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上班,入黑才有自己的時間,似乎是現代人的寫照。不過,原來香港早在上世紀已有人如此,他夜已深才在燈下拾起零碎思緒,堆砌文字為樂,最後結集成此書——便是作者舒巷城先生。
今人讀《燈下拾零》,端詳所載的生活小事和經歷,也許會發現文字多少與自己產生共鳴;「今月曾經照古人」,人的情感,不論時代,總有共通的地方。本書初版於一九七四年,而花千樹內則為繼二○○三年後再次出版。更新封面、重新排版外,又增加作者青、老年照片及短文手稿等,以新面貌連結起舊日風采,呈現於讀者眼前。夜深時不妨一讀此書,在自己的燈下賞別人的夜。
迢迢的路繞千重山萬重水,風霜過後,那可不是昔日的長街麼?但誰把那一地的花枝棄在紅塵裡?是去年的除夕,抑是年年如是的燈火闌珊後?當燈市漸沉如急管繁弦上的箏聲隱去,怎麼忽然來了夜深人靜前那一陣又一陣的熱鬧?那可不是我童年與少年的西灣河「太寧」麼?是的,春容燦爛的桃花,又是琴聲、人聲、歌聲,還有爆竹聲。跟著,抹抹半睡的倦眼,一看,紙上真的是這三個字:太寧街,我生長之地。
於是,拿起一根煙點著,噴一口,放下,重新執筆做我夜深人靜後的工作,默默地。
——舒巷城
今人讀《燈下拾零》,端詳所載的生活小事和經歷,也許會發現文字多少與自己產生共鳴;「今月曾經照古人」,人的情感,不論時代,總有共通的地方。本書初版於一九七四年,而花千樹內則為繼二○○三年後再次出版。更新封面、重新排版外,又增加作者青、老年照片及短文手稿等,以新面貌連結起舊日風采,呈現於讀者眼前。夜深時不妨一讀此書,在自己的燈下賞別人的夜。
迢迢的路繞千重山萬重水,風霜過後,那可不是昔日的長街麼?但誰把那一地的花枝棄在紅塵裡?是去年的除夕,抑是年年如是的燈火闌珊後?當燈市漸沉如急管繁弦上的箏聲隱去,怎麼忽然來了夜深人靜前那一陣又一陣的熱鬧?那可不是我童年與少年的西灣河「太寧」麼?是的,春容燦爛的桃花,又是琴聲、人聲、歌聲,還有爆竹聲。跟著,抹抹半睡的倦眼,一看,紙上真的是這三個字:太寧街,我生長之地。
於是,拿起一根煙點著,噴一口,放下,重新執筆做我夜深人靜後的工作,默默地。
——舒巷城