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百年老店開快車的老司機
本書記錄了斗南鎮農會農會總幹事張有擇,將一個百年農會組織轉向現代化農企業的過程。
一個有百年歷史的農業組織也可以與新穎的現代化企業管理思維在一起,管理的奇蹟變革,不只發生在新穎的金融業、科技業或者製造業,也一樣可以出現在原本傳統保守的百年老店。
一開始由農人的類合作社組織起家,從日治時代的他里霧信用組合開始,經歷了土地改革、農業改革、進入WTO。
進入瞬變的21世紀,斗南鎮農會雖偏處島嶼西部,總幹事張有擇卻擁有超越地方的國際眼光,導入現代化管理作法,擦亮了百年老店的招牌。本書便從旁記錄了這樣的轉變。
從1919年「他里霧信用組合」成立至今,斗南鎮農會成立將屆滿百週年。在總幹事張有擇先生領導下,持續推動金融改革、小地主大佃農、產銷履歷……等政策,並引進日本越光米,讓斗南鎮成為臺灣米產區的標竿,途中也感受臺灣目前的社會氛圍,為加強社會大眾與農業的聯繫,除了兢兢業業在農務本業上,也一直開展食農教育,讓社會大眾雙腳踏進農園,對於土地能有更切身的感受。
此外,一直不受到本國農業青睞的的根莖類作物馬鈴薯與紅蘿蔔,在張有擇先生的規劃下,亦拿下佳績,除了馬鈴薯成為國內最大產區之外,紅蘿蔔也創下外銷日本的紀錄。而這兩大作物的格外品,也由農會搓合轉給斗南的肉牛業當飼料,完整了農畜業經濟循環,達到雙贏的目標。當然,斗南的肉牛產業,也在如此經營下灼灼發熱,直面進口牛肉的挑戰,走出自己的路。
一個地方性的農業組織,是如何從傳統的農人組合轉向為現代的農企業,這樣的轉型過程將會在歷史上寫上一筆,即將填補臺灣從日治時期迄今的農業組織研究的空白。
本書特色
1. 不同於一般商管書籍的case study,本書主角率領的不是跨國企業,也不是新穎的金融業、科技業甚至新創獨角獸,而是一個在他人眼中相對保守傳統的農會組織,卻可以展現出新穎的管理思維,更重要的是,他也成功了!
2. 本書可也是傳產組織領袖的求生攻略本,面對變動頻繁的現代社會,如何把有年紀的組織成功轉向。
3. 農業政策研究者的第一手史料。
本書記錄了斗南鎮農會農會總幹事張有擇,將一個百年農會組織轉向現代化農企業的過程。
一個有百年歷史的農業組織也可以與新穎的現代化企業管理思維在一起,管理的奇蹟變革,不只發生在新穎的金融業、科技業或者製造業,也一樣可以出現在原本傳統保守的百年老店。
一開始由農人的類合作社組織起家,從日治時代的他里霧信用組合開始,經歷了土地改革、農業改革、進入WTO。
進入瞬變的21世紀,斗南鎮農會雖偏處島嶼西部,總幹事張有擇卻擁有超越地方的國際眼光,導入現代化管理作法,擦亮了百年老店的招牌。本書便從旁記錄了這樣的轉變。
從1919年「他里霧信用組合」成立至今,斗南鎮農會成立將屆滿百週年。在總幹事張有擇先生領導下,持續推動金融改革、小地主大佃農、產銷履歷……等政策,並引進日本越光米,讓斗南鎮成為臺灣米產區的標竿,途中也感受臺灣目前的社會氛圍,為加強社會大眾與農業的聯繫,除了兢兢業業在農務本業上,也一直開展食農教育,讓社會大眾雙腳踏進農園,對於土地能有更切身的感受。
此外,一直不受到本國農業青睞的的根莖類作物馬鈴薯與紅蘿蔔,在張有擇先生的規劃下,亦拿下佳績,除了馬鈴薯成為國內最大產區之外,紅蘿蔔也創下外銷日本的紀錄。而這兩大作物的格外品,也由農會搓合轉給斗南的肉牛業當飼料,完整了農畜業經濟循環,達到雙贏的目標。當然,斗南的肉牛產業,也在如此經營下灼灼發熱,直面進口牛肉的挑戰,走出自己的路。
一個地方性的農業組織,是如何從傳統的農人組合轉向為現代的農企業,這樣的轉型過程將會在歷史上寫上一筆,即將填補臺灣從日治時期迄今的農業組織研究的空白。
本書特色
1. 不同於一般商管書籍的case study,本書主角率領的不是跨國企業,也不是新穎的金融業、科技業甚至新創獨角獸,而是一個在他人眼中相對保守傳統的農會組織,卻可以展現出新穎的管理思維,更重要的是,他也成功了!
2. 本書可也是傳產組織領袖的求生攻略本,面對變動頻繁的現代社會,如何把有年紀的組織成功轉向。
3. 農業政策研究者的第一手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