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棒球運動的當下,實在得來不易。
無論球員、教練、球會、總會,多年來都繞?場地、資源、訓練時間、支援配套等問題團團轉。棒球不是學界運動,年輕學員參與程度,自然不如籃球、足球等。少數堅持下去的,成功進入港隊體系後,卻要陷進萬劫不復的發展循環中——香港沒「全職棒球員」,港隊代表要在放工或放學後趕往全港唯一一個訓練場地練波,但訓練時間不足,要在國際賽中跟傳統棒球強國比拚,強弱也實在太懸殊了!沒有好的成績表,也休想能夠從政府庫房中爭取更多資源,去提升球員技術水平,去推展棒球運動……
儘管艱難,但總遇上許多有心人或棒球熱血之輩,義無反顧地以堅毅奮進到底。八十年代,我們有開創歷史擊敗日本少棒隊的沙燕隊;九十年代,我們擁有棒球運動的專屬總會;千禧之後,我們終於得了港隊的固定訓練場地,還有專業裁判、教練,以及有機會遠赴海外當職棒運動員的新里程。雖然不能說已經遍地開花,但種子已經撒下,經歷幾代棒球人的熱血灌溉,希望樹苗終有一天能有花有果。
本書記?十位香港棒球人拾夢的起承轉合。從他們的傳承故事,我們看到香港棒球運動的歷史,從歷史回望過去發展、再看將來何去何從。
無論球員、教練、球會、總會,多年來都繞?場地、資源、訓練時間、支援配套等問題團團轉。棒球不是學界運動,年輕學員參與程度,自然不如籃球、足球等。少數堅持下去的,成功進入港隊體系後,卻要陷進萬劫不復的發展循環中——香港沒「全職棒球員」,港隊代表要在放工或放學後趕往全港唯一一個訓練場地練波,但訓練時間不足,要在國際賽中跟傳統棒球強國比拚,強弱也實在太懸殊了!沒有好的成績表,也休想能夠從政府庫房中爭取更多資源,去提升球員技術水平,去推展棒球運動……
儘管艱難,但總遇上許多有心人或棒球熱血之輩,義無反顧地以堅毅奮進到底。八十年代,我們有開創歷史擊敗日本少棒隊的沙燕隊;九十年代,我們擁有棒球運動的專屬總會;千禧之後,我們終於得了港隊的固定訓練場地,還有專業裁判、教練,以及有機會遠赴海外當職棒運動員的新里程。雖然不能說已經遍地開花,但種子已經撒下,經歷幾代棒球人的熱血灌溉,希望樹苗終有一天能有花有果。
本書記?十位香港棒球人拾夢的起承轉合。從他們的傳承故事,我們看到香港棒球運動的歷史,從歷史回望過去發展、再看將來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