第四章 目標具象化:夢境現前 力量引爆部曲
4.1 具象化概念與基礎:描摹出夢想藍圖
4.2 具象化對行動的重要性:預見目標 燃起渴望
4.3 如何進行有效的具象化:讓夢想變得身歷其境
4.4 具象化的科學基礎:為什麼必須具象化
4.5 從具象化到行動:實際應用實例
4.6 具象化的挑戰與解決方案
第五章 評估並制定個人運動健身目標:要SMART喔
5.1 評估個人體況的方式
5.2 設定目標
5.3 定期評估和調整
第六章 運動健身分類:運動有哪些?哪個適合你?
6.1 有氧運動
6.2 重量訓練
6.3 阻力訓練
6.4 柔韌性訓練
第七章 制定專業訓練計劃:透過教練協助 訂製量身套餐
7.1 訓練計劃的基本原則
7.2 漸進式訓練週期安排
7.3 制定每週訓練計劃
第八章 追蹤和評估訓練效果:紀錄—追蹤—評估—調整
8.1 紀錄及追蹤進展
8.2 評估訓練效果
8.3 調整訓練計劃
第九章 飲食與營養:健身更需在意合理的營養攝取
9.1 基本營養原則
9.2 增肌飲食策略
9.3 減脂飲食策略
9.4 營養品使用
第十章 休息與恢復:休息 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10.1 休息的重要性
10.2 恢復方法
10.3 恢復策略的制定
第十一章 運動傷害的認識、預防與處理:一時疏失 終身遺憾
11.1 常見運動傷害
11.2 預防運動傷害
11.3 運動傷害的處理
第三篇 運動健身習慣養成指南:別急!養成運動健身習慣有方法
第十二章 制定長短期運動目標:出發 要先有個目的地
12.1 合理安排訓練時間
12.2 設立長期目標,要有挑戰性
12.3 設立短期目標,作為階段里程碑
12.4 持續記錄與追蹤、調整
第十三章 建立支持系統:有團隊 就能互相鼓舞
13.1 尋找運動健身夥伴
13.2 參加運動健身社群
13.3 獲得專業指導
第十四章 調整與適應:不能以不變應萬變
14.1 根據變化調整計劃
14.2 接受身體變化
第十五章 建立高提示環境:隨時隨地都有提醒
15.1 開始行動 = 訊息提醒+情感激勵
15.2 環境提示的設計與應用
15.3 人為提示的設計與應用
第十六章 獎勵機制:肯定自己很棒 後面會更有力
16.1 設立合理的獎勵機制
16.2 多樣化的獎勵方式
16.3 建立獎勵系統
16.4 獎勵的心理影響
16.5 獎勵機制的研究報告
第十七章 自我決定論及其運用:強化運動習慣三妙招
17.1 提高自主性
17.2 從中得到勝任感
17.3 增強關係性
17.4 應用自我決定理論於運動健身習慣的養成
第十八章 轉化外在動機為內在動機:自動自發的運動
18.1 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
18.2 內、外在動機的表現比較
18.3 如何自己轉化外在動機為內在
18.4 運動的內、外在動機表現比較
18.5 運動如何建立的內在動機
第十九章 最終習慣養成過程:從開始到習慣 動者恆動
19.1 習慣成自然的演進過程
19.2 讓運動習慣訓練師幫你做到
第二十章 改變舊行為建立新習慣:Reset大腦的自動導航
20.1 個性並非天生,是幼時對訊息反應的疊加
20.2 行為習慣,也是大腦造成的
20.3 但是,個性和習慣是可以改變的
20.4 大腦的學習和自構能力
20.5 大腦只接受畫面,而非Yes、No
20.6 讓頭腦變壯壯 有方法
書末彩蛋:Come on!跟運動習慣教練DOME起來
附錄:學員分享──我做到了 你也可以
上班族仕鴻:有專業的協助,才能持續健身
媽媽族JOJO:二寶媽,恢復自信與光采了
學生族陳同學:不再因為體重和體型而自卑
粉領族王姐:幫媽媽健身,然後一起出國旅遊
參考資料
企業廣告
【內容試讀】
導讀:透過本書,所有人都可以養成個性化運動習慣
用科學的策略和方法將運動健身習慣化
本書適合所有希望建立運動健身習慣的人,無論你是完全的新手,還是已經有一定運動健身的經驗,都可以從中獲得寶貴的建議和技巧。特別是那些希望改善生活質量、提升心理健康和擁有更加積極生活態度的人士,本書將會是你的良師益友。不論你的目標是減肥、增肌還是提升耐力,我都會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案,幫助你達成目標。
我深知,每個人的運動健身旅程都是獨一無二的,有些人可能剛剛開始意識到運動的重要性,渴望通過運動健身來改變生活;有些人可能已經嘗試過多種運動健身方式,但始終難以堅持。無論你處於哪個階段,我都會通過這本書,提供實用的策略和方法,幫助你將運動健身行為轉變成穩定的習慣,從而實現長期的健康和幸福。
運動健身不僅僅是身體的鍛煉,更是一種心靈的洗滌。當你發現體型和體能變好之外,還感受到肌肉的力量、心跳的節奏,你會發現自己不僅在變得更健康,心靈也在不斷強大,生活更加充實和快樂。這種變化將帶來更積極的人生態度,讓你在面對生活中的挑戰時,能夠更加從容和自信,因為健康不僅是一種狀態,更是一種持久的生活方式。
讓本書陪你一直走在健康的運動路上
本書將陪伴你走過每一個運動健身的日子,無論是初次走進運動健身房的忐忑,還是每一次突破自我的喜悅,我將提供最全面的知識、最實用的技巧,幫助你在這條道路上走得更加穩健和長久。
讓我們一起開始這段充滿挑戰和成就的旅程,為自己的健康和幸福奠定堅實的基礎,通過這本書,我希望能夠激發你內心的力量,讓你在運動健身的過程中,不斷發現更好的自己,享受更加充實和快樂的人生。
當你開始這段旅程,你會發現,健康的生活方式帶給你無盡的回報,讓我們一起迎接這個挑戰,從今天開始,讓運動健身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為自己的未來創造更多可能性。
養成良好的運動健身習慣是最正確的投資
你的資產是1億,10億,還是100億……?
如果沒有前面那個1,後面有多少0都是枉然!
而那個1,就是健康,要健康就要運動、健身。
‧‧‧ ‧‧‧ ‧‧‧
1.1 運動健身的生理益處:身體健康才有歡樂生活
運動健身是一個奇妙的旅程,不僅能讓我們更健康,還能讓我們感受到無比的力量和活力,享受許多益處。
身體指標 由紅轉藍
當我們規律地進行運動時,心肺功能會顯著提升,肌肉和骨骼的力量也會增強。試想一下,當輕鬆地提起以前覺得很重的物品,或者毫不費力地爬上幾層樓梯時,那種成就感和自豪感是無可比擬的!心血管運動如跑步、游泳和騎自行車,能讓我們的心臟和肺部更加健康,而力量訓練如舉重和自重運動,則能增強肌肉和骨骼,預防骨質疏鬆和肌肉流失。
研究報告顯示,發表在《循環雜誌》(Circulation)上的一項研究指出:「每週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可以降低27%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另一項研究發現:「力量訓練可以顯著增強骨骼密度,特別是對於老年族群。」我們可以想像一位年長的女士,每天堅持適度的力量訓練,不僅讓她擁有了更加堅固的骨骼,還能夠輕鬆地陪伴孫子們玩耍,這樣的生活品質是多麼令人嚮往!
釋放壓力 精神滿滿
運動是一種天然的壓力解藥,當我們運動時,體內會釋放出一種叫做「內啡肽」的荷爾蒙,這種物質可以迅速振奮我們的心情。試想一下,當你結束一段激烈的跑步或一場充滿挑戰的瑜伽課後,那種身心放鬆的感覺,是不是彷彿所有的煩惱都煙消雲散了?規律的運動可以幫助我們減少焦慮和抑鬱的症狀,提高整體心理健康。運動還能促進大腦釋放神經遞質,如多巴胺和血清素,這些物質對於維持良好的情緒至關重要。
根據《心理醫學期刊》(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的一項研究:「參與有氧運動的個體其焦慮和抑鬱症狀顯著減少,運動後的內啡肽水準顯著提升。」這表示規律運動對於緩解壓力和提升心情具有積極作用。例如,一位在工作壓力下喘不過氣來的白領,在每天晚上堅持30分鐘的跑步後,漸漸感受到心情的舒緩,連夜晚的睡眠也變得更加香甜。
慢性疾病out 免疫力up
科學研究表明:「規律的運動能夠降低患心臟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風險。運動還能增強免疫系統,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比如,每週進行至少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75分鐘的高強度有氧運動,結合力量訓練,可以顯著降低多種疾病的風險。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一項研究指出:「規律運動能夠降低糖尿病風險達58%。」而另一項發表在《柳葉刀》(The Lancet)的研究表明:「定期運動可以降低高血壓風險達25%。」例如,一位長期不運動的中年男性,在醫生的建議下開始進行規律的快走和力量訓練,不僅體重減輕了,血壓和血糖也得到了顯著的控制,這樣的健康轉變讓他的生活質量大幅提高。
‧‧‧ ‧‧‧ ‧‧‧
1.2 運動健身的心理益處:擺脫憂鬱 面向陽光
運動的益處不僅止於生理的,對心理也有很大的助益!主要作用在於透過運動活化精神、分泌內啡肽,擺脫各種負面情緒,並因為健康體態與目標達成,因而充滿亮麗與美。
美麗自信 容光煥發
當我們通過運動健身達成設定的目標時,那種成就感能夠大大增強我們的自信心和自我認同感。想像一下,第一次完成一場5公里的跑步,或是在運動健身房成功舉起超過自己體重的杠鈴,那種自豪感是無與倫比的!身體的改變也能提升我們的外在形象,進一步增強自信。定期運動能夠改善體態、減少體脂,讓我們看起來更健康、更有活力,這些都對提升自信心有積極的影響。
《運動與健康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的一項研究發現:「規律運動與自信心增強之間存在顯著相關。參與運動的個體在完成目標後普遍感到更有自信。」例如,一位原本對自己身材不滿意的年輕女性,通過堅持每週三次的力量訓練和有氧運動後,不僅體重減輕,身材變得曼妙勻稱,整個人也變得更加自信和陽光。
睡飽睡好 精神奕奕
規律運動可以改善睡眠質量,幫助我們更快入睡並提高深度睡眠的比例。良好的睡眠對於維持整體健康和提高日常生活的工作效率至關重要。研究表明:「每天進行適度的體育活動,如散步、瑜伽或輕度跑步,能夠顯著改善睡眠質量,減少失眠問題。」
《睡眠醫學評論》(Sleep Medicine Reviews)的一項綜述研究顯示:「參與規律運動的個體其睡眠質量顯著提高,失眠發生率顯著降低。」例如,一位常年受失眠困擾的中年男性,在開始每天早晨進行30分鐘的輕度跑步後,晚上入睡變得更加容易,且夜間醒來的次數明顯減少,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也隨之好轉!
●教練的小叮嚀
運動健身是每個人的身心靈必修課
通過探討運動健身對身體和心理的多重益處,展示了為什麼運動健身應該成為每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無論是年輕人、中年人還是年長者,運動健身都能帶來顯著的健康改變。
運動健身的健康益處無疑是顯著,它可以提高心臟和肺部的健康、增強肌肉和骨骼力量,還能預防骨質疏鬆和肌肉流失、降低心臟病、糖尿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風險,增強免疫系統,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
此外,運動能釋放內啡肽等提升心情的荷爾蒙,幫助我們減少壓力和抑鬱、改善睡眠質量,更能因身材的完美;目標的達成而提升自信心和自我認同感。
通過持之以恆的努力和科學的指導,我們都能夠在這條道路上找到屬於自己的健康之路,享受更加充實和快樂的人生。
‧‧‧ ‧‧‧ ‧‧‧
2.1 運動健身習慣是循環之母:讓你越來越好的螺旋
延伸性:建立生活良性循環
運動健身習慣會使其他健康行為也變為自動化,形成良性的循環。譬如,當我們每天自然而然地去健身房運動或者在家進行鍛煉,這種自律會延伸到生活的其他方面。試想一下,當你養成了每天早晨跑步的習慣,你會發現自己在選擇早餐時也會更傾向於選擇健康的食物,因為你不希望辛苦的鍛煉被不健康的飲食所抵消。研究顯示:「擁有規律運動習慣的人更容易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這是因為運動促進了自律性和健康意識。」
又如,一位長期久坐的辦公室白領,決定每天下班後去運動健身房鍛煉,起初,他需要強迫自己,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變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發現自己不僅體重減輕,精力充沛,還在飲食上變得更加注意,開始選擇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這種自動化行為讓他整個人的生活質量都有了顯著提高。
基礎性:為生活與工作良性習慣的基礎
穩定的運動健身習慣能為其他生活習慣提供穩固的基礎,使健康成為一種常態的生活方式。運動健身習慣讓我們更加自律,這種自律可以延伸到生活的其他方面,如工作效率和時間管理。當我們習慣於每天的運動計劃,時間管理能力也會得到提升,因為我們學會了如何合理安排時間,確保每一項活動都能有效進行。
例如,一位年輕的創業者,每天面對繁忙的工作和無數的會議,但他堅持每天早晨進行一個小時的運動健身訓練,這種堅持讓他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律,工作效率也大幅提高。他發現自己在運動健身後頭腦更加清晰,決策更加果斷,這一切都源於他穩定的運動健身習慣為他的生活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動力性:看見成果,激勵向上
運動健身習慣能激發其他積極行為的養成,如健康飲食和規律作息。當我們看到運動健身帶來的積極變化時,會更有動力去保持和拓展這些健康行為。美國心臟協會的一項研究指出:「規律運動不僅能改善身體健康,還能促進其他健康行為的養成。」
例如,一位原本體型偏胖、生活習慣不健康的年輕人,決定開始運動健身後,他每天堅持進行力量訓練和有氧運動,很快他發現自己的身體有了顯著變化,體脂減少,肌肉增加,精神面貌也煥然一新。這種變化激勵他進一步改善生活方式,他開始注意飲食,選擇高營養價值的食物,並且每天早睡早起,保持充足的睡眠。最終,他的整個生活狀態有了質的飛躍,變得更加健康和積極。
總結來說:「運動健身習慣是一切健康行為的基礎和推動力。」它不僅能自動化我們的健康行為,還能為其他生活習慣提供穩固的基礎,並激發更多積極行為的養成。通過養成穩定的運動健身習慣,我們能夠在不斷追求健康和幸福的道路上,邁出堅實的每一步。習慣使行為自動化,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做出對健康有益的行為。
‧‧‧ ‧‧‧ ‧‧‧
2.2 短期行為的局限性:短暫的熱情 終將失敗
短期減肥:負面影響 越減越胖
短期的運動健身行為或是在短時間內減多少體重,對於我們整體健康沒有長期的幫助,這種一時的努力可能帶來一些快速的結果,但它們往往是不可持續的。「短期的極端減肥方法,無論是通過嚴格節食還是高強度的運動,都可能對我們的身體產生負面影響。」例如,代謝減慢、肌肉流失、免疫力下降等問題經常伴隨而來。根據《國際肥胖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記載:「短期內快速減重的人群通常在一年內恢復大部分體重。」
試想一下,一位忙碌的年輕人決定在一個月內減掉10公斤,於是他開始了極端的飲食控制和高強度的運動。最初,他的體重確實迅速下降,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精力逐漸下降,身體也出現了疲勞和乏力的現象。這種短期的減肥行為不僅對他的身體造成損害,還使他在恢復正常飲食後體重反彈,最終得不償失。
臨時運動:急功近利 傷害風險
臨時性的運動行為無法建立持久的體能基礎,還可能導致反覆的健康問題和受傷風險。許多人在新年開始時訂立運動目標,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些目標常常被拋諸腦後。只有持續的運動才能帶來穩定的健康效益。一項發表在《運動醫學期刊》(Sports Medicine)上的研究強調:「間歇性的運動行為對於長期健康的影響有限,必須持續進行才能取得顯著效果。」
例如,一位中年人決定在度假前快速提升體能,於是他在短時間內進行高強度的運動。然而,由於他平時缺乏運動基礎,這種突然的高強度運動導致了肌肉拉傷,反而讓他不得不暫停所有運動計劃。這種臨時性的運動不僅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反而增加了受傷的風險。
總結來說,短期減肥和臨時運動無法建立穩固的體能基礎和健康習慣,容易導致反覆的健康問題和受傷風險。真正的健康改善需要的是持續的努力和長期的習慣養成。通過建立穩定的運動健身習慣,我們才可以確保自己的健康行為是持久且有效的,最終才能實現長期的健康與幸福。
以上內容節錄自《你會失敗是因為沒有健身習慣》陳學長著/林金郎、徐錦淳、水邊企劃撰稿.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626364697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