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內容涵蓋廣泛,以經典為基礎,涉及哲學、歷史、文學等各個學科。作者運用深刻的思考和獨到的見解,為讀者呈現了一幅中國學術思想發展的豐富圖景。該書對於想要瞭解中國學術思想史的讀者來說,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作者從經典、哲學、文學等方面去探索其中的奧秘與發展,並運用自己深刻的思考和獨到的見解來闡釋,為讀者呈現了一幅豐富而有深度的圖景。
章太炎(1869年1月12日—1936年6月14日)
原名學乘,字枚叔,一作梅叔。後易名為炳麟。因反清意識濃厚,慕顧絳的為人行事而改名為絳,號太炎。世人常稱之為「太炎先生」。早年又號膏蘭室主人、劉子駿私淑弟子等。浙江餘杭人,清末民初思想家、史學家、樸學大師、民族主義革命者、注音符號設計者、中國醫學院首任院長。
章太炎的學術成就非常豐富,他的研究範圍涵蓋了經學、文字音韻學、諸子學、西學、醫學等多個領域。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國學略說》、《國故論衡》、《訄書》等。《國學略說》是根據他於1935年9月在章氏國學講習會上的講學記錄整理而成的,是他晚年總結其一生研治國學的治學心得的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