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一事件之後,回教課題猶如衝向美國世貿中心的炸彈——撞擊、炸醒和震動了大眾,華社愕然驚覺,不管是針對回教國的詮釋權,抑或回教化政策,原來「我們」一直都是被排斥於「他們」的論述之外。政治位置上的邊緣是結構性問題,而馬華公會因其附屬的政治身分,只能做表態的工作。當然也有一些例外,如潘永強在〈興漢社與回教黨〉一文中,讓我們看見了早期華人地方政治所開展的不同形態,未必與主流同一態度。在拿捏與回教黨關係上,非回教徒黨團其實曾作出不少嘗試,但也產生許多分歧。脫離了馬來西亞原來的政治結構,各族政治很難獨立運作。
當然我們更關心的,是一般的民間,到底對所謂的「回教」、「回教國」和「回教化」問題等,有多少的認識,持有怎樣的態度?如今從評論界乃至學術界,從先初的被動理解到主動認識,似乎對回教課題有更多的關注。同時也了解必須建構一套認識馬國回教政治的看法,無論是就巫統與回教黨對「回教國」詮釋權的爭議,抑或回教化政策的影響,乃至華裔穆斯林的生存情境,都在在顯示多位作者高度的共識:回教,已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這也是這期《民間》主題論述的用意——「走近回教政治」,從回教國在馬來西亞政治脈絡底下意義的探討,進一步剖析回教黨大藍圖的思想意識形態,以及非穆斯林社群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反應等,從而理解政治與宗教之間的糾葛,不再作遠距離的觀望,或埋首沙堆 ;反之主動創造詮釋的場域和對話的情境,隨時在做對話的準備。
當然我們更關心的,是一般的民間,到底對所謂的「回教」、「回教國」和「回教化」問題等,有多少的認識,持有怎樣的態度?如今從評論界乃至學術界,從先初的被動理解到主動認識,似乎對回教課題有更多的關注。同時也了解必須建構一套認識馬國回教政治的看法,無論是就巫統與回教黨對「回教國」詮釋權的爭議,抑或回教化政策的影響,乃至華裔穆斯林的生存情境,都在在顯示多位作者高度的共識:回教,已是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這也是這期《民間》主題論述的用意——「走近回教政治」,從回教國在馬來西亞政治脈絡底下意義的探討,進一步剖析回教黨大藍圖的思想意識形態,以及非穆斯林社群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反應等,從而理解政治與宗教之間的糾葛,不再作遠距離的觀望,或埋首沙堆 ;反之主動創造詮釋的場域和對話的情境,隨時在做對話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