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的夢,文化之愛》繼《文化窗景與歷史鏡像》,《尋覓家國願景》,《文明之光,國家之影》,《台灣,自由之路》,《邁向重建時代》,是我一系列自一九九九年「一個詩人的台灣守望」二○一七年到二○一八年的新結集。我自一九九年五月起,在自由時報「鏗鏘集」,每週一篇的專欄篇章,以「文明批評」自我期許,是對政治、經濟、文化的廣泛視野,秉持世界畢竟朝向更文明的社會發展,以文化之眼進行的觀照,更及台灣與世界。
我的國家之夢是交織著文化之愛的。在詩與文學志業持續不輟追尋的我,之所以從一九八○年代末開始介入時論推進,是因為深信文化才是國家的底[蘊,所謂想像共同體的國族論立基於文化構造,徒有經濟貌,沒有文化,政治體質無法選擇的競奪力提升。
生活在台灣的人們應該有新國家的共同想像,這就是共同的國家之夢。台灣的國家之夢要有文化之愛,以文化的優質性和經濟的福祉化和豐富,提升政治民主化。台灣是一個原本有原住民在田野奔跑,從唐山來台,跨越黑水溝的福台語族,福客語族共同耕耘,西班牙人荷蘭人區域殖民,明鄭短期王朝,清帝國治理,割讓給日本殖民五十年,二戰後國民黨中國代表執政,進佔統治,在民主化後台灣轉型追尋正常化的國家。原住民文化,古中國文化,日本文化和近代中國文化是台灣文化的成分,台灣的新國家,應該是化傷痕為勳章的生活在這個國度人們的國家之夢。
我的國家之夢是交織著文化之愛的。在詩與文學志業持續不輟追尋的我,之所以從一九八○年代末開始介入時論推進,是因為深信文化才是國家的底[蘊,所謂想像共同體的國族論立基於文化構造,徒有經濟貌,沒有文化,政治體質無法選擇的競奪力提升。
生活在台灣的人們應該有新國家的共同想像,這就是共同的國家之夢。台灣的國家之夢要有文化之愛,以文化的優質性和經濟的福祉化和豐富,提升政治民主化。台灣是一個原本有原住民在田野奔跑,從唐山來台,跨越黑水溝的福台語族,福客語族共同耕耘,西班牙人荷蘭人區域殖民,明鄭短期王朝,清帝國治理,割讓給日本殖民五十年,二戰後國民黨中國代表執政,進佔統治,在民主化後台灣轉型追尋正常化的國家。原住民文化,古中國文化,日本文化和近代中國文化是台灣文化的成分,台灣的新國家,應該是化傷痕為勳章的生活在這個國度人們的國家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