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在時速40公里的行車中會產生47公分的動態模糊,
這讓當代的都市移動經驗只剩下起點與終點;
若回到時速5公里以下、以步行為主的年代,
建築的意義對我們會有什麼不同?
高雄,臺灣第一大港,是一座從無到有、填海造陸的人造城市。港邊現代化的城鎮哈瑪星伴隨打狗港一期築港工程於1908年出現,一開始就是鐵道連結港口、港口連結世界,為了島嶼貿易運輸而生。二十世紀初開港後所出現的商行民宅,既不是從漢人傳統演化而來,也不是純然移植日本、西方形式,而是綜合都市計畫、機能使用、文化影響所出現的獨一無二建築型態。
本書將場景拉回人口大量成長之前,找尋當年港灣城市創建空間歷史的經驗,在此收錄的老屋興建於1910至1954年,這是一個人們還在意建築、在意細部的年代──當時市街上主要的交通方式為步行、腳踏車、人力車、牛車等,人們以時速五公里以下的步伐行走,或自在駐足在街上,感受每戶人家透過建築材料與立面裝飾所傳達的訊息。這些老屋紀錄了當年對熱帶聚落形式的理想,當今則藉由修復再生與空間探源,找回建築的意義,並再次書寫屬於在地的城市空間論述。
名人推薦
吳光庭|成功大學建築學系教授/系主任
孫全文|成功大學建築學系榮譽教授
黃恩宇|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
陳啟仁|高雄大學建築學系教授
劉真蓉|衍序規劃設計主持設計師
──共同推薦(按姓名筆劃序排列)
這讓當代的都市移動經驗只剩下起點與終點;
若回到時速5公里以下、以步行為主的年代,
建築的意義對我們會有什麼不同?
高雄,臺灣第一大港,是一座從無到有、填海造陸的人造城市。港邊現代化的城鎮哈瑪星伴隨打狗港一期築港工程於1908年出現,一開始就是鐵道連結港口、港口連結世界,為了島嶼貿易運輸而生。二十世紀初開港後所出現的商行民宅,既不是從漢人傳統演化而來,也不是純然移植日本、西方形式,而是綜合都市計畫、機能使用、文化影響所出現的獨一無二建築型態。
本書將場景拉回人口大量成長之前,找尋當年港灣城市創建空間歷史的經驗,在此收錄的老屋興建於1910至1954年,這是一個人們還在意建築、在意細部的年代──當時市街上主要的交通方式為步行、腳踏車、人力車、牛車等,人們以時速五公里以下的步伐行走,或自在駐足在街上,感受每戶人家透過建築材料與立面裝飾所傳達的訊息。這些老屋紀錄了當年對熱帶聚落形式的理想,當今則藉由修復再生與空間探源,找回建築的意義,並再次書寫屬於在地的城市空間論述。
名人推薦
吳光庭|成功大學建築學系教授/系主任
孫全文|成功大學建築學系榮譽教授
黃恩宇|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
陳啟仁|高雄大學建築學系教授
劉真蓉|衍序規劃設計主持設計師
──共同推薦(按姓名筆劃序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