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曾是一股浪潮,也曾是很時髦的名詞
過去,各國無不積極參與區域經濟整合
現在,世界各地冒出抗拒全球化的呼聲
全球化究竟是優是劣?
如果抵制全球化,甚至讓它消失
各國在維護本身權益之下閉關自守或不惜彼此衝突
世局又將如何?
「經濟全球化曾經被視為阿里巴巴的山洞,現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我們以為全球化所促進的無國界世界是理想烏托邦的實現,但事實卻不然。全球化是最糟糕的經濟模式嗎?為何有人對全球化充滿敵意?
在《大退潮》這本挑動人心的新書中,英國經濟學家史帝芬.金恩以赫胥黎的反烏托邦名著《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借喻,敲響全球化或將終結的警鐘。他融合經濟、歷史、地理、政治哲學與當前國際局勢(包括美國退出TPP、中國推行一帶一路、俄羅斯併吞克里米亞),解釋全球化倘若告終,世界經濟秩序將陷入何種境地。
—誰的全球化?區域整合的贏家與輸家
金恩認為,就政治和經濟而言,西方版本的全球化正接近極限。全球化似乎讓所有船隻都水漲船高,即使某些船隻內部的所得與財富分配愈來愈不平均。金融危機爆發之前,許多西方決策者和經濟學家過於自滿,認為全球的經濟大餅已經增長,卻沒有留心其分配情況。現實是:大部分的經濟收益都由強國與頂尖富人捧走,他們還占了優勢之便不斷累積財富。經濟危機的爆發更顯示全球經濟與市場之間有落差,而且國與國之間有根本的利益衝突。
—孤立主義與保護主義死灰復燃
只要經濟長期衰退,人們就會在失望中探究原因,進而產生孤立心態。英國脫歐、川普高喊「美國優先」當選,顯示西方與全球化的蜜月期已經結束,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北約、歐盟等跨國組織已成沉重的政治負擔。全球經濟重心正由西方轉移到東方,加上西方國家遭遇了一連串的困難,使其政治基調產生變化,導致民粹主義和孤立主義的勢力抬頭。
—「我們」與「他們」,排外情緒湧現
收入與財富不平等日益擴大,更加深民眾「不在同一艘船」的感覺,認為外來者會瓜分福利,因此排斥外國人、移民和菁英。政治氛圍愈來愈傾向於保護主義,各國在經濟、財政乃至於軍事上容易爆發全面衝突,全球化的進展遭遇愈來愈嚴峻的考驗。
—全球化浪潮退後,誰坐收漁翁之利?
既然不是人人都能得到好處,這個世界為何不能「去全球化」呢?試想,倘若希臘、義大利、西班牙等國的經濟長期停滯,德國這些強國持續繁榮,歐元就可能無法存續;假使世界強權日漸擁抱民族主義,跨國組織將受到打壓,國際貿易可能崩盤;如果物價礙於央行的措施而逐漸遭到扭曲,資本市場就可能無法發揮功能;毫無效率的資金配置將使得生產及收入雙雙下滑,各國便得付出慘痛代價。
—各國發展環環相扣,沒有人是局外人
最可怕的是,西方民主國家變得只想追求狹隘的自身利益,某些極權國家就會趁機填補空缺。美國經濟長期表現不佳,它既不願、也無力持續擔任領頭羊;但美國退縮之後,全球局勢更加混亂了。未來,歐盟如果瓦解、歐洲分裂,如何抵擋隔壁張牙舞爪的俄羅斯?那些威脅解散北約的人若不能建立可靠的替代機構,如何繼續維護集體利益?國與國之間的糾紛,由誰主持公道仲裁?與其擔憂國內日漸增加的移民,協助那些較貧窮的地區發展經濟,不是更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嗎?
—不確定的時代,我們的義務從現在開始
放任贊成孤立與保護主義的思想流竄,當他們的觀點成為主流的那一天,我們就必須面臨黯淡無望的新世界。對此,史帝芬.金恩在本書最後寫了一則寓言:西元2044年,川普的某個女兒成為共和黨候選人,她在演說中強調將繼續奉行孤立主義,禁止外國人進入美國;彼時歐盟已經瓦解,北約不復存在,俄羅斯趁機坐大,中國掌握整個東亞和太平洋,曾經有主權爭議的島嶼都歸它所有。這樣的新世界,是我們樂見的嗎?
本書特色
1.架構恢宏卻不流於空洞。作者以其豐富的專業知識與財經背景,為現今的世界局勢與經濟格局做了發人深省的剖析。
2.書中引用的歷史與時事都為人熟知,只要對世界歷史與當代時事略有關心注意的讀者,都能毫無障礙地理解與閱讀。
3.作者的筆調兼具面對專家學者的嚴謹性以及面對一般讀者的簡易性,深入淺出。
4.本書為身為世界公民的每一分子提供值得反思與討論的綱要,也是能幫助國人與國際思潮接軌、打開國際視野的重要經典。
權威推薦
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世新大學、北科大兼任教授
李顯峰/臺灣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
周桂田/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所長、臺灣大學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曾怡仁/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楊肅/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蔡中民/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蕭全政/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考試院考試委員
(以上依姓氏筆劃排序)
國外好評
《經濟學人》、《時代雜誌》盛讚
《金融時報》/麥肯錫年度最佳商業圖書入選
美國前財政部長桑默斯、維珍集團創辦人布蘭森權威推薦
「史帝芬.金恩在關鍵時刻出了這本巨著。他從重要的歷史觀點切入,替當前的爭論增添獨到的見解,值得我們深入探討。」──勞倫斯.桑默斯(Lawrence H. Summers)/美國前財政部長
「立論強而有力,引領讀者綜觀歷史……這本書可以幫助世界。」——理查‧布蘭森爵士(Sir Richard Branson)/維珍集團創辦人
「這本新書樹立了里程碑!」──《衛報》(The Guardian)
「立論精闢,發人深省。」──《經濟學人》(Economist)
「金恩提醒我們,數千年以來,世界經歷數波全球化潮流。這些浪潮憑藉不同的驅動力興起,有盛有衰,有起有伏,衰落時總令人怵目驚心。過去七十載,全球化浪潮席捲各地,讓我們受益匪淺。如果這股浪潮得以持續,我們仍將從中獲益。然而,全球化絕非必然發生,我們必須回顧更久遠的歷史,了解哪些力量正在阻撓全球化。金恩娓娓道來,分析精闢,內容深刻,讀來饒富趣味。」──尼古拉斯.斯特恩勳爵(Lord Nicholas Stern)/英國國家學術院(British Academy)院長、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經濟管理帕特爾(I.G. Patel)講座教授及英國上議院中立議員
「本書淺顯易懂,讓讀者得以輕鬆汲取複雜的觀念。金恩條理清晰,充滿自信,優遊於歷史脈絡之中,從中穿針引線,連繫統合,娓娓道來引領讀者。我們身處的世代將以扣人心弦的懸念告終。未來將是嚴峻的新世界嗎?」──菲利普.奧德里克(Philip Aldrick)/《泰晤士報》(Times)編輯
「本書擲地有聲、鞭辟入裡,借鏡歷史提出重要見解。作者史帝芬.金恩解釋為何全球化不如眾人認為的穩妥,尤其新舊政治力量如今彼此交鋒,顛覆性的技術也應運而生,各方勢力不斷激烈競爭,重塑了各國的關係、制度與想法。若想知道世界經濟的前景,以及它將如何牽動全球經濟秩序與影響各國福祉,務必翻閱本書。」 ──穆罕默德.伊爾艾朗(Mohamed El-Erian)/安聯集團(Allianz SE)首席經濟顧問,著有《唯一的遊戲:中央銀行、不穩定與避免下一次崩潰》(The Only Game in Town: Central Banks, Instability and Avoiding the Next Collapse)
「《大退潮》強烈且清楚闡述了觀點……金恩立論正確,指出有人認為一旦涉及重要的議題,譬如外交政策或將「西方價值觀」加諸於中東時,就會有單一的國際社會,甚至有統合的西方世界,眾人皆抱持一致的目標與觀點……。然而,一如既往,實情並非如此,各國不會冷漠旁觀,卻也不至於熱情參與。」──艾倫.貝帝(Alan Beattie)/《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編輯
「論斷精闢,有先見之明,卻令人惶惶不安。若想做好準備去面對(近期的)未來世界,務必閱讀本書。」──彼得.法蘭科潘(Peter Frankopan)/牛津大學歷史學家,著有《絲綢之路:一部新的世界史》(The Silk Roads: A New History of the World)
「在全球化時代,世界繁榮且相對和平。這個時代日漸告終,但過去七十年基於規則的秩序將被何種體制取代?史帝芬.金恩探討近期趨勢,內容扣人心弦、令人警醒,明確指出全球化危機可能造成何種令人不安的結果。若沒有強大的歐盟、世貿組織與北約,美國也不再領導全球,這個世界將變得危險和貧窮,而且充滿變數。」──黛安.柯爾(Diane Coyle)/曼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anchester)經濟系教授,著有《GDP的多情簡史》(GDP: A Brief But Affectionate History)
「這是一個針對全球教育、健康、繁榮與科技所進行之大膽的元分析(meta-analysis)……擁有深刻而豐富的脈絡與細節。」——《自然》(Nature)
「語帶悲觀但論述完整。」──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副主編及首席經濟評論員
「經濟學家從未因為發表錯誤的悲觀預測而賠上聲譽。匯豐集團的思想家史帝芬.金恩出版了這本備受讚譽的書籍,警告西方世界即將發生一連串的政經恐怖局勢……。本書可激發讀者對此進行討論。」──安德魯.馬爾(Andrew Marr)/《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作家
「本書引人入勝,立論清楚,引領讀者思考未來,書中指出全球化時代可能已經結束。」──《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二○一七夏日閱讀書單」(Summer Reading 2017)
「論點明確精妙,適時合宜……而且至關重要。」──《羅利新聞與觀察報》(Raleigh News and Observer)
「史帝芬.金恩的《大退潮》是一本鉅細靡遺的紀實文學,絲絲入扣,乃是不滿文學(literature of discontent)領域的傑出著作。」──《洛杉磯書評》(Los Angeles Review of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