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現主義繪畫的先驅╳版畫複製大師
他筆下的人物猶如舞臺劇中的角色,
他是現代藝術大師──愛德華?孟克
「病魔、瘋狂與死亡是圍繞我搖籃的天使,並持續伴隨我一生。」
當提起「愛德華?孟克」這個名字的時候,人們或許會有短暫的猶疑;
如果加一句「〈吶喊〉的作者」,那麼大部分人會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如果將〈吶喊〉擺在人們眼前,那麼所有人都會說:「哦,是這幅畫!」
是的,這是任何一部合格的美術史一定會提到的作品。
不過,在欣賞這幅畫之前,我們或許該知道
──它不是突然之間產生的靈感,而是個人經歷所累積的結果??
▎〈死去的母親〉(The Dead Mother)
母親那骷髏一樣的頭深陷在枕頭裡,站在母親靈床前的孩子,睜著雙眼,孤獨地看著周圍的世界,那彷彿是他自己的寫照。
1868年聖誕節過後,5歲的孟克失去了母親。他正處在似懂非懂的年紀,親眼看著母親一天天衰弱,最終躺在床上不再應聲,看著親友往返忙碌於喪事,幾乎忽略了他們幾個孩子,他感到惶恐、無助。孟克在畫中無數次地反映過死亡的主題,這與童年留下的印象是分不開的。
▎〈病童〉(The sick child)
紅髮少女坐在床上,絕望地望向身邊的母親。少女的母親握著少女的手,悲哀地低下頭去。他希望透過人物的動勢表達無法抑制的悲苦和絕望。
〈病童〉創作於1885年至1886年之間,第一次展出是在1886年的秋季畫展。這幅畫對孟克意義重大。在藝術上,它衝破了自然主義的範圍,帶著印象派的影響,開啟了他今後表現主義的創作;在生活上,它代表著孟克對母親、姐姐以及他的童年最深切、最完整的回憶。
▎〈分離〉(Separation)
他表情痛苦,一隻手捂著胸口──心被奪走了,愛情卻無法挽回。女人的頭髮一直延伸到男人頭頂上方,象徵著雙方關係的糾結。
經歷了初次的愛情悲劇,孟克藝術人生的一條重要主題開始成型,那就是理解和表達男人、女人的存在,展示他們的愛、他們的痛苦、他們的絕望,他們被造物主詛咒,幾千年來結成的無盡的枷鎖。
▎〈吸血鬼〉(V
他筆下的人物猶如舞臺劇中的角色,
他是現代藝術大師──愛德華?孟克
「病魔、瘋狂與死亡是圍繞我搖籃的天使,並持續伴隨我一生。」
當提起「愛德華?孟克」這個名字的時候,人們或許會有短暫的猶疑;
如果加一句「〈吶喊〉的作者」,那麼大部分人會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如果將〈吶喊〉擺在人們眼前,那麼所有人都會說:「哦,是這幅畫!」
是的,這是任何一部合格的美術史一定會提到的作品。
不過,在欣賞這幅畫之前,我們或許該知道
──它不是突然之間產生的靈感,而是個人經歷所累積的結果??
▎〈死去的母親〉(The Dead Mother)
母親那骷髏一樣的頭深陷在枕頭裡,站在母親靈床前的孩子,睜著雙眼,孤獨地看著周圍的世界,那彷彿是他自己的寫照。
1868年聖誕節過後,5歲的孟克失去了母親。他正處在似懂非懂的年紀,親眼看著母親一天天衰弱,最終躺在床上不再應聲,看著親友往返忙碌於喪事,幾乎忽略了他們幾個孩子,他感到惶恐、無助。孟克在畫中無數次地反映過死亡的主題,這與童年留下的印象是分不開的。
▎〈病童〉(The sick child)
紅髮少女坐在床上,絕望地望向身邊的母親。少女的母親握著少女的手,悲哀地低下頭去。他希望透過人物的動勢表達無法抑制的悲苦和絕望。
〈病童〉創作於1885年至1886年之間,第一次展出是在1886年的秋季畫展。這幅畫對孟克意義重大。在藝術上,它衝破了自然主義的範圍,帶著印象派的影響,開啟了他今後表現主義的創作;在生活上,它代表著孟克對母親、姐姐以及他的童年最深切、最完整的回憶。
▎〈分離〉(Separation)
他表情痛苦,一隻手捂著胸口──心被奪走了,愛情卻無法挽回。女人的頭髮一直延伸到男人頭頂上方,象徵著雙方關係的糾結。
經歷了初次的愛情悲劇,孟克藝術人生的一條重要主題開始成型,那就是理解和表達男人、女人的存在,展示他們的愛、他們的痛苦、他們的絕望,他們被造物主詛咒,幾千年來結成的無盡的枷鎖。
▎〈吸血鬼〉(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