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不諳日語的及日本歷史文化的大學生、博物館參觀者和赴日遊客
提供認識日本藝術和設計的便捷途徑
12個日本設計的美學要素 × 10個關鍵特徵 × 28位日本藝術的早期推手
結合深刻的解說和超過200張精美照片
探究視覺品質、文化因素及佛教、神道等宗教傳統
如何深刻影響日本的藝術表現
「日本的一切皆精緻、優美、令人讚歎……珍奇瑰麗之物不可勝數,遍佈足之所至、目之所及之處,觀之如繁花入眼,心自嘆服稱奇。倘定睛矚目,則如臨險境……店主不著意推薦,而所售器物自有風華難掩。但凡物廉總引人貪欲,乃至傾其所有,況這遍地風雅,更是令人傾心,難以自拔。」——小泉八雲,《不為人知的日本面容》
記者小泉八雲(LafcadioHearn,1850—1904)在上述文章中,記述了他於一八九○年抵達日本首日的見聞和感想。這些所見所感道出了日本藝術以及手工藝的魅力所在,這種魅力自那個時代起就吸引著西方人,並一直延續至今。十九世紀,愛慕日本風物與國民氣質的西方人不勝枚舉,而小泉八雲正是其中之一。他們意識到,日本諸多的藝術與手工藝品、建築和庭園,從精微的飾物到恢宏的建築,縱使歷經百年,製作手法迥異,仍然散發出獨特的氣質和迷人的魅力。恰如小泉八雲所言,它們對於西方大眾來說魅力難擋。如今,我們漸已明白,這種吸引力源於一套獨特的設計理念,這種理念以精益求精為出發點,秉承日本民族的文化特質,從而形成了一種根植於日本匠人心中的職業素養。
本書寫作的目的,意在補充介紹大量蘊含於日本設計中的文化因素與美學概念,面向不甚熟悉上述內容的讀者或者學術團體,作者選取了與前人稍顯不同的視角進行闡述。本書以章節為單位,從以下三個相互關聯的層面進行探討:日本設計美學的構成要素,包括形態特徵;設計理念背後的文化溯源;那些將日本設計推向世界舞臺的日本以及海外人士,是他們促成了這種設計理念在全球設計文化中獨樹一幟並產生深遠的影響。
本書第一章闡明了當今最具代表性、使用最為廣泛的日本美學及設計詞彙,其中的多數詞彙直到二十世紀六○年代才成為西方文獻中的通用術語。同時,本章也從視覺觀感的角度呈現了日本設計中的十個關鍵要素,並通過列舉現代設計案例,闡明了日本數百年來的傳統設計理念仍持續不斷地影響著其現代設計風格的狀況;第二章辨析了日本設計中的文化因素,揭示了日本社會結構在促成其文化價值觀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並且說明了這種價值觀直接影響了日本設計美學的風貌,體現了日本社會的大環境對於畫家、手工藝者以及設計師創作風格的形成所起到的推動作用;最後一章重點介紹了自十九世紀至今,西方世界接觸並瞭解日本設計的發展歷程,在這一過程中,日本設計開始在世界範圍內展露鋒芒,並得以廣泛傳播,受到大眾矚目;這一章同時強調了日本設計對於世界現代藝術理論的發展與形成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該章還論及二十八位來自不同領域的人士對日本設計的評述,他們的視角多樣,各有側重。這些包括畫家、美術教育家、科學家、醫師、工業設計師、建築師、藝術史學家、藝術評論家以及哲學家在內的日本或海外人士,於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上半葉率先將日本的藝術、手工藝、庭園以及建築設計的精要介紹給了西方。
各界推薦
生活器物作家.視覺設計師 米力
小器生活創意 總監 江明玉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副教授 大阪大學博士 林承緯
選選研 / NIBUNNO 創辦人 林唯哲
IF OFFICE 負責人 馮宇
作家 辜振豐
薄霧書店創辦人、書籍設計師 蔡南昇
設計工作室 霧室
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副教授 鄭陸霖
——好評推薦
格拉罕的著作針對日本藝術與設計的文化背景及其國外擁護者進行了詳盡的敘述。她對於設計專有名詞的探討,包括了這幾十年來「侘」、「寂」、「?」等術語被使用及誤用的原因。本書是任何對日本藝術感興趣者不可或缺的讀物。 —Janice Katz, Roger L. Weston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日本藝術副研究員
在這本出色的圖解書中,派翠西亞‧格拉罕採掘了各式各樣日本設計鑑賞的視覺特色,並揭示它們如何深刻根植在文化、精神和社會背景中——這些都是現有日本藝術史教科書所無法比擬的。—Mikiko Hirayama, 辛辛那提大學設計、藝術、建築及規劃學院助理教授及博物館學、藝術史/藝術教育所長
在這部史無前例的作品中,格拉罕生動且親切地闡述了對理解日本設計至關重要的基本美學與文化根源。設計師、畫家、藝術鑑賞家及日本藝術、文化學者必讀。—Andreas Marks, 明尼阿波利斯美術館日韓藝術部門主管暨克拉克中心主任
格拉罕為現代世界所有試圖理解日本美學及設計原理的根源、發展、影響與價值者,精巧地打造了簡潔、珍貴的資源。—Jan Schall, 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
這一本堂皇可觀、具權威性且非常迷人的書籍之於任何對日本文化感興趣的人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讀物。—Sylvan Barnet, 《A Short Guide to Writing About Art》作者
對於喜歡日本及其藝術的人來說,不可不讀本書!即使像我這樣的收藏家,也會在它的圖片和文字中找到新的樂趣。—Bill Clark,日本藝術收藏家及加州漢福德克拉克日本文化藝術中心創辦人
這本樣式出色、佐以圖解的手冊,對日本設計的現代概念及其文化根源,連同歐美地區日本思想推動者的發展演變,一併進行了詳盡的解析。此書將為學生及旅客提供方便隨時使用的指南。—Christine Guth, 倫敦皇家藝術學院
這本精彩的書籍同時激發你的想法並取悅你的目光。它將凝聚藝術歷史學家及藝術愛好者的注意力。格拉罕優雅地針對某些關鍵美學原理、社會背景及日本設計的詮釋者,進行了簡潔的研究,回顧了許多在本書中精美圖示的作品。—Kendall H. Brown, 加州州立大學長堤分校藝術學院亞洲藝術史教授
編輯推薦
日本式的感性通常具備直覺的、情緒上的吸引力,無論是一件絲製和服、一條被仔細耙平的庭園小徑、一個建築的奇蹟、一只茶壺或者一項當代的藝術作品。這樣的魅力已經滲透到整個日本文化中。它顯示在最普通的用具以及零食包裝上,也存在日本建築及美術作品中。
日本設計、亞洲藝術專家及作家派翠西亞‧格拉罕,透過本書向讀者闡明這種奠基在精湛技藝和簡樸之上的美學如何形成。其非凡的全彩著作,透過結合見解深刻的解說以及超過二百張精美的照片,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揭示日本的設計美學。聚焦在日本設計的十個元素上,格拉罕探究視覺品質、文化因素及佛教、神道等日本宗教傳統 如何深刻影響其藝術表現。
提供認識日本藝術和設計的便捷途徑
12個日本設計的美學要素 × 10個關鍵特徵 × 28位日本藝術的早期推手
結合深刻的解說和超過200張精美照片
探究視覺品質、文化因素及佛教、神道等宗教傳統
如何深刻影響日本的藝術表現
「日本的一切皆精緻、優美、令人讚歎……珍奇瑰麗之物不可勝數,遍佈足之所至、目之所及之處,觀之如繁花入眼,心自嘆服稱奇。倘定睛矚目,則如臨險境……店主不著意推薦,而所售器物自有風華難掩。但凡物廉總引人貪欲,乃至傾其所有,況這遍地風雅,更是令人傾心,難以自拔。」——小泉八雲,《不為人知的日本面容》
記者小泉八雲(LafcadioHearn,1850—1904)在上述文章中,記述了他於一八九○年抵達日本首日的見聞和感想。這些所見所感道出了日本藝術以及手工藝的魅力所在,這種魅力自那個時代起就吸引著西方人,並一直延續至今。十九世紀,愛慕日本風物與國民氣質的西方人不勝枚舉,而小泉八雲正是其中之一。他們意識到,日本諸多的藝術與手工藝品、建築和庭園,從精微的飾物到恢宏的建築,縱使歷經百年,製作手法迥異,仍然散發出獨特的氣質和迷人的魅力。恰如小泉八雲所言,它們對於西方大眾來說魅力難擋。如今,我們漸已明白,這種吸引力源於一套獨特的設計理念,這種理念以精益求精為出發點,秉承日本民族的文化特質,從而形成了一種根植於日本匠人心中的職業素養。
本書寫作的目的,意在補充介紹大量蘊含於日本設計中的文化因素與美學概念,面向不甚熟悉上述內容的讀者或者學術團體,作者選取了與前人稍顯不同的視角進行闡述。本書以章節為單位,從以下三個相互關聯的層面進行探討:日本設計美學的構成要素,包括形態特徵;設計理念背後的文化溯源;那些將日本設計推向世界舞臺的日本以及海外人士,是他們促成了這種設計理念在全球設計文化中獨樹一幟並產生深遠的影響。
本書第一章闡明了當今最具代表性、使用最為廣泛的日本美學及設計詞彙,其中的多數詞彙直到二十世紀六○年代才成為西方文獻中的通用術語。同時,本章也從視覺觀感的角度呈現了日本設計中的十個關鍵要素,並通過列舉現代設計案例,闡明了日本數百年來的傳統設計理念仍持續不斷地影響著其現代設計風格的狀況;第二章辨析了日本設計中的文化因素,揭示了日本社會結構在促成其文化價值觀的形成中所起的作用,並且說明了這種價值觀直接影響了日本設計美學的風貌,體現了日本社會的大環境對於畫家、手工藝者以及設計師創作風格的形成所起到的推動作用;最後一章重點介紹了自十九世紀至今,西方世界接觸並瞭解日本設計的發展歷程,在這一過程中,日本設計開始在世界範圍內展露鋒芒,並得以廣泛傳播,受到大眾矚目;這一章同時強調了日本設計對於世界現代藝術理論的發展與形成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該章還論及二十八位來自不同領域的人士對日本設計的評述,他們的視角多樣,各有側重。這些包括畫家、美術教育家、科學家、醫師、工業設計師、建築師、藝術史學家、藝術評論家以及哲學家在內的日本或海外人士,於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上半葉率先將日本的藝術、手工藝、庭園以及建築設計的精要介紹給了西方。
各界推薦
生活器物作家.視覺設計師 米力
小器生活創意 總監 江明玉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副教授 大阪大學博士 林承緯
選選研 / NIBUNNO 創辦人 林唯哲
IF OFFICE 負責人 馮宇
作家 辜振豐
薄霧書店創辦人、書籍設計師 蔡南昇
設計工作室 霧室
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學系副教授 鄭陸霖
——好評推薦
格拉罕的著作針對日本藝術與設計的文化背景及其國外擁護者進行了詳盡的敘述。她對於設計專有名詞的探討,包括了這幾十年來「侘」、「寂」、「?」等術語被使用及誤用的原因。本書是任何對日本藝術感興趣者不可或缺的讀物。 —Janice Katz, Roger L. Weston芝加哥藝術博物館日本藝術副研究員
在這本出色的圖解書中,派翠西亞‧格拉罕採掘了各式各樣日本設計鑑賞的視覺特色,並揭示它們如何深刻根植在文化、精神和社會背景中——這些都是現有日本藝術史教科書所無法比擬的。—Mikiko Hirayama, 辛辛那提大學設計、藝術、建築及規劃學院助理教授及博物館學、藝術史/藝術教育所長
在這部史無前例的作品中,格拉罕生動且親切地闡述了對理解日本設計至關重要的基本美學與文化根源。設計師、畫家、藝術鑑賞家及日本藝術、文化學者必讀。—Andreas Marks, 明尼阿波利斯美術館日韓藝術部門主管暨克拉克中心主任
格拉罕為現代世界所有試圖理解日本美學及設計原理的根源、發展、影響與價值者,精巧地打造了簡潔、珍貴的資源。—Jan Schall, 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
這一本堂皇可觀、具權威性且非常迷人的書籍之於任何對日本文化感興趣的人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讀物。—Sylvan Barnet, 《A Short Guide to Writing About Art》作者
對於喜歡日本及其藝術的人來說,不可不讀本書!即使像我這樣的收藏家,也會在它的圖片和文字中找到新的樂趣。—Bill Clark,日本藝術收藏家及加州漢福德克拉克日本文化藝術中心創辦人
這本樣式出色、佐以圖解的手冊,對日本設計的現代概念及其文化根源,連同歐美地區日本思想推動者的發展演變,一併進行了詳盡的解析。此書將為學生及旅客提供方便隨時使用的指南。—Christine Guth, 倫敦皇家藝術學院
這本精彩的書籍同時激發你的想法並取悅你的目光。它將凝聚藝術歷史學家及藝術愛好者的注意力。格拉罕優雅地針對某些關鍵美學原理、社會背景及日本設計的詮釋者,進行了簡潔的研究,回顧了許多在本書中精美圖示的作品。—Kendall H. Brown, 加州州立大學長堤分校藝術學院亞洲藝術史教授
編輯推薦
日本式的感性通常具備直覺的、情緒上的吸引力,無論是一件絲製和服、一條被仔細耙平的庭園小徑、一個建築的奇蹟、一只茶壺或者一項當代的藝術作品。這樣的魅力已經滲透到整個日本文化中。它顯示在最普通的用具以及零食包裝上,也存在日本建築及美術作品中。
日本設計、亞洲藝術專家及作家派翠西亞‧格拉罕,透過本書向讀者闡明這種奠基在精湛技藝和簡樸之上的美學如何形成。其非凡的全彩著作,透過結合見解深刻的解說以及超過二百張精美的照片,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揭示日本的設計美學。聚焦在日本設計的十個元素上,格拉罕探究視覺品質、文化因素及佛教、神道等日本宗教傳統 如何深刻影響其藝術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