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煙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到得還來別無事,廬山煙雨浙江潮。」這是黃源盛教授課間很常引用的一首蘇東坡詩作。
「犁齋主人」黃教授,從事法史研究與教學近半世紀,於研究,行深融豁,引曙光於世,具獨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由於有眼光因而能見其遠,有胸襟故而能成其大,其治學理路與豐碩實績,可說是個「不僅是法律的法律人」。於教學,桃李春風,播佳種在田,從人心最根本處點撥,從生命的內在真誠處出發,勉勵學子要「盡人事、聽天命、少煩惱」,予人有「道」可循,而「傳道、授業、解惑」此三者,亦其志、其義!
文章真有千古事?本《文存》記述了一個法史學家大半人生的學思歷程,是回顧,也是前瞻,雖屬山雨江潮的緣影,其意境或堪玩索!
「犁齋主人」黃教授,從事法史研究與教學近半世紀,於研究,行深融豁,引曙光於世,具獨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由於有眼光因而能見其遠,有胸襟故而能成其大,其治學理路與豐碩實績,可說是個「不僅是法律的法律人」。於教學,桃李春風,播佳種在田,從人心最根本處點撥,從生命的內在真誠處出發,勉勵學子要「盡人事、聽天命、少煩惱」,予人有「道」可循,而「傳道、授業、解惑」此三者,亦其志、其義!
文章真有千古事?本《文存》記述了一個法史學家大半人生的學思歷程,是回顧,也是前瞻,雖屬山雨江潮的緣影,其意境或堪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