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寶書局網路書店

 
目前位置:首頁 > 圖書一般分類 > 商業理財 > 你穿上的,是誰的故事?
圖書一般分類 > 商業理財 > 你穿上的,是誰的故事?
你穿上的,是誰的故事?
你穿上的,是誰的故事?
作者: 儲爾勇
出版社儲爾勇
出版日期:2025-09-01
語言:中文
ISBN:9786260142780
裝訂:平裝
定價380
購買數量:
內容簡介
目錄書摘
導讀/序
作者介紹
【本書簡介】
《你穿上的,是誰的故事?》是一部為對時尚關領域的從業者而寫的品牌實務指南。書中揭示了時尚產業中從設計圖到市場戰場的過程,重點落在品牌與營銷層面,並指出好的設計只是起點,唯有透過精準的品牌定位、文化敘事與行銷策略,才能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建立長期價值。
全書以「問題引導+理論解析+案例支撐+章末自問」的結構,帶領讀者從品牌基礎、品牌策略、行銷溝通、品牌成長與延伸四大單元,逐步理解如何構築一個能被消費者記住、喜愛、甚至依附的品牌。書中不僅引用國際時尚與奢侈品牌案例,也特別納入亞洲與台灣市場的在地實踐,讓讀者能對比不同文化與市場結構下的品牌方法論。
作者結合多年的教學與業界經驗,運用學術理論(如品牌資產模型、消費者行為理論、STP定位、場景行銷等)與真實案例,解析品牌如何透過產品設計語言、符號系統、空間體驗與數位媒體營運,建構獨特的市場位置與文化意義。例如,如何像UNIQLO般以高頻SKU與媒體槓桿打造長期品牌影響力;如何像Prada般跨界藝術與科技創造零售體驗;或如何像台灣在地品牌一樣,結合文化故事與市場策略形成差異化優勢。
本書的特點在於強調「品牌感知」與「場景營造」的結合,指出在當代市場,品牌不再只是賣商品,而是經營消費者的生活場景與文化心智。書中對「設計語言—品牌符號—文化意義」的鏈結做了深入解析,並提供可操作的思考框架與練習,幫助讀者將創意轉化為可持續的品牌價值。
無論你是剛起步的設計師、品牌創業者,或是想深入了解時尚品牌運作的學生,這本書都將是你理解時尚品牌背後邏輯、方法與靈感來源的完整地圖,帶你從一件衣服的故事出發,走向一個品牌的世界觀。

【作者簡介】
◎作者:儲爾勇
◎新加坡管理大學SMU博士 / 美國紐約Parsons School of Design MFA / 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
◎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兼任助理教授
◎AKA及孔明廣告公司聯合創始人
◎經歷阿里巴巴集團市場大學校長、阿里震中小企業及創新企業品牌總經理、WPP AGENDA、BBDO等廣告及設計企業。擁有超過20年在紐約、上海、杭州、台北等地設計及市場品牌行銷經驗。曾獲選為廣告百大人物,並榮獲超過50項創意設計獎項,包括Spike Award, Click Award, ROI Award, ID Magazine Award and Cannes Lions.
◎聯繫方式:eryung@gmail.com


【作者序】
你穿的,是誰的故事?
當我們購買時尚產品時,買的不僅是衣物的材質與設計,更是背後所描繪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時尚是一個由創作者主導的行業,透過風格與設計展現對生活的詮釋與態度。然而,光有好的設計並不足以讓品牌長存於市場。真正關鍵在於,品牌如何運用市場策略與品牌化手段,讓作品在季節更迭的時尚浪潮中持續受到青睞;如何建立在消費者心中的記憶、培養忠誠度,並靈活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才是邁向「長期成功」的關鍵。
好不好看、什麼叫好看、有沒有價值、有沒有人願意付出錢購買這價值,這些都不會水到渠成,都需要經過市場、品牌、營銷等的經營下產生。
因此,讓市場經營的觀念從一開始就成為時尚創作的一部分,本書便應運而生。內容將時尚品牌的建構知識分為四個單元:品牌基礎、品牌策略、品牌傳播、品牌成長與延伸。從品牌設計的第一哩路出發,逐步帶領讀者理解如何打造一個具備市場競爭力、能被消費者記住並長期選擇的時尚品牌。
對學習服裝設計的學生而言,本書提供從設計思維走向品牌思維的框架;對剛入行的時尚產業從業者或品牌創業者而言,則希望能作為一本易讀且具備行動指引的品牌入門的參考書。願讀者能在閱讀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品牌故事的開場白。
本書是繼「打造異空間」、「場景行銷」後的第三本書,其中部分的較為基礎的市場知識在此書中並未多加闡述,對於市場營銷涉入不深的讀者,可以參考前兩本書的內容以增加對於時尚市品牌的理解。
最後,感謝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的師生們,透過課堂中的交流與專案中的探索,豐富了此書的內容。若有疏漏,尚祈指正。也感謝我的同事們與家人們,讓我在這段時間為所欲為。
【目錄】
前導篇|讓商品超越設計,成為價值的象徵 6
Part 1|品牌基礎:從設計走向策略的第一哩路 10
第一章 時尚品牌——從設計語言到品牌符號 12
第二章 品類與時尚品牌類型 38
第三章 時尚行業的消費者行為與族群洞察 58

Part 2|品牌策略:讓品牌被記住的設計與邏輯 76
第四章 品牌定位:讓品牌有態度 80
第五章 品牌故事與文化建構 94
第六章 視覺識別與品牌設計系統 106

Part 3|品牌傳播:讓市場認識你、記住你、選擇你 122
第七章 打造品牌聲音 124
第八章 數位品牌經營與社群 142
第九章 門店、通路與購物體驗 152

Part 4|品牌成長與延伸:打造長跑型品牌 164
第十章 品牌延伸與品類擴張 166
第十一章 永續、文化與品牌責任 176
第十二章 從一句話開始打造你的時尚品牌 188
引用 206

【內容試讀】
讓商品超越設計,成為價值的象徵
為什麼換上不同的品牌標籤,價格與價值感知會天差地別?答案或許不在布料或製作工藝,而是「品牌」所傳遞出的無形價值。當兩件白T在材質和剪裁上差異不大,消費者仍可能為其中一件多付三倍甚至更高的價格,是因為消費者買的不是衣服本身,而是品牌背後象徵的某種身份、一段文化敘事,甚至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品牌不只是設計,更是一種「被感知」的系統──當品牌成功在消費者心中建立起獨特形象與認同感,它就能跳脫價格競爭的紅海,進入高溢價的戰場。
如同蘋果所傳遞的,其核心從來不只是處理器或鏡頭,而是一種「Think Different」的創新精神、一種極致簡潔的美學設計語言,以及對個人價值與文化品味的明確表態。蘋果讓產品成為生活態度的象徵,也讓品牌成為一種信仰。更甚的,奢侈品品牌的核心價值亦早已超越功能性,而是「象徵性價值」與「身份認同」的操作。品牌標誌、創作者故事、歷史傳承等,皆成為消費者願意付出高品牌溢價的理由。對於時尚,品牌不僅僅是一件衣服的製造者,而是賦予商品文化意涵的敘事者。
Louis Vuitton的手袋與UNIQLO的日常包款,兩者在「功能性」上或許差異不大,皆可用來收納隨身物品,然而在價值感知上的落差卻極為明顯。Louis Vuitton所銷售的遠超越了一只包,更是一種身份地位或旅行精神與探索故事的體現。透過名人加持、精品秀場等方式,Louis Vuitton將品牌包裝為一種夢想敘事的象徵。反觀UNIQLO則以日常基本款與高性價比作為核心訴求,滿足消費者對日常實用性的需求。兩者雖同為包袋,卻因品牌不同分別成為「自我表述的工具」與「滿足日常使用的解決方案」,呈現出截然不同的品牌價值。服裝亦如是,同樣材質與版型的衣物,品牌賦予其中的文化與象徵,足以形塑消費者願意支付的心理價格差異。
從行為經濟學的角度來看,炫耀性消費揭示了品牌商品的消費行為並不完全是基於使用需求,更多時候是為了「被看見」的社會性行為。消費者透過擁有高價品牌商品,向外界傳遞其社會地位或文化資本,這正是信號理論 (Spence, 1973) 中的核心概念。一個品牌若具備高度辨識度的標誌,如Chanel的雙C、Burberry的格紋,便能在社會交往中成為一種辨識工具,讓持有者透過品牌符號快速建立社會認同與歸屬感的差異 (Kapferer, J.-N., & Bastien, V., 2012)。
品牌的力量,來自於它是否能在消費者心中留下深刻記憶、建立信任,並成為自我形象的一部分。當我們討論服裝設計時,視野不應僅停留於設計本身,更需深入理解品牌背後所蘊含的故事、文化與象徵意涵,這些元素如何轉化為消費者願意為其付出高價的品牌體驗。這一過程絕非單靠設計本身即可實現,唯有透過整合性的品牌感知策略,才能將時尚品牌的價值真正內化於消費者的心智之中,成為其生活態度與文化認同的一環。

Part 1|品牌基礎:從設計走向策略的第一哩路
當一件衣服完成設計與打版後,它真的就具備了品牌價值嗎?或者說,設計的美感與品牌的魅力之間,還隔著哪些尚未被跨越的距離?
時尚品牌的建立,不僅是設計師靈感的展現,更是一場從「設計語言」走向「市場策略」的進化之旅。「設計」為品牌提供了形象的雛形,然而唯有透過精準的品牌定位、深刻的文化建構與對消費者行為的洞察,「設計」才能轉化為消費者心中的認同與價值感。這條從設計桌走向市場戰場的「第一哩路」,也是每一個品牌無法忽視的基礎工程。
目錄導讀
第一章|什麼是時尚品牌?從設計語言到品牌符號—理解品牌不僅是商標與商品,更是一套透過設計語言、文化意涵與市場定位所構築的品牌符號系統。品牌如何被「看見」、如何進入消費者心智。
第二章|時尚市場分類與品牌類型— 闡述時尚市場的品牌類型分類,理解品牌在不同價值層級、風格場域與文化場景中的定位策略,並認識品牌間的競爭與差異化邏輯。
第三章|時尚消費者行為與族群洞察— 進一步轉向品牌的受眾,提及當代時尚消費者的購買心理變化與動機。從「為什麼消費者願意為一件看起來一樣的白T付出三倍價格?」出發,了解品牌如何影響消費選擇,並掌握不同脈絡下的消費趨勢。
透過這三章,與讀者一起從設計走向策略的品牌思維基礎,為後續更深入的品牌敘事、視覺設計與行銷操作打下穩固的起點。

第一章 時尚品牌—— 從設計語言到品牌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