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六年,夏夏全新創作詩集
驚喜附贈巧思設計神祕詩卡,邀請讀者一起動手來玩詩
德布希是法國印象派作曲家,也是從小習琴的夏夏最喜愛的音樂家,其樂風淡雅細緻,彷彿光影緩移,映照出隨之微微變化的景物色塊,既像清澈的潺潺流水,也像被風吹動的蕾絲窗紗,底下顯露出透明而瑰麗的各種細節,而閱讀夏夏的詩,也常常給人這樣的感受。睽違六年,夏夏歷經了一段不算短的創作停滯期,卻又忽而重拾詩筆,陸續寫下了這本集子裡映照著不同時期心緒風景的詩作。
書中同名的輯二「德布希小姐」,為十首概念完整具足的組詩,也因此成為本詩集最鮮明的意象和書名。啟發創作靈感的「德布希小姐」真有其人,也就是印象派作曲家德布希的獨生女兒克勞德-愛瑪德布希(Claude-Emma Debussy 1905-1919),小名「秀秀」(Chou Chou),這位德布希小姐生平頗為傳奇,一生備受寵愛,也是德布希的創作靈感謬思,德布希並特地為她譜寫了好些樂曲,包括傑作鋼琴組曲「兒童天地」(Children’s Corner)。然後天生體弱多病的她,在父親死後一年即因白喉而去世,年僅十四歲。
夏夏藉由「德布希小姐」──秀秀的形象寫了這十首詩,創作這組詩的同時,也是詩人很重要的蛻變期,無論在心理上和寫作上都經歷了長長的沉澱,才找到新的方向,重新開始創作。
擅長跨界創作的夏夏,她從詩的本質出發,翻玩過扭蛋和篆刻,並跨界戲劇、小說。除了能以刀刻或戲劇影像來表達詩,這次她更發想了密碼詩卡的型式,做為獻給讀者的驚喜和詩集的設計亮點。書籍最後將輯二的「德布希小姐」十首詩以描圖紙留白的方式呈現,讀者可沿虛線裁下這十張描圖紙,然後分別放置在內書封的密碼底版上,透視留白處即可見詩句浮現。特殊的閱讀方式和裝幀,讓詩的奧義更為跳躍靈動,充滿驚喜。
本書特色
★睽違六年,夏夏全新創作詩集
★隨書神祕附贈,描圖紙印刷DIY密碼詩卡
名人推薦
楊澤、孫梓評、凌性傑、崔舜華、蔡琳森 誠摯推薦
「讀夏夏的詩,我們從她非典的禱詞中,看見生命的敗壞與光亮之總總;從她意象的樂譜裡,讀見密緻的成長之掙扎與悖昧;而《德布西小姐》就是這樣一部既溫柔又暴烈,既甜媚又怯鬱的詩作。我們讀著這樣的詩,讀著這樣的夏夏,感受著『一隻蝴蝶在振翅』的心弦波動。」 ──崔舜華(詩人)
「作為一介詩的生產者,夏夏必深諳此物孕生的奧祕。這些留存的詩,是艱辛度越了現實介面的遺贈。其中的一些字句,乃是負扛了運動傷損,脫離正規賽時,於傷停時間猶勉力持續作動的軀骸。那或便是寫詩的人所能擁有的至珍寶物:他願以一切已然的條件搭造更持久的耐心,以現世既予的坷坑為器,備妥自己,去承接,也只承接,繼而兌現即將降臨的水窪。」──蔡琳森(詩人)
驚喜附贈巧思設計神祕詩卡,邀請讀者一起動手來玩詩
德布希是法國印象派作曲家,也是從小習琴的夏夏最喜愛的音樂家,其樂風淡雅細緻,彷彿光影緩移,映照出隨之微微變化的景物色塊,既像清澈的潺潺流水,也像被風吹動的蕾絲窗紗,底下顯露出透明而瑰麗的各種細節,而閱讀夏夏的詩,也常常給人這樣的感受。睽違六年,夏夏歷經了一段不算短的創作停滯期,卻又忽而重拾詩筆,陸續寫下了這本集子裡映照著不同時期心緒風景的詩作。
書中同名的輯二「德布希小姐」,為十首概念完整具足的組詩,也因此成為本詩集最鮮明的意象和書名。啟發創作靈感的「德布希小姐」真有其人,也就是印象派作曲家德布希的獨生女兒克勞德-愛瑪德布希(Claude-Emma Debussy 1905-1919),小名「秀秀」(Chou Chou),這位德布希小姐生平頗為傳奇,一生備受寵愛,也是德布希的創作靈感謬思,德布希並特地為她譜寫了好些樂曲,包括傑作鋼琴組曲「兒童天地」(Children’s Corner)。然後天生體弱多病的她,在父親死後一年即因白喉而去世,年僅十四歲。
夏夏藉由「德布希小姐」──秀秀的形象寫了這十首詩,創作這組詩的同時,也是詩人很重要的蛻變期,無論在心理上和寫作上都經歷了長長的沉澱,才找到新的方向,重新開始創作。
擅長跨界創作的夏夏,她從詩的本質出發,翻玩過扭蛋和篆刻,並跨界戲劇、小說。除了能以刀刻或戲劇影像來表達詩,這次她更發想了密碼詩卡的型式,做為獻給讀者的驚喜和詩集的設計亮點。書籍最後將輯二的「德布希小姐」十首詩以描圖紙留白的方式呈現,讀者可沿虛線裁下這十張描圖紙,然後分別放置在內書封的密碼底版上,透視留白處即可見詩句浮現。特殊的閱讀方式和裝幀,讓詩的奧義更為跳躍靈動,充滿驚喜。
本書特色
★睽違六年,夏夏全新創作詩集
★隨書神祕附贈,描圖紙印刷DIY密碼詩卡
名人推薦
楊澤、孫梓評、凌性傑、崔舜華、蔡琳森 誠摯推薦
「讀夏夏的詩,我們從她非典的禱詞中,看見生命的敗壞與光亮之總總;從她意象的樂譜裡,讀見密緻的成長之掙扎與悖昧;而《德布西小姐》就是這樣一部既溫柔又暴烈,既甜媚又怯鬱的詩作。我們讀著這樣的詩,讀著這樣的夏夏,感受著『一隻蝴蝶在振翅』的心弦波動。」 ──崔舜華(詩人)
「作為一介詩的生產者,夏夏必深諳此物孕生的奧祕。這些留存的詩,是艱辛度越了現實介面的遺贈。其中的一些字句,乃是負扛了運動傷損,脫離正規賽時,於傷停時間猶勉力持續作動的軀骸。那或便是寫詩的人所能擁有的至珍寶物:他願以一切已然的條件搭造更持久的耐心,以現世既予的坷坑為器,備妥自己,去承接,也只承接,繼而兌現即將降臨的水窪。」──蔡琳森(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