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寶書局網路書店

 
目前位置:首頁 > 圖書十大分類 > 600 史地類 > 630 中國文化史 > 經與史:華夏世界的歷史建構
圖書十大分類 > 600 史地類 > 630 中國文化史 > 經與史:華夏世界的歷史建構
經與史:華夏世界的歷史建構
經與史:華夏世界的歷史建構
作者: 劉仲敬
出版社八旗文化
出版日期:2018-05-03
語言:中文
ISBN:9789578654112
裝訂:平裝
定價460
購買數量:
內容簡介
目錄書摘
導讀/序
脫掉「中國古代史」的外衣,
呈現「華夏世界」本體的真面目
跳出朝代體系,也跳出大一統吏治國家的價值體系
所看到的「中國史」是?

  打破「國史大綱」的儒家史觀,打破「馬克思進化論史觀」
  剖析「華夏世界」真實的演化史!

  一般我們提到「經」與「史」時,首先想到的大多是浩瀚難辨的斷簡殘編。而劉仲敬筆下的「經」,是華夏世界運行的憲法原則、核心價值體系;「史」則是圍繞著「經」在時間上的展開。

  劉仲敬本書,首次揭示出「華夏世界」的「經」與「史」是:
  ——從周政,變成秦政
  ——從封建多國體系,變成大一統吏治國家
  ——從有機的共同體,變成編戶齊民的散沙社會
  ——從彼此制衡的貴族社會,變成由僭主、冒險家和遊士組成的汲取社會的宮廷權貴集團
  ——從「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論,淪落成「宮廷權貴和朋黨共治」的現實。

  《經與史》的結構

  完全跳出傳統「中國史」解釋模式下的「朝代更替」,在作者看來,華夏世界裡固然存在周秦漢元明清這樣的古代王朝國家,但用「正統性理論」把這些珠子串起來的中國朝代史,不過是近代的國族主義虛構。

  本書上部認為,華夏世界遵循自己的季候循環。從「歷史的黎明」(第二章章名)開始,經由盛夏之路(第三章)演變為秋收和「嚴冬來臨」(第五章章名),從而實現了歷史的終結。之後則進入史後之人的時代。華夏版的歷史終結論,對應的時間大約是從商周到秦漢,這段時間是華夏世界的形成期,也是其憲政體系從周政發展為秦政,從封建多國體系演化為大一統吏治國家的時期。路徑一旦鎖定,歷史的發展已經沒有其他可能性,只能等待蠻族的秩序輸入。

  所以本書的下部,就是華夏世界淪入「蠻族闌入和統治」的歷史。從蠻族的闌入(五胡十六國)、到蠻族披上華夏外衣、優孟衣冠的魏晉隋唐(第七章),再到蠻族素面登場、殖民華夏的元清(第八章),最後在西方近代秩序的輸入之下,華夏世界的天下主義終結,東亞淪為為地方(第九章)。從此,「中國」作為近代國族國家出現在東亞。

  本書可以說是一部倒著看的「中國史」

  對於習慣錢穆《國史大綱》或是中國馬克思史觀下的中國古代史的讀者,本書的結構和觀點都是振聾發聵。本著這樣的切入視角,原本「中國史」的關注焦點,在本書中則幾乎看不到,原本「中國史」讚美的價值,本書則可能得出相反的評價。從這個角度看,本書可以說是一部倒著看的「中國史」。這樣的觀點在書中隨處可見,下面僅僅舉例

  ——比如對中國史推崇的魏孝文帝漢化改革,本書認為鮮卑部落貴族「淪落」為宮廷權貴,而非「文明化」為儒家官員。

  ——比如從史料看,漢武帝其實比秦始皇更加殘暴,然而一般印象則是秦始皇才殘暴。為什呢?這是因為,秦始皇的時代還大致是封建貴族存有一定勢力的時代,對專制的容忍度非常低,而漢武帝的大一統散沙社會對暴政的容忍度非常高,相較之下,漢武帝就比秦始皇仁慈。這對比今天的台灣民主體制和中國專制制度下,民眾對政府的一般反應就可看出。

  ——比如唐太宗和魏徵的關係,一般中國史視為明君和賢相的政治典範,本書則認為,這只是折射了唐代政治結構而已,魏徵代表了關東客卿,李世民代表了隴西根本。關東和關西的大結構就像清朝的滿漢結構,涉及到地域和族群,皇帝要彌合帝國的東西結構,就必須對魏徵客氣而禮貌。我們生活在外省本省政治結構下的台灣,對於政治人物要照顧到不同族群利益才能拿到更多選票,一定是非常理解的。道理是相同的。

  總之,我們一旦跳出大一統吏治國家的價值體系,翻轉來看中國史,就會發現,五胡亂華並非境外蠻族的入侵,而是中原大戰不斷引進外圍蠻族武士來支援的自然後果。就會發現,儒家的教義和政治理想其實是周政(封建主義和多國體系)的產物,但卻發展為以為用單純的道德約束就能保證帝國的和平、並避免暴政。就會發現,大一統其實是散沙順民社會的編戶齊民,而盛世(唐、清那樣的世界帝國)是戰鬥力的喪失,是秩序消耗掉的餘燼,是古典華夏文明終結於吏治國家,而以後的每一次重啟都依靠蠻族的闌入。

  基本上,華夏文明的演變,乃是一種每下愈況的變化;從春秋戰國到秦漢、再歷經魏晉隋唐、兩宋明清,我們可以清楚看見一個趨勢,即構成社會的中堅團體——國人、宗族等等,隨著一次次的社會清洗而逐漸消滅;進入近代之後,華夏社會已經變成「原子化的個人」組成的鬆散群體,無力抵抗外來秩序的控制與統合。

  劉仲敬將這種淪亡的過程,用他獨特的筆鋒加以表達,呈現出一副完整的圖像,然而,這並不是一部悲觀的書,而是一道曙光,有力地透過史家之筆,呈現出作者想要表達的「經」(法則),可謂現代經史結合的代表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