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派工制」到「牧養制」距離有多遠?
從「教會領導」(Church Leadership)轉型為「教牧領導」(Pastoral Leadership)到底有多難?
本書的出版,將使國內外採用「溫州模式」開拓的教會、教牧及信徒領袖有了一本實用的「教牧手冊」。
本書旨在總結溫州教會於不同階段領導模式的特點,以史為鑑,來展望教會未來的領導模式,它既要符合聖經和神學,又要符合時代的需求。
筆者將溫州教會發展歷史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從1867–1952 年,傳教士主政年代,所實施的是「教牧領導」(Pastoral Leadership),即「堂會制」,或「牧養制」。以溫州內地會為例,1957年共有10個聯區,290個堂會,教牧人員80多位,長執和義務傳道人300多位。第二,從1953–1959 年,中共摧毀有型教會年代,溫州被中共當局宣稱為「無宗教區」,期間沒有任何型態的領導可言。第三,從1960–2015 年,完全自主發展年代,所實施的是「教會領導」(Church Leadership),最具代表性的領導模式是「家長制」和「派單制」(「派工制」)。第二階段是第一和第三階段的分水嶺,第一階段的領導模式在第二階段期間終結,第三階段的領導模式在第二階段後發生並崛起。
溫州教會
從「教會領導」(Church Leadership)轉型為「教牧領導」(Pastoral Leadership)到底有多難?
本書的出版,將使國內外採用「溫州模式」開拓的教會、教牧及信徒領袖有了一本實用的「教牧手冊」。
本書旨在總結溫州教會於不同階段領導模式的特點,以史為鑑,來展望教會未來的領導模式,它既要符合聖經和神學,又要符合時代的需求。
筆者將溫州教會發展歷史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從1867–1952 年,傳教士主政年代,所實施的是「教牧領導」(Pastoral Leadership),即「堂會制」,或「牧養制」。以溫州內地會為例,1957年共有10個聯區,290個堂會,教牧人員80多位,長執和義務傳道人300多位。第二,從1953–1959 年,中共摧毀有型教會年代,溫州被中共當局宣稱為「無宗教區」,期間沒有任何型態的領導可言。第三,從1960–2015 年,完全自主發展年代,所實施的是「教會領導」(Church Leadership),最具代表性的領導模式是「家長制」和「派單制」(「派工制」)。第二階段是第一和第三階段的分水嶺,第一階段的領導模式在第二階段期間終結,第三階段的領導模式在第二階段後發生並崛起。
溫州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