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內容分為三部分:(一)召集令(二)爭艷(三)吸睛。
戒嚴時期黨外領導者,常以文宣海報宣傳、號召人民參與運動,就好像「街頭運動召集令」般的,致跟隨者越來越多,如1986年黨外人士以「紀念這個戒嚴日」為名義,請大家告訴大家,519在自家附近樹上、路燈、汽車天線等綁上綠絲帶,並於當天下午5時30分按汽機車喇叭15秒的「519綠色行動」,號召了全國眾多民眾參與;雖然文宣沒有具名,但連續二年運動的無形力量,終於於1987年7月15日宣佈解除長達38年的戒嚴。
解嚴後,街頭運動出現了各式各樣的頭巾、絲帶、看板、海報、大布條和諷刺且有趣的文案;如:台灣第一次出現幾公里長的大布條,就是在「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遊行上亮相。政黨輪替後,人民上街頭爭取權益不再只喊喊口號而已,年輕人搞創意、加入藝術元素,設計創作吸睛人偶道具,使得街頭抗爭運動好似嘉年華,充滿了熱鬧氛圍和趣味性。
戒嚴時期黨外領導者,常以文宣海報宣傳、號召人民參與運動,就好像「街頭運動召集令」般的,致跟隨者越來越多,如1986年黨外人士以「紀念這個戒嚴日」為名義,請大家告訴大家,519在自家附近樹上、路燈、汽車天線等綁上綠絲帶,並於當天下午5時30分按汽機車喇叭15秒的「519綠色行動」,號召了全國眾多民眾參與;雖然文宣沒有具名,但連續二年運動的無形力量,終於於1987年7月15日宣佈解除長達38年的戒嚴。
解嚴後,街頭運動出現了各式各樣的頭巾、絲帶、看板、海報、大布條和諷刺且有趣的文案;如:台灣第一次出現幾公里長的大布條,就是在「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的遊行上亮相。政黨輪替後,人民上街頭爭取權益不再只喊喊口號而已,年輕人搞創意、加入藝術元素,設計創作吸睛人偶道具,使得街頭抗爭運動好似嘉年華,充滿了熱鬧氛圍和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