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寶書局網路書店

 
目前位置:首頁 > 圖書十大分類 > 500 社會科學類 > 541 社會學各論 > 台灣文明進程的落實:試論台灣文學如何成為文明/公民性的轉渡者
圖書十大分類 > 500 社會科學類 > 541 社會學各論 > 台灣文明進程的落實:試論台灣文學如何成為文明/公民性的轉渡者
台灣文明進程的落實:試論台灣文學如何成為文明/公民性的轉渡者
台灣文明進程的落實:試論台灣文學如何成為文明/公民性的轉渡者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2-06-02
語言:中文
ISBN:9789865659448
裝訂:平裝
定價400
購買數量:
內容簡介
目錄書摘
導讀/序
作者介紹
本書論及幾個與文學有關的敏感字眼,尤其文明性(civilit?)與文明(civilisation),皆承載著歷史包袱和陷阱。文明恐怕涉及殖民侵略的自圓其說,而文明性常令人想到教育強加的規範和保守立場。然而激起論戰並非本書用意,重要的是冷靜思辯、重審這些觀念,以探討文明性與文學在現今時代的關聯。本書的創意發想在於藉玫蘭—卡吉曼(H?l?ne Merlin-Kajman)的轉渡性(transitionnalit?)理論更新定義以考察台灣議題。



她從心理學家溫尼考特(D. Winnicott)的轉渡物概念出發,檢視文學實踐。簡述之,文學亦有轉渡功能,能確保人之間內在心靈的溝通,發展相互主體對話,鼓勵平和論辯,進而搭起橋樑,其建樹性作用足以孕生有利於「共好生活」的文明/公民性,亦能強化民主進程。



文學實踐與其機制因而有不可忽略的政治影響力。台灣的文明/公民性自有其獨特發展脈絡,本書多位作者無論是否依循轉渡理論,皆致力評析台灣民主之茁壯成長和文學的角色,從各自專研領域探討出版、文學史、社會學、哲學、影評、翻譯、教育等議題。



透過當代文評這項理論創見之引介及運用,本書期盼能為台灣研究開啟新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