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茶在東方已有五千年歷史,茶葉一般採用感官品評進行品質的分級,即由經過專業訓練的品評人員依靠視覺、嗅覺、味覺,即可判斷茶葉品質好壞。一般而言,只要通過一系列嚴謹的培訓課程及養成,隨時保持良好體能及感官能力的靈敏度,並在一個穩定的環境下,就能夠把茶葉的品質喝出來。茶葉感官品評長期以來都是用來評鑑茶葉品質與分級的重要方法,也是被茶業界所廣泛認同。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
茶業改良場創立於民國前9年(西元1903年),原稱為「臺灣總督府殖產局附屬製茶試驗場」。其後迭經改制及改隸,民國57年為加強茶業研究及輔導事權,促進臺灣茶業發展,奉令改組為「臺灣省茶業改良場」,隸屬臺灣省政府農林廳,並先後設立文山、魚池、臺東三分場及凍頂工作站;民國88年7月1日改隸中央為「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組織任務包括培育優良茶樹品種、研究改進茶園栽培及管理技術、研究茶樹病蟲害及其防治技術、研究改良製茶技術、研發茶葉多元化產品及研究改良茶園機械及製茶機械等,為臺灣唯一的茶業輔導專業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