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瑞甫(1872-1952),名錫璜,號黼堂,別署孚塘,福建同安人。他博通中西醫理,學貫儒醫,亦曾主修《同安縣志》,為民國初年福建地區遠近馳名的醫家。
吳瑞甫早年創辦廈門國醫專門學校,潛心編纂醫學講義,如《傷寒綱要講義》、《診斷學講義》、《四時感症》、《傳染雜病學》等,此外還主編《廈門醫藥月刊》、《國醫旬刊》等醫學雜誌,致力推動中西醫匯通、中醫教育等,培養後進無數。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隔年吳瑞甫經香港轉赴新加坡避難,落腳於新加坡同安會館行醫濟世。行醫之餘,他亦創辦中醫學會並被推舉為主席,同時兼任廈門公會義務醫師,古稀之年仍筆耕不輟,主編《醫粹》、《醫統》、《醫經先聲》等雜誌,積極籌建新加坡國醫專門學校和醫學圖書館,為新加坡中醫界敬重,享譽「國醫名家」。
吳瑞甫對福建與新加坡中醫發展具有承前啟後的貢獻。本書即以年代為編,收錄其與軍政商醫各方人士來往書信、論著節錄與詩文創作,立體呈現他在醫學、文化與公共事務上的多元成就。
吳瑞甫早年創辦廈門國醫專門學校,潛心編纂醫學講義,如《傷寒綱要講義》、《診斷學講義》、《四時感症》、《傳染雜病學》等,此外還主編《廈門醫藥月刊》、《國醫旬刊》等醫學雜誌,致力推動中西醫匯通、中醫教育等,培養後進無數。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隔年吳瑞甫經香港轉赴新加坡避難,落腳於新加坡同安會館行醫濟世。行醫之餘,他亦創辦中醫學會並被推舉為主席,同時兼任廈門公會義務醫師,古稀之年仍筆耕不輟,主編《醫粹》、《醫統》、《醫經先聲》等雜誌,積極籌建新加坡國醫專門學校和醫學圖書館,為新加坡中醫界敬重,享譽「國醫名家」。
吳瑞甫對福建與新加坡中醫發展具有承前啟後的貢獻。本書即以年代為編,收錄其與軍政商醫各方人士來往書信、論著節錄與詩文創作,立體呈現他在醫學、文化與公共事務上的多元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