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寶書局網路書店

 
目前位置:首頁 > 圖書十大分類 > 400 應用科學類 > 463 食品化學工業;營養化學工業 > 口感科學: 由食物質地解讀大腦到舌尖的風味之源(收錄50道無國界全方位料理)
圖書十大分類 > 400 應用科學類 > 463 食品化學工業;營養化學工業 > 口感科學: 由食物質地解讀大腦到舌尖的風味之源(收錄50道無國界全方位料理)
口感科學: 由食物質地解讀大腦到舌尖的風味之源(收錄50道無國界全方位料理)
口感科學: 由食物質地解讀大腦到舌尖的風味之源(收錄50道無國界全方位料理)
出版社大寫出版
出版日期:2018-11-29
語言:中文
ISBN:9789579689229
裝訂:平裝
定價800
購買數量:
內容簡介
目錄書摘
導讀/序
  用一本書,完整解答「食物之所以美味」的世紀之謎。
  烹飪科學巨擘《食物與廚藝》哈洛德馬基傾力推薦!

  ──本書探索飲食經驗中至關緊要卻常遭忽略的面向,並指引讀者瞭解食材結構和利用烹飪方式調整食物質地,讀來有滋有味、引人入勝。

  ★★★從餐桌上的藝術和傳統,科學與感官,剖析古今中外烹調史。
  ★★★學者和主廚聯手探索:除了風味以外,食物為何美味的關鍵!

  ◎咀嚼快慢才是判斷食物軟硬的關鍵?
  ◎葡萄酒中的澀味感,屬於觸覺的一種?
  ◎番茄醬起源於現今泰式料理常用的「魚露」?
  ◎蘋果清脆爽口,是體積中佔有25%空氣的緣故!
  ◎少了咀嚼,單靠味覺辨認食物的正確率只有41%!
  ◎低溫烘焙的黑蒜,究竟是發酵而成,還是梅納反應?

  口感的秘密就是──
  食材結構及食物特性之間的融合與互動。
  繼《鮮味的密》後,丹麥科學家歐雷莫西森與主廚克拉夫斯史帝貝克再次聯手,穿梭於實驗室和廚房之間,合力探索不同食物的質地如何影響味覺經驗。兩人為美食愛好者及食品科學家帶來了獨樹一格的最新力作:結合科學分析、靈感創意及豐富的烹飪知識。

  書中深入剖析口感的運作機制,揭露口感與飲食偏好之間的神祕關聯:在口感的幫助之下,我們不僅可以利用其他食材來重現喜好食物的物理感覺,還可以學著培養更健康的飲食偏好。而掌握食物質地的調整方法,也帶來了在廚房大膽嘗試的機會,讓我們得以探索境界更高的味覺感動。

  如果《料理的科學》傳授的是烹煮技藝;
  那麼《口感科學》便教會我們如何品嚐食物。
  食材的質地主要取決於其物理結構,而不管採用什麼樣的烹調方式,舉凡烹煮、烘焙、鹽醃、泡漬、燉煮、翻炒、煙燻、晾乾、熟成、醃製、發酵、凝成膠凍、乳化、攪打、冷凍等等,都會讓物理結構產生變化。只要改變食物的質地,就有可能刺激其他感官,進而回過頭改變其他能影響口感的感官印象。本書提供了一套完整認知,深入淺出地為我們解說神經美食學的宗旨──所有風味,盡在大腦。

本書特色
 
  本書由「口感」這項鮮為人知的要素出發,檢視口感在味道知覺中扮演的角色;深入淺出介紹味道、口感和質地背後的科學原理,以及有系統地探討不同食材的特性,進一步瞭解其結構和口感,以及介紹改變口感的諸多方法,並重寫的烹調史會是怎樣的樣貌。

  兩位作者試圖對人類的「味覺之謎」做出深刻且完整的上下游整合──由腦神經傳導講到飲食文化;由氣味、味道、口感、化學感知來追溯為何我們會對兒時吃過的味道念念不忘,甚至形塑了你我的世界觀。

  ●正確理解味覺機制:不再過度使用鹽、糖、脂肪。經由適當烹煮食物的方式,提昇自身健康,大幅避免疾病發生的可能性。

  ●深入學習神經美食學:瞭解口感和其他感覺印象的相互作用,就能以不同方式烹調色、香、味、音效、口感俱全的有趣新創菜色。

  ●有效掌握「風味經驗」中的要素:充分把握包括牙齒、皮膚的「體感覺系統」對於食物品嚐的影響,例如:咬嚼時舌頭辨認食物大小形狀和質地。

  ★★★隨書附錄市面最詳盡──超過400個「烹調科學」專有名詞解說+700組中英對照索引!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審訂、導讀、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全書審訂
  區少梅/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校區農業化學博士暨國立中興大學前食品科學系教授
  專文推薦
  孫璐西/社團法人臺灣國際生命科學會創會會長暨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名譽教授
  完整導讀
  史達魯/料理檯上的科學人

  眾口齊聲、大呼美味!
  ☆巧兒灶咖/料理烘焙部落客
  ☆江振誠/國際名廚
  ☆李絲絲/誠品書店總店區資深企劃
  ☆松露玫瑰/烹飪書籍作者及譯者
  ☆徐仲/飲食文化工作者
  ☆Liz高雯/「Taster 美食加」創辦人暨美食觀察家
  ☆Soac索艾克/電視主廚
  ☆黃貞祥/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泛科學專欄作家
  ☆鄭國威/PanSci泛科學總編輯
  ☆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