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開埠之初的妓院分為華、洋妓院,華人妓院集中於上環水坑口一帶,洋妓院則集中於灣仔春園街一帶。一九零三年香港政府為改善衛生,強逼在水坑口營業的華人妓院及相關酒樓,限期前搬往石塘咀,自此便進入「塘西」風月時期。「塘西」指的是香港島西環屈地街至堅尼地城一帶的地段,時至今日,昔日繁華的塘西盛況已成陳跡。幸而有《塘西花月痕》一書詳細記錄了石塘咀花園的繁盛。
一九五六年下旬開始,羅澧銘以「塘西舊侶」的筆名開始在《星島晚報》副刊上撰寫塘西風月史,篇數超過一千二百餘篇,後來結集出版,書名就叫做《塘西花月痕》。羅澧銘以其親身經歷,透過他「三及第」的生花妙筆,把塘西的掌故及妓院的眾生相於活現於讀者眼前,恰如「聽白頭宮女說天寶遺事。」
一九五六年下旬開始,羅澧銘以「塘西舊侶」的筆名開始在《星島晚報》副刊上撰寫塘西風月史,篇數超過一千二百餘篇,後來結集出版,書名就叫做《塘西花月痕》。羅澧銘以其親身經歷,透過他「三及第」的生花妙筆,把塘西的掌故及妓院的眾生相於活現於讀者眼前,恰如「聽白頭宮女說天寶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